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逢夏季,一年一度被戏称为"中国第一考"的高考,牵动无数人的心。被"考"的不仅是寒窗十年的莘莘学子,还有新闻媒体:如何抓住眼下这一丰盛的新闻资源,烹制一席可口的高考新闻佳肴;如何吸引读者眼球,如何让广告商开心地掏出钱来,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所有这些,都使得新闻媒体把高考新闻当成一个重要战役来打。  相似文献   

2.
一年一度的高考时节是新闻旺季,也是媒体报道的热点和重点.2001年7月,教育部第一次为全国高考挂出"免进牌":各级领导和记者不得进入考场.从此,新闻记者被挡在考场外.毫无疑问,这块"免进牌"是必要的,但记者在考场外遭遇"免进牌"以后,高考新闻怎么采写?  相似文献   

3.
在渴望教改公正和社会普遍焦虑的背景下,高考期间很容易出现被称之为"新闻是非"和"新闻悲情"的公共关注事件。今年高考期间上海静安考区的一位男性考生,因迟到两分钟被规则拒绝在外语考场外。由于当晚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栏目播出这样的"心碎"图景:送考的母亲跪  相似文献   

4.
报道内容已偏离"素质教育"的舆论导向 一年一度的高考新闻已落下帷幕,媒体纷纷将视线的焦点投向新生开学的报道上面,在分享着众多考生历经高考洗礼之后迈入高校大门的喜悦时,一则标题为<山东部分高分考生因"综合素质评价低"被退档>的新闻映入笔者眼帘,大致是说在今年高考招生中,临沂师范学院投档考生中有十几名考生由于"综合素质评价低"而被退档,同时也有刚上投档线的考生因为"综合素质评价高"被录取.据悉,这是山东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录取依据以来,首次出现投档高分考生被退档的情况,因此,新闻一经发表,来自社会各界褒贬不一的声音便不绝于耳,把这条中规中矩的高考改革报道推到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高考被称为"国考",涉及千家万户,牵动社会神经,高考能否顺利举行、高校招生能否公开、公正、公平,社会关注程度极高.高考、高招都是产生新闻的"旺季",也成为媒体大战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6月7日的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当天高考的新闻,街头画面中出现了一年前的过期资料画面,被广大观众和网友质疑为"高考假画面"。下午,《新闻联播》在央视网贴出公  相似文献   

7.
2000年高考刚一结束,就爆出了令人震惊的新闻:湖南郴州嘉禾一中考场秩序极其混乱:考生们对答案、传纸条、打手势,监考老师视而不见.广东茂名电白的个别老师、考生和社会上的闲散人员相互串通,利用BP机等通讯工具进行高考作弊.这两起高考舞弊案使"神圣的高考"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8.
2000年高考刚一结束,就爆出了令人震惊的新闻:湖南郴州嘉禾一中考场秩序极其混乱:考生们对答案、传纸条、打手势,监考老师视而不见.广东茂名电白的个别老师、考生和社会上的闲散人员相互串通,利用BP机等通讯工具进行高考作弊.这两起高考舞弊案使"神圣的高考"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9.
刘淼 《青年记者》2008,(14):82-83
有别于普通新闻报道,教育新闻更像一首"四季歌":开学,放假、中考、高考……许多教育事件都是在既定时间既定人群发生,缺少理论层面上的新闻要素.如何能够历炼出一股超越平凡的力量,让教育报道出新?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发生的贾君鹏事件,高考"作文门"事件、谷歌涉黄事件等,引起了笔者对新闻媒体报道的深思,在新的时代记者应该怎样报道新闻?  相似文献   

11.
陈君 《湖北档案》2001,(6):28-29
在我的中学时代,还不知道"档案"这一名词的真正含义,填写高考志愿时,都是选择自己梦想的新闻和法律专业.  相似文献   

12.
"断头新闻"是指一些只有开头不见结尾的新闻事件。比如福建表叔厅长、广州打人政委,最终命运如何无人知晓;光山校园惨案、哈尔滨大桥坍塌,终极问责悄无声息;异地高考方案、塑化剂风波,是否又要高高举起轻  相似文献   

13.
来自媒体人的声音 ——"工作了五年,前三年很兴奋,后来慢慢疲惫,越来越麻木.每天都在重复." ——"每天都很忙碌,夜深人静,稿子交完,忽然一种巨大的空虚感侵袭内心." ——"曾经为了新闻梦想,高考志愿从头到尾都是新闻专业,工作十年,我的梦想破灭了,我成了新闻的工具,新闻也成了我谋生的工具." ——"这辈子再也不想再做电视,缺少价值、缺少成就、缺少尊严."  相似文献   

14.
1994年7月,全国"高考"刚刚过去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席刘少奇的故乡、湖南省宁乡县横市村传出一条新闻:村东头的娄家老幺,被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录取了!  相似文献   

15.
寒窗十载,花开六月,今年全国高考终于降下了帷幕。回眸广东主要报纸对高考三天的报道,我们可以发现各报都注意把握舆论导向,为高考创造和谐的舆论环境。一、图片新闻各显风格6月7日是高考的第一天,广州主要报纸都派出记者"赶考",将采访的镜头聚焦在各个主要考场。由于各个日报6  相似文献   

16.
民生,顾名思义就是百姓生活。收看新闻的群体是百姓,要想将新闻做好,有收视率,得到大家认同,就不能忽视民生。近年来,民生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从两会提出的"聚焦三农,关注民生"开始,各方都加强民生质量的政策发布,城镇一体化、异地高考、跨省医保等问题也正在解决。作为新闻人,关注民生,应从本职做起,要提高民生新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对于都市报跑"教育口"的记者来说,高校新闻是一块重要的"阵地"。不仅仅是每年"高考季"的招生政策、录取进度、自主招生等备受考生和家长关注的招考信息,校园里的新鲜事儿、"高大上"的高校顶尖科研成果等,都有较高的新闻性。新媒体时代,都市报如何做好高校新闻报道?作为一名跑"教育口"多年的记者,笔者浅谈一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8.
高考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其相关新闻报道通常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新闻晚报》2010年1月至8月相关新闻的内容分析,借助议程设置理论,对高考新闻所呈现的冷热不均、轻重不一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改善高考报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刨去考生晕倒、忘带准考证等眼熟的、温情脉脉的高考周边新闻,今年南方都市报记者卧底江西替考事件才是实打实的硬新闻. 和前些年监督类报道兴盛、优秀调查记者不断涌现的情形相比,现在调查记者的处境艰难,深度新闻越来越稀缺.所以替考的重磅新闻很快收获了受众极大的注意力.记者深入虎穴,卧底达半年之久,踩着法律红线当起了替考者.南方都市报也发挥出最强的新闻把控能力——在高考第一天开考后释放了这条独家新闻,在全社会最聚焦高考的一两个小时里,除它之外几乎再无别的新闻焦点.  相似文献   

20.
高考因为关注度极高。牵动着社会的神经和不少人的心弦。因此.一年一度的高考注定成为各媒体报道的热点和重点。高考期间,各重要考点都会聚集各路媒体记者。他们穿梭于考生与家长之间,调动各种手段,捕捉采访对象,抓紧采拍新闻。这几乎成为每年高考考场内外的一道风景.“高考新闻”占据了包括央视等各级各类媒体的重要位置和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