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学们,你任意说出今年的一个日期,老师就能说出这一天是星期几,大家相信吗?”随着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的好奇心瞬间被激发.有的学生说:“我不信,一年365天,您怎么能记得下来!”有的学生说:“我相信,您那么聪明,背几天就能记住!”我接着说:“好吧,请几位同学任意说一个日期,看看老师能不能准确说出是星期几?”当我迅速、准确说出每一个日期是星期几后,我看到了学生惊奇的目光.此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怀着饱满的热情进入到对规律的探索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齐月胜 《学语文》2007,(3):23-23
学生的“头脑不是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染的火花”。激发学生对世间万物力求甚解的欲望,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是作为一个中学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在教学中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效果显著。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有利于学生潜能发展的氛围  相似文献   

3.
为了检查每位教师写的“周随笔”,我认真阅读那一篇篇“从课堂中来到学生中去”的透着师生心灵对话情韵的随笔内容,我已被深深地打动了,我变成了一个忠实的读,一个虚心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不幸”中的幸运,让我梦想成真1955年,我出生在河南省浚县一个乡下小村里。“贫下中农”的身份让我成了村里第一个被推荐到高中读书的学生。1973年元月,高中毕业后,村支书让我任村里新成立的“青年突击队”队长。我白天带领大家搞义务劳动,夜晚  相似文献   

5.
尊重的力量     
孙成礼 《山东教育》2002,(25):15-16
我教书的地方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师道尊严”虽说是“古玩”,但仍被许多老师固执地把持着。以我来说,就有几次险些为其所害,如今思来更觉后怕。有一天上午,被我视为“班级荣耀”的4个学生不知去向,情急中分头寻找,耗去整个上午才找到他们。我逮住其中一个平时表现最好的学生逼供,劈头盖脑一通猛批后,换来的却是他的沉默无语,我的“火气”一下子上来了,不注意中带出了一些讽刺学生的话。结果第二天上午4个学生仍旧不辞而别,而且还有两位女生加入其列。侥幸的是这件事没有成为难解之谜,当时我偶然想起挨批的那个学生贫寒的家…  相似文献   

6.
表扬栏、批评栏,一般都是公布于众的,但我们班却有一个被报纸遮住的批评栏。“张××又打小同学了!”一名学生气喘吁吁地跑到办公室向我报告。我很了解打人的这名学生,他历来被老师们称为“头难剃”、“朽木不可雕”。每次说服教育对他只能起两天的作用。可总不能天天去找他谈话呀!这次用什么办法呢?想着想着,他自己来到我的办公室。“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打人后,我……道歉了!”我叹了口气,把他领到办公室外面的一个角落里。不当众批评学生,这是我的惯例。“你又让老师失望了,对吗?”“嗯,我常常是下手快、后悔迟老师,我……我下次一定改。”…  相似文献   

7.
我一个教语文的,被学校安排上《思想政治》课,一个学期过去了,我疲惫不堪、神情沮丧,原因是我的课堂教学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参加新课程培训后,我尝试将写作引进思想政治课中。写作是学生畏惧的“苦差事”,但我从简单写作、自由写作入手(告诉学生不要考虑正确与否,把自己想说的写出来),引导学生逐渐过渡到半命题、命题、材料写作。一个学期过去了,不少学生开始喜欢以笔代言,课堂学习气氛理性多了。如教八年级上册《自尊自信》一课,开始时我叫每个学生拿一张纸,用一句话解释什么叫自尊、自信,不会写的可以用一两句话写一个“自尊”、“自信”…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使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认识物理,理解物理,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是打开物理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物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成为我们每个物理老师时时思考的问题。下面说说我在课堂中的一些具体做法。1问题,让学生提出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提出问题总是以积极思考为前提的,由此可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给学生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鼓励孩子“敢问”,教学生“会问”,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关注研究的。在本节课刚开始时,我做了一个用一节干电池给直流电动机通电的实验,电动机通过定滑轮格钩码向上提起来。我为了复习知识,导入新课,于是设问:“这个实验蕴含哪些物理问题?”同学们被我这么一问,便搜肠刮肚地思考起来,而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提问,“细线对钩码是否做功?通电后的电动机对钩码做功吗?钩码被提高了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随后,学生自然而然就想到这样的问题:“钩码被提升后具有的能从哪儿来?”……学生的主动性被激...  相似文献   

9.
作文趣批     
学校里有些老师给学生作文所写的批语,让人忍俊不禁。略举数例如下: 某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们的语文老师头发已花白,是个老子。”批语:“还我‘头’来。”原来,学生漏写了一个“头”字,于是,已是老头子的语文老师模仿起了关云长被杀后的口吻。  相似文献   

10.
王春珍 《班主任》2014,(9):55-55
阳是一个被老师和同学“判了死刑”的学生,我早有耳闻,没想到他升人四年级后被分到了我们班。我暗叹倒霉,心想:既然别人都无计可施,我也不可能创造什么奇迹。于是,他成了我们班的“隐形人”,上课没有老师提问他,下课没有同学和他玩,也没有人催他交作业,我和其他学生常常忘记他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冯黎 《上海教育》2005,(4A):53-53
又到了高考前的理分班了,这是我第四次被学校安排带理科“重点班”。看到那么多年级中最优秀的学生选择了理科,汇聚到“重点班”来,我的兴奋和激情又被“激活”了。在分班名单还没有公布之前,我照例对“新班”作了一个设计,如班干部的选择,学科代表的组合,班级的近期目标等。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带领学生们大展抱负……  相似文献   

12.
有一家网站上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一道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题.素材是吁L融让梨”的故事.题目中有一道是:“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学生的回答“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一个大大的叉。这张试卷被孩子父亲发现后.拍成照片发到微博上.顿时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成为一个“微争议”。  相似文献   

13.
<正>走进龚明星的课堂,她正带领学生做一个叫《A让我想起了B》的游戏。4名学生并排站在教室前面,龚明星说:“Magic banana(神奇香蕉)。”第一名学生从“banana”开始联想,立即说:“Banana makes me think of fruit(香蕉让我想起水果)。”第二名学生接着第一名学生所说的“水果”继续联想,快速说出:“Fruit makes me think of vegetables(水果让我想起蔬菜)。”依此接龙,1分钟后,第三名学生不小心重复了“香蕉”这个词,自动出局;2分钟左右,又一名学生说错了一个单词,被淘汰出局;剩下的两名学生棋逢对手,一直持续到3分钟结束仍难分伯仲,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他们相视一笑,握手言和。  相似文献   

14.
正视学生     
那是一堂再普通不过的课。我让学生将采集来的土壤放在铁盖子中加热,几分钟后效果出现了,我马上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令我满意:“老师,我发现了土壤被加热后上面有一些烟飘出来。”“老师,那不是烟,那是土壤里的水变成的水蒸气!”“老师,我发现了空气中有一些焦臭味。”“老师,还有……”按照学生们的回答,已经可以顺势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或教师在相互的学习与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失误,这时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权威来进行教学,应该放手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通过师生、生生心灵的碰撞,教学效果会更好。在“能被2、5整除的数”的教学中,我在板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写上:各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老师,你黑板上写错了一个字。”一个学生惊叫了起来。我先是一惊,眼光迅速扫描了那行板书。由于笔误,我把“个”写成了“各”字,意思可是千差万别哦!是随即改正一下呢,还是浓墨重彩地渲染一番呢?不如将错就错,欲擒故纵!“不会吧!”我故意微笑地望着学生。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不对,差多啦……”“我可以举例来证明!358能被2整除,可是它各位上并不都是0、2、4、6、8呀!”“我可以上黑板画个图给你看看!”一学生随即上黑板画了一个书上不常见的集合图,一边画还一边解说给大家听。……“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我这个错误应该改正,我立刻就改。”上述案例中,我适时地做了回“糊涂先生”,没有以权威者的身份凌驾于学生之上,更没有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模样威吓学生,在师生共创的平等的气氛中,一切不符合常规的举动都变得那样坦荡与自然。做回“糊涂先生...  相似文献   

16.
×老师提出了一个观点:“一个差学生的背后必然有一个差家长”。(见《中国教育报》2004年6月26日第3版)“必然”的吗?我看未必。说“必然”,这样的观点太过绝对,难以服人。我是一名从事教育工作40年的老教师,我接触过的学生,不敢说上万,至少也成千,其中有初中生,也有高中生。撇开“文革”那个特殊的年代不说,在我的学生中,确也有被称之为“差”的学生。这些“差学生”中,有的背后是有那么一个(甚至两个)“差家长”,在与他们(学生和家长)的工作交往中,你常常可以亲身体验什么叫“棘手”和“头疼”,甚至有时面对他们,我会感到手足无措。因此,…  相似文献   

17.
一、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话才是完整话,它有何好处一次上课,我指一幅图问学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学生立刻回答“写字”。“谁在写字?”“在什么地方、谁在写字”学生没有说清。我进一步地启发提问,学生最终说成“图上的小朋友在写字”。我让学生比较“写字”和“图上的小朋友在写字”两个答案,学生看出后一个比前一个好,后一个句子的意思完整,让人听了听得明白。然后,我告诉学生一个简  相似文献   

18.
【案例】 近日,我给学生听写了一些成语,其中有“金碧辉煌”这个词。批改之后,发现全班40个学生中有四五个学生把“金碧辉煌”写成了“金壁辉煌”。我也没当回事,就让他们订正两遍给我看。结果有一个学生,订正后还是写成了“金壁辉煌”。  相似文献   

19.
我的教师观     
崇敬和崇拜,一字之差。我渴望被学生崇敬,而不希望被学生崇拜。教师的能耐在于让学生从老师的精神家园中寻找到优良的种子和足够的养料,去开垦出自己的精神家园,而不是在老师的精神家园中迷失自我。因此,我认为,让学生“敬”而不“拜”乃为师之最高境界。我渴望成为学生的师友,而不希望成为学生的师傅。我希望我的一生都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不愿意自己因职业的倦怠而变成一个只管“授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完“多边形”后,我组织学生玩起了一个“用牛皮筋拉多边形”的游戏。首先,我要求学生用手把牛皮筋拉一个四边形。有一部分学生用一只手就拉起了一个四边形,还有的学生用两只手拉起了一个四边形。紧接着,我又要求学生拉一个五边形。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在经过多次试验后,沮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