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前,高职院校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面临着政府缺位、合作单位认识偏差、院校自身存在局限性等主要困境。对此,文章提出以下路径:以三重螺旋理论为指导,积极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瞄准地方经济发展动向,全面引入地方可合作资源;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以期实现校企需求的完美对接,推动高职院校产学研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
新常态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校和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它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工商管理专业发展的动力源。如何开展校企深度合作?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着力构建"产教融合,校企互动"的共建、共管、共享和共赢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如何构建基于产学研平台的长效合作机制,实现校企的深度融合,是所有高职院校面临的共同课题。从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的需求、校企合作中政府的导向作用、校企合作方式和方法的多样性三个方面,探讨了校企合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并介绍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校企深度融合教学实践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常态。然而,日益凸显的校企文化差异和矛盾正成为制约校企深度合作的主要因素,迫切需要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从冲突走向融合。其中,校企文化融合的基础、路径和向度等,都是值得重新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谢卫东 《职教通讯》2016,(29):12-14
现代职业教育和企业发展需要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而"研"则是产教深度融合后的必然发展阶段。产学研结合的关键是构建良好的机制,为确保校企深入、持久地开展产学研合作,惠山中等专业学校积极探索构建了一套良好的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即物质供给机制、人员保障机制、经费投入机制、风险管理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以此提高产学研成员合作的积极性,保证产学研结合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教育背负着培养高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任,如何创新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目前高校工科专业的新课题。以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结合当地环保特色产业集群的特点,从完善校企协同培养体系、拓展校企合作平台和改进利益保障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初步实践表明,创新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有利于提升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工程应用能力,符合人才培养中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和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选道路,将成为新常态。兼具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因此,要求职业院校在合作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做表面文章。要有韧劲,要循序渐进,以不断的量变求得最后的质变。要坚持将合作向深度融合和创新提升阶段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代职业教育的新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打破瓶颈,抓住机遇,需要探索新的校企合作发展模式,改革创新解决现实问题,校企深度融合是目前高职院校纵深发展的新的态势。高职院校必须解放思想,面向市场,坚持以校企共育为导向,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深度融合,培养企业和市场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同时赢得学院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解决高职院校发展瓶颈的关键就是解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产学研合作研究在实践和理论上尽管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面向水利行业的应用还远远不够。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本文针对新形势下河北省水利行业对产学研合作的需求,分析了行业领域内产学研合作现状,论述了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从京津冀协同发展、2011协同创新、校企合作创新驱动和"3+1"校企深度融合等方面探析了水利行业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难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转型发展已成为必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普通高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对高校转型能否成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提升校企合作效果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共同努力、相互协调,多方联动、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要实现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走产学研合作道路。本文探讨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上的经验与做法,分析了如何通过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实现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确保产学研深度融合,最终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创新模式,也是企业寻求科技支撑、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校中厂”模式的角度,对如何实现校企资源有效共享、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及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真正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开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第三方评价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评价存在机构缺失、领域不广、方法不系统、指标不科学等问题.文章指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第三方评价的路径:将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的评价结果运用到区域或行业的产教融合发展评价上来,以丰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各层次的评价内容,确保第三方评价的完备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文章提出从校企合作力度评价、校企合作广度评价、校企合作深度评价、校企合作密度评价、校企合作效度评价五个维度来科学设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第三方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需要企业的广泛参与,开展校企合作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针对当前校企合作广而不深的现实问题,以大连海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与瓦房店冶金轴承集团校企合作为切入点,结合专业特色,发挥区域内企业的优势,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展多层面、深层次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探索出适合专业发展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高校发展已经迎来了协同创新的大科学时代,校企合作进入深度融合阶段。对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与融合的国内外现状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高校在教育模式、体制改革、大学科技园建设、校企资源共享、建立全通道式融合模式、发挥企业作用等方面还需要重点突破。此外,还要在转变观念、培养持续性学习的理念、成立专门机构和建立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与融合。  相似文献   

16.
<正>他赢为先:深度融合之基职业教育对于校企合作非常关注,也一直在探索融合的方式途径等。要实现校企双方深度的融合,就要注重"他赢为先",努力在立场感情、体制机制、资源互补、生产支持、研发配合、政府联络等方面满足企业需求,让企业感到合作有利。对于校企合作,中策职业学校长期在做两个努力:一是"从两个到一个",争取"一体化"育人成为校企合作新常态。二是"从点到面",让中策职校教育集团变成智库和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研究课程、关注课堂,让学生学得更好、做得更好。另一方面,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关键还在于寻求双方都感兴趣的利益结合点,这是把理念变成现  相似文献   

17.
以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依托大学与合作企业建立的“产学研合作基地”,提出新工科背景下,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多层次创新实践人才的教学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新兴工程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新常态的出现,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通、交互融合。文章通过对高等教育新常态的内涵和特征的解析,以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强调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指出了改革的立足点与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9.
校企深度融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阐述了校企双主体深度融合的概念,指出了当前校企合作的形式及深度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双主体"模式下校企深度融合的运行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坚持"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以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了"紧扣农牧产业链办学、紧密结合产学研育人、紧跟区域增长极发展"的办学理念,建成多个产教融合基地,牵头成立中国畜牧业职教集团(校企联盟),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将"双元一体化"办学贯穿于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实践全过程,增强了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