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久以来,对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学生死守一条铁律: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学生只是谙熟算法,并不能深刻领会算理,这对混合运算的学习非常不利。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厘清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深刻领会算理,掌握算法。  相似文献   

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正数范围内关于加减法的一次终结,也是学生由直观思维走向抽象思维的重要一步。如果说前面学习的整数加减法以及小数加减法还可以依靠比较直观的计数单位理解相同计数单位相加的算理,而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直观的计数单位隐去了,只留下了相对抽象的计数单位。  相似文献   

3.
<正>【案例背景】本教学案例是根据苏教版五年级《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撰写的。课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整数、小数四则运算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对加减法计算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下面教学片断是课堂上教师出示一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后,师生间展开的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4.
<正>异分母分数具有不同的计数单位,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教学时应注重前后联系、整体构建、数形结合。具体教学中可设计以下环节。一、复习铺垫,回顾基础性算理出示题目:  相似文献   

5.
师:今天,大头儿子过生日,小头爸爸给他买了个大蛋糕。他们把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大头儿子吃了这样的2份,这时,你想到了什么分数?生:我想到了2/8。生:我想到了6/8,是大头儿子没有吃的那部分。师:小头爸爸吃了这样的3份,这时候你又想到了哪些分数?  相似文献   

6.
2014年4月23日,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实验学校承办"北师大教育家书院第二届讲会营、第十四届甬城·汇智课堂"小学数学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第一天开幕式后,邱学华、林良富、郑水忠师徒三代人同台上课、论课。80岁高龄的邱学华老师精神抖擞,根据教学进度随堂展示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邱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今天要学什么?你已经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三个问题贯穿全课,引领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7.
2014年4月23日,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实验学校承办“北师大教育家书院第二届讲会营、第十四届甬城·汇智课堂”小学数学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第一天开幕式后,邱学华、林良富、郑水忠师徒三代人同台上课、论课.80岁高龄的邱学华老师精神抖擞,根据教学进度随堂展示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邱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今天要学什么?你已经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三个问题贯穿全课,引领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学会了尝试,学会了合作,更学会了质疑.整堂课朴实无华,显示了学生学习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8.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1.把下面的分数约分。(口答) 4/8 12/16 15/18 50/70 24/36 16/24 45/60 2.说出下面每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并指出哪些分数的分数单位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P105-106页。 教学过程: 一、问题从情境中引入 课件演示情境:今天是小明的生日,妈妈为他准 备了一个大蛋糕。爸爸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 小明吃3块,妹妹吃了2块,弟弟吃了1块。 师:你能根据情境用学过的分数知识说一句话 吗? 生1:爸爸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 个蛋糕的1/8。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整体优化”改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布鲁纳的“认知发展学说”,我们逐步总结出了“三三式教学模式”。即把课堂教学结构分为“设疑、解疑、生疑”三个阶段,把学生的练习设计为环环紧扣的“基础练习、综合练习、发展练习”三层。借此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将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融为一体,将培养学法寓于教法改革之中。  相似文献   

11.
一、前置性思考 问题一:明桥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其中1/2种黄瓜,  相似文献   

12.
权松爱 《考试周刊》2011,(27):90-91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开始接触分数的计算,学好分数的加减法是学好分数乘除法的关键,而学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因此要在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时时刻刻让学生用分数的意义指导自己的算法。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熟练掌握分数的知识,并用分数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小时候学数学,教师通常会让我们背法则,先把法则背熟练,再依据法则一步一步做,做熟练了就会掌握。至于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法则,是从来不问的,就像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一样,既然是法则,自然是天定的,哪有为什么呢?现在,我们在教学生学数学时,通常会有一个设计,让学生在这  相似文献   

14.
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主要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在教学时,我利用同一个例题,通过改变问题和条件,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既突出了同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还能缩短课时,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一、复习旧知识,为新授课作铺垫。1.问题。①什么叫分数单位?②5/9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六年制教材第七册 P.94—95例4、例5。教学要求:联系直观图形,结合分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6.
异分母分数加法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如果仅仅使学生记住这个法则,用这个法则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这并不困难。但这样做会出现两个弊病:1、容易导致学生把这个法则看成前无源头、后无流向的孤立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便记错和忘却,2、容易导致学生把这个法则看作死的教条,不会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弄清这条法则的来由(即算理),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掌握和运用这条法则。据此,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主要抓了下面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师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子能直接相加吗?请大家想一想应该怎样计算?想到了在草稿纸上计算。 学生在想、在算,教师巡视,以便心中有数。 有的学生能很快作出正确答案;有的学生对自己的答案没有把握。这时教师提议:①做完了的同学自己有什么方法验证得数是对的?②没有做完的同学应该想一想,怎样计算才合理,也可以议一议。当多数学生能够正确计算时,指名学生板演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66 ̄67"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教学点。(1)通过自主探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能力训练点。  相似文献   

19.
20.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66~67“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