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何其芳诗歌定义开始,把握其定义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从审美视点和言说方式上,重新发掘和阐释它背后所表达的想象,并在此基础上,以散文为参照,深刻地开掘出诗与散文在这两个概念上的巨大分歧,力图在诗歌观念的过去和现在的关系上有更为辩证和综合的理解,从而靠近诗的审美本质.  相似文献   

2.
何其芳对文学理论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他的理论建树是发展新时期文艺观念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文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文学观、正确对待民族文学遗产、提出“典型共名”说、阐释新诗理论四个方面,对何其芳的主要学术思想和理论贡献进行了尝试性的评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何其芳的现代格律诗理论是在特定意识形态背景下得以萌生并曲折前行的,因此不可避免地与意识形态发生千丝万缕的纠葛。其诗学观念在不同时期与主流话语拒迎离合的复杂情态,不仅为我们揭示出意识形态支配下文学探索的非独立性,更使何其芳潜隐的诗学发展轨迹得到了清晰显现。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中国诗坛开展了关于诗歌形式的大讨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何其芳的“现代格律诗”理论。该理论认为,有必要基于现代汉语的特征,发展出一种区别于古典格律诗或民歌体的“现代格律诗”:节奏均齐,每行诗“顿”数相同,押韵规律,力求作出语言精练、内容集中、易记诵、抒情性强的理想诗歌。这一理论从文学角度回应了诗歌的民族化、群众化问题,同时也是新诗节奏探索的一次可贵尝试。尽管在实践中,“顿”的节奏模式无法与现代汉语相契合,基本证明了这类理论的失败,但格律化探索仍然为诗坛带来了自觉的形式意识。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50年代关于诗的形式问题的讨论中,何其芳提出了现代格律诗理论。这种现代格律诗理论的提出有着不同于闻一多的初衷。何其芳研究新格律诗有几个参照系,即古典诗歌、民歌、国外诗歌和五四以来的新诗。何其芳的诗歌理论在关于新诗的格律的探索中有着其不可或缺的价值,但运用到诗歌写作的实践中也存在局限。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50年代关于诗的形式问题的讨论中,何其芳提出了现代格律诗理论.这种现代格律诗理论的提出有着不同于闻一多的初衷.何其芳研究新格律诗有几个参照系,即古典诗歌、民歌、国外诗歌和五四以来的新诗.何其芳的诗歌理论在关于新诗的格律的探索中有着其不可或缺的价值,但运用到诗歌写作的实践中也存在局限.  相似文献   

7.
何其芳诗歌创作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有一个明显的转向,学界称之为“何其芳现象”,即从最初的描写个人爱恋忧愁、自然风景等个人性写作到后来为革命战争而鼓舞的公共呐喊,其诗歌呈现出不同的创作面目.究其转向的原因有生活经历的扩大,民族苦难意识的担当,对“卡里斯马型”崇拜等自律因素;也有延安文艺政策吸引等他律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何其芳诗歌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其芳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诗人。对何其芳诗歌创作的研究 ,始于 30年代 ,新时期又有更深广的拓展。本文对近 2 0年有关何其芳诗歌创作研究的状况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何其芳是中国现当代诗歌史上极为重要的诗人和诗歌理论家。作为30年代“现代派”的重镇,他早期诗歌的体式经历了从“新月”体到“现代”体的转变,可以说这一变化典型地代表了“现代派”大部分诗人和这一诗歌流派诗体上的变化和发展。从何其芳诗歌体式的演变中亦可见出,30年代中国新诗体式的流变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从何其芳的诗歌,散文谈起他前后期的艺术变化及心态变化。艺术的变化只是表层的,令人震撼的是何其芳样从要求启蒙,要求个笥的小知识分子转变为自觉融入集体,融入群众的无产阶段的文艺战士。这具有深刻的意义,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一种警示。  相似文献   

11.
何其芳早期诗歌的艺术成就很高,诗歌形象的优美与语言的和谐以及形式的精炼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这些优美的诗歌语言背后起作用的是诗人的认知性体验。这些认知性体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时代语境的认知性体验,二是诗歌语言普遍性的认知性体验。这两个方面的认知性体验取得的真实效果使其早期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何其芳的散文观念经历了一个从“纯粹的独立创作”到“最关心的是人间的事情”的变化过程。对于前者,原本是书斋里耽关的梦幻者,30年代北平的帝都文化及其大学校园文化和北平文坛的影响是他观念形成的根本原因;对于后者,切入社会现实激发了他悲天悯人的人性因子,再加上阶级论的文学思想的影响,是其后期散文观念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何其芳的诗歌定义明显具有公式化的倾向。使用公式不可能抓到诗的本质,何其芳的诗歌定义,在方法论上为今天诗歌观念的重建提供了一面戒鏊的“镜子”。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扼要梳理何其芳翻译诗歌成就的基础上,针对时下一些学者对何其芳从事诗歌翻译的原因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他之所以会翻译德国诗歌,主要原因在于应对当时“失语”的现实环境,达到抒发自我内心情感的目的,同时践行自己的格律诗主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同为四川万县人的何其芳、方敬早期创作,从家庭环境、艺术探索、作品基调,以及艺术的态度及艺术风格诸方面进行了比较,意为从籍贯经历相似中研究作家的各自创作特点作一尝试.  相似文献   

16.
创作心境在艺术创作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创作过程的各个环节.何其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创作生涯最复杂的诗人之一.其前、后期作品的风格特征呈现出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受作者心境的影响.心境成了考察何其芳作品的一个重要角度.认识和处理好心境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对作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派诗人中,何其芳的诗歌常被纳入"主情"一路.但本文通过对何其芳早期诗歌的重新解读,却发现在其诗歌表层之下隐含着极具"智性化"特征的多重主题意蕴,即爱与美的执着追求;梦与实的深层反观;生与死的终极思考.  相似文献   

18.
何其芳延安时期的诗歌创作,一扫冷艳凄绝的梦幻色调,讴歌战斗的青春,礼赞崭新芳芬的新生活,不但颂扬了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而且展示了知识分子曲折进步的心灵历程.在艺术上,突破格律和音韵的束缚,由绮丽雕饰走向朴素明朗和自然,这不仅是诗体形式的解放,也是诗人心灵的解放,架通了艺术与人民之桥,使诗歌更加贴近人民,这是何其芳对现代诗歌艺术的又一贡献与探索.  相似文献   

19.
外国诗歌汉译与中国现代格律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外国诗歌的翻译对中国新诗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在翻译中存在着不顾原作格律的问题,造成了外国诗都是自由诗的误解,产生了负面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诗歌翻译家在译诗中注意还原原作的格律,被卞之琳先生称为"译诗艺术的成年".外国诗歌格律原貌的展示与中国现代格律诗的理论研究、创作相结合,有助于中国现代格律诗的确立,从而推动中国诗歌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万里一生诗风不断变化,历代论者皆有定评,然多是转述杨万里的诗集自序。究其实,杨万里存诗九集,并非每一集必一变,而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绍兴三十二年(1162)以前属模仿期,学江西体;绍兴三十二年至淳熙四年(1177)是模仿与创新的探索阶段;淳熙丁酉(1177)、戊戌(1178)以后是形成期;绍熙元年(1189)十一月以后为发展变化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