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耳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我的音乐空间,有了它,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能陶醉在我们所喜爱的音乐里。它已经日渐成为欣赏音乐的一大重要途径。耳机发展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今后的耳机又是什幺趋势呢?“戴”着音乐去旅行~~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的音乐教学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目标指向单一,课堂操作自我封闭、与其他学科相隔离,教学的重心日益偏向机械的、纯专业化的技能训练。音乐本来是一门最能体现人文精神的学科之一,但却被异化为一种“工具”,并被当作一种“工具”来传授。音乐的文化底蕴,人文价值及其与其他学科的生态关联,或被挤压,或被僭越,或被忽视,或被遗忘。由于缺乏一种完整的音乐教育,导致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只是片面的、单向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切实强调了人文精神在音乐教育中的体现,加强了音乐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综合联系,它所提倡的“学科综合”理念颇受广大音乐教师关注。然而,我们现在的一些所谓“课改实验课”,打着“学科综合”“培养音乐创造能力”的旗号,把音乐课上成了美术课、手工课、语文课甚至政治课,忽视了音乐学科的特点,使音乐课不同程度的变了味,失去了最重要的“音乐性”。  相似文献   

4.
代有俊 《甘肃教育》2008,(18):10-11
音乐是一门艺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音乐有最强烈的力量深人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此而丑化。”从这句话可看出,良好的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音乐也慢慢被大众所接受,逐渐成为学科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5.
我们古老中华的历史长河中,音乐的教育功能很早就被人们所认识。孔子有句名言:“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他对音乐的教育功能的认识是比较深的,因而在他开设的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学科中。把音乐列为第二位。苟子也曾说过:“乐者,治人之胜也”。在苟予看来,音乐可以使人“耳聪目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相似文献   

6.
生本教育,是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倡导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它是以学生好学为目的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在音乐教育中,也有“生本”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实质上就来源于“人本化音乐教育”(“以人为本”就是“以生为本”)。音乐新课程改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改革理念,就是要将我们基础教育的音乐教学,从培养音乐专业人才的“乐本化”教育思想,转变到促进人发展的“人本化”教育思想上来。要完成这个转变,需要我们真正地理解“人本化音乐教育”的内涵,并掌握与之相适应的一整套学科教学方法和策略。“生本音乐课堂”就是“人本化音乐教育”的具体体现。对音乐教师来说,我们不仅需要认识一般意义上的“生本课堂”,更要立足音乐,从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去把握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进行美育的一门基础学科。音乐是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等独特形式来表现艺术美的。《面向21世纪中小学音乐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指出:“音乐教育其本质就是审美教育,它不仅具有其他学科所共有的认识功能,更为鲜明的是以其‘直指人心’的审美价值而具有不可替代的美育功能。”由此可知,音乐学科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陈璞  倪红 《文教资料》2005,(25):186-187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音乐学习的外延等于人文学科的外延”,音乐学习的广阔天地应该扩展于整个人文学科之中。这已被广大音乐教学工作者普遍认同,然而它的丰富内涵并未真正地被大家放在理性的层面上予以认真研究过,更没有被有序而有效的教学实践所证实过,人们对之仅仅处于粗浅的感受和下意识的行为状态中。二期课改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解放思想,淡化学科界限,自主选择合适的教育载体,为学生的发展和未来服务。《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提倡学科综合”,即通过多学科渗透的教学设计将与音乐相联系的人文内…  相似文献   

9.
音乐美学是一门年轻而又古老的学科。说它年轻是因为“音乐美学”这个词首次出现在十八世纪末;说它古老是由于早在我国春秋战国之时,就出现了《乐记》这本音乐理论专著。那么,什么是音乐美学呢?简言之,音乐美学就是“音乐美”的学问。除此之外,研究音乐与外界的关系,如音乐与现实、生活、社会,特别是与人的情感关系,则可称为音乐的美学。要弄清音乐美学研究的对象,最好从它与其他有关学科的关系来进行分析。首先,音乐美学是一般美学的一个分支,一个部分。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着重研究人对现实,特别是对艺术的审美关系,它要…  相似文献   

10.
基础知识教学是普通学校各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它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以音乐艺术形象感染教育学生是它的基本特征。它的基础知识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也不同于专业音乐院校的基本乐科,不属于工具学科。首先,它必须从属于音乐审美教育,为审美教育服务。音乐教育改革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地理解音乐.从而达到喜爱音乐的目的。目前.许多教师顺应潮流,把牧童奋、口琴、打击乐及国外的“先进”教学法引进了课堂,改变了以往纯教唱的传统模式.课堂显得十分活跃,…  相似文献   

11.
音乐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由它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音乐教学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但长期以来,音乐教学偏重“专业化”,习惯把音乐课仅仅看作是一门学习识谱、唱歌,传授技能、技巧的所谓调剂性课程,以至音乐课的美育功能和作用不能充分地体现和发挥。这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和狭隘与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必须及时纠正和改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等。它有助于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合作学习是本次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如何根据学科和小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在教学中纽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呢?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中指出:“提倡学科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音乐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音乐课堂人文化,是21世纪音乐教师所席熙者的问额.  相似文献   

14.
一提起数学,人们往往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似乎和自然与艺术的美毫不相干。实则不然,须知,古今中外的杰出数学家和科学家莫不高度赞赏数学的美,发现与发展数学的美。古代的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就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指出:“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这种美不是投合我们天性的微弱的方面,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那样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严格的具有最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完美的境地。”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不断创新。江泽民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音乐学科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它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音乐在听觉、感受、联想、想象、表现、创造等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根据笔者理解,目前音乐创新是一种演变和渐进的过程.可以从五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6.
王菊 《儿童音乐》2016,(7):56-60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为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先生创立,“诉诸感性,回归人本”为其基本的教育理念,其“原本性”和“综合性”的音乐教学核心理念,被广泛运用在音乐及各学科的教学中,创设了学科学习的良好氛围和学习效果。高师学前教育中的舞蹈课程与专业舞蹈课程紧密联系,又因学科特点而又有所区别。其特点是在专业舞蹈课程指导下突出幼儿舞蹈的特征性,以及在学前专业学生舞蹈条件下的技巧性舞蹈学习内容。鉴于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音乐学习上取得的成果,本文从学科理念等方面探讨其应用在高师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一、外部因素:应试教育的影响使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具备必要的氛围和条件 (一)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音乐学科被“边缘化”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课程逐渐被划分出不同等级,语、数、外是升学必考科目,是“一等学科”;理、化、生、政、史、地、体虽也考试,但在考试中占比重不大,是“二等学科”;而音、美等课程因为不考试,所以是“三等学科”。上至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及学校,下至学生及家长,都没有正视这些学科,音乐学科严重地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18.
快乐缘于爱     
每当孩子们把“音乐”叫成“音乐()”的时候,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说:“叫‘音乐()’不叫‘音乐()’”。慢慢地,我却被孩子们同化了,也许他们叫的才是对的,在孩子们的心里,音乐应该是“快乐”的化身。新课程的实施让我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教师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学科所特有的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素质的轨道上来。”实施素质教育,各科教学都有责任,音乐学科自不例外。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多年来一直被视为“小三门”的音乐学科往往不被重视。其实,音乐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确实具有重要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新的教学行为、方式、手段不断涌现,音乐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纵观不少“公开课”“展示课”“优质课”“研讨课”,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目不暇接。但静下心来,认真思索,便发现,在貌似丰富多彩的美丽外表下,许多音乐课堂上充斥着越来越多的非音乐活动,偏离音乐,使得我们有必要回头审视,音乐课堂中“音乐”在哪里?学生学到“音乐”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