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主体客体间相互作用不仅表现为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客体反主体化也是主客体相互作用关系之一。文章从客体反主体化现象入手,着重探讨分析了客体反主体化产生的原因及抑制客体反主体化产生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文本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历史认识论考实层面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的历史不等于真实的历史,文本的存在亦非历史的存在。任何种类的文本历史均是主体化的历史。就考实层面而言,历史认识的最基本目的在于如何使文本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相契合;从方法论的视点看,恢复历史之真实际上是一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主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随着时代的变迁,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呈现出主体化趋势。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客体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的必要性及其特点,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4.
主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随着时代的变迁,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呈现出主体化趋势。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客体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的必要性及其特点,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5.
论历史客体     
史学界在历史客体的研究方面存在着“本体说”、“史料说”等几种倾向。实际上,由于史料自身的局限性,使得作为历史主体认识、研究对象的历史客体分为二重:整体史家的认识客体“历史观感”和个(群)体史家的认识对象“选择后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以往有关研究人员曾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主体化进行过研究,但其中的客体涵义有很大的局限性,即仅仅指在校大学生;因此客体的主体化也仅仅是指在校大学生由被教育者转化为主体。无疑这个概念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该文从新的角度重新定义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内涵,从而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主体化也有了新的涵义。  相似文献   

7.
以往有关研究人员曾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主体化进行过研究,但其中的客体涵义有很大的局限性,即仅仅指在校大学生;因此客体的主体化也仅仅是指在校大学生由被教育者转化为主体.无疑这个概念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该文从新的角度重新定义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内涵,从而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主体化也有了新的涵义.  相似文献   

8.
以往有关研究人员曾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主体化进行过研究,但其中的客体涵义有很大的局限性,即仅仅指在校大学生;因此客体的主体化也仅仅是指在校大学生由被教育者转化为主体。无疑这个概念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该文从新的角度重新定义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内涵,从而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主体化也有了新的涵义。  相似文献   

9.
仅把史料看作唯一的历史认识中介质是不够全面的。其实,历史认识中介质包括客体反映性中介、主体图式性中介和工具性中介。还有,自在状态下的史料,亦只有进升到自为状态,才可成为历史认识之中介。  相似文献   

10.
历史认识主体作为历史认识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已经引起了史学界的广泛重视并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本文力图把历史认识主体置于历史认识系统中,从主体成立的一般条件,历史认识主体与历史认识客体,历史认识中介(史料)以及历史认识需求的关系这几个方面来考察历史认识主体的内涵。提出历史认识主体是在一般主体地位已经确立的条件下,具有历史认识需求并将之付诸实践,通过以史料为主的中介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认识的人。  相似文献   

11.
从历史角度解读加达默尔诠释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达默尔以诠释学的理论方法来探讨历史理解的哲学意义,他认为历史理解的过程是主、客体相互规定的过程,理解的对象也是主、客体相互规定的统一体;是理解行为使主体成为主体,因而历史对象是自己和他的统一体,这就是效果历史。历史认识就是解释与其解释对象之间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12.
所谓记忆就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学生要学习和认识过去的历史事实,必须通过记载历史的各种材料,重构历史的表象,使认识的客体有所定位。因此,学好历史离不开记忆。  相似文献   

13.
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规律是“物一意一物”’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这个规律可以概括为“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这个基本规律在写作活动基本规律中表现为:“物←→意←→文”之间互逆互动无限循环的矛盾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客体主体化,主体文本化”。“客体主体化,主体文本化”既突出了写作基本规律的特殊性,又体现了一般实践基本规律的普遍性,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李灵其 《学周刊C版》2010,(3):106-106
认识中的主体和客体,是人类认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认识的主体,也就是和一定的社会关系或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的人。与认识主体相对应的认识客体,则是进入实践领域并被主体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也就是认识对象。  相似文献   

15.
甘华丽 《广西教育》2013,(47):140-141,154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从图式、顺应、平衡、自我调适等维度阐释了认识发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为认识过程中认识主体、认识客体的地位进行了不确定性的规制,就是在认识过程中主体要客体化和客体要主体化的统一。大学英语教学应借鉴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理论价值,创新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变更传统英语教学课堂模式等,提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历史思维能力,是指人们用以再认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过程,能对历史客体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素养。它是一种历史的认识活动。历史学科是社会科学同时也是人文科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记录着人们对客观历史的认识,更是社会意识和历史思维的结晶。因此,在初中阶段,历史教学除了传授历史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之外,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更不可忽视。笔者在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思维的过程,是由对历史的感知上升为理性认识,揭示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并用历史意识考察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的思维过程。“历史思维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的,由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以时问和地点为主线的,通过史料中介逐步认识历史客体发展规律,不断揭示历史本质,朝着认识终极目标永无休止前进的特种思维品质。”①教师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步来培养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8.
历史认识的客体是历史客观存在的一部分,具有客观存在性,这就使历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门实证性的学问。从总体上看,各个历史者的主观性在史学发展的长河中相互抵消,形成一个指向客观历史事实方向的合力,人类的历史认识会无限接近于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9.
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满足与被满足、需求与被需求的关系,高校档案价值亦是如此。高校档案价值形态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即高校档案价值和高校档案的价值,它是存在性价值和获得性价值的统一。存在性价值的实现是主体客体化的过程,获得性价值的实现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所以,高校档案价值的实现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满足与被满足、需求与被需求的关系,高校档案价值亦是如此。高校档案价值形态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即高校档案价值和高校档案的价值,它是存在性价值和获得性价值的统一。存在性价值的实现是主体客体化的过程,获得性价值的实现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所以,高校档案价值的实现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