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讯     
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中国教育报讯,为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更好地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提出加快构建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短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  相似文献   

2.
医教协同视域下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考制度面临条件保障和工作机制改革滞后、未能紧密结合医疗卫生行业发展需求、缺乏区分度等问题。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考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的改革实践,面临缺乏保障、体制机制障碍、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等深层次困境。深化医教协同、推进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考制度改革,需要加强法律体系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调整招生规模和结构。  相似文献   

3.
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下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提出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明确构建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国特色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人民满意的临床医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三阶段中院校教育阶段存在的关键问题,总结了地方医学院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临床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国家级标准建设为契机,医教协同下在教育教学理念、管理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实验教学体系等方面的思路、举措和体会,以期为地方医学院校的院校教育阶段以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就业动态     
【正】李克强对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推进会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推进会2014年11月27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医教协同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此次专门召开推进会,对于医学教育与医疗...  相似文献   

6.
面对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积极深化协同创新战略,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探索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改革,破解协同培养体系不全、协作平台不高、协同机制松散等难题,推动高校组织模式和人才培养路径变革,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改革的重要方向。常州大学通过“政产学研用”体系化设计,深化产教融合,集聚多方资源,构建“五位一体、四链融通、三重保障”研究生协同培养长效机制,在完善协同培养体系,打造实体平台,推动协同育人,促进联合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作为产业与教育交互形成的发展共同体,产教融合是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地方本科高校通过产教融合破除教育与产业关系魔咒,化解所面临的与政府、社会组织和市场边界不清、政策落地不实、协同机制不畅等现实困境。地方本科高校在目标定位、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等方面对"有影响力的"中心大学——"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依附短期很难改变。破解制约地方本科高校产教融合障碍应建立"清单机制",赋权社会组织,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将产教融合校企"一条线"升级为政府、企业与学校组成的"铁三角",推动制度供给落地,打通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对于地方本科高校来说,应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借助中心大学力量,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和"引企入教"改革,完善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办学、教师和工程师"双岗位"聘任、学生和学徒"双身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教融合共商、共建、共享的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主要采用院校教育加临床培训的方式。这种“医教协同”的育人模式改革虽然不断深化,但主要集中在医院和高校二元主体协作框架内,面对医科人才培养多元化利益主体诉求和社会大健康多样化需求,卓越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仍面临诸多挑战。新医科建设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探索,也是我国适应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大健康需求的必然要求,培养卓越的临床医学人才是新医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立足新医科建设的发展逻辑和目标定位,在我国现有的“医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引入“医教产研”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医科建设视角下卓越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9.
实施"2011计划"为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契机。针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存在问题,论述了研究生协同创新之内涵与特性、构成要素和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最近审批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运作特点,首先说明了遴选有创新潜质的研究生,进入"2011协同创新中心",从事研究,建立拔尖人才培养机制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该机制在培养方案、学术文化、资源共享、人才成长环境和制度改革等方面,对于研究生在团队创新作为和研究水平提升上的优势和实践价值;最后提出了实施"2011计划"、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构建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各门医学课程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学业评价体系,根据信息反馈,不断推进医学教育改革。本文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探讨临床技能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诉求,是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驱动,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自主试验。本科拔尖人才培养需遵循以下规律:针对优质生源,制定精英教育目标;学科交叉融通,优化学术课程规划;依靠名师指导,实施深度教育策略;产教深度融合,开展全程科研训练。要通过机制创新提高本科拔尖人才的培养质量,包括建立动态进出的开放选拔机制、阶段性递进的动态管理机制、产学研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和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改革机制。  相似文献   

12.
产教融合是推进研究生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升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基于案例分析,结合广西X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实践,基于产教融合视角,阐述了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剖析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在政策的指引下,校企双方应以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共建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共建“双导师”团队、共建课程体系、共建协同育人联合培养基地等一系列举措,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汇聚校企双方的资源,构建可行性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研究生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3.
文章梳理了近20年来关于建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文献,讨论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和侧重点的发展变化。在"医教协同"提出之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更侧重对临床能力的考核,之后转变为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整体能力评价,是一种更为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旨在为今后建构更为科学和系统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反思。  相似文献   

14.
学校与医院共同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各具特色、相互联系和衔接的教学手段与育人方式是院校“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在实践中,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对接行业,为医教协同“双主体”人才共育搭建平台;对接需求优化专业结构,促进医教协同的共生发展;对接合作医院,推进医教协同院校“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接职业岗位及岗位群,深化课程建设使之更加贴近职业岗位需求.同时,建立医教协同的工作机制,保障共育人才的畅通运行.  相似文献   

15.
认为当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存在着认知偏差、价值取向偏离、与研究生培养模式衔接不够、内部制度环境制约、管理体制影响等主要问题,指出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需要准确、全面地认知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内涵,确立兼具研究生教育工具观和个体目标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实现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有机衔接,完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人事、人才培养、考核与评价等内部制度体系,改革现有的中央、地方及高校内部三级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6.
"2011计划"的实施给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协同创新平台为背景,构建了本科应用型、研究生创新型和创新创业型三种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了"三个协同"、"三个联合"和"三个联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开展和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技能型社会建设以面向“全体劳动力、全生命周期、全部产业链”为特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过程、内容、阶段、评价呈现产教一体化趋势。我国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一体化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人才需求不匹配、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培养机制不完善、技术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据此,文章提出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一体化培养的应然路径: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延伸教育阶段、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蔡昭权  胡松 《惠州学院学报》2015,35(1):94-98,108
协同创新教育改革为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发展契机。现实中,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的"短板"表现在:思想观念滞后,缺乏协同意识,相关政策法规与规章制度尚未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以及缺乏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因此,应采取创新协同理念,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体系,巩固与完善具有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与协调相关部门的互动配合,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等策略,促进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校资助体系作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的基础环节和重点要素,对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卓越研究生培养视域下,建构与培养目标相协同的资助理念,以科学动态的校院研究生评价机制为基础,以项目资助和实践平台建设为支撑的研究生资助体系,将有利于深化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服务于各类型、各层次、各阶段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为提高研究生科研学术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统筹协调并且整合利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用人单位等各类机构的资源,对研究生进行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民族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和民族地区发展等方面肩负着重任,构建和应用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新体系以及当前国内各民族院校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主要困难与问题的归纳和阐述,具体分析中南民族大学生物学硕士研究生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提炼和总结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