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终极目标,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思想资源,共同富裕的思想与民本思想有着联系和区别.本文在分析共同富裕与当代民本思想的联系后,认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就是当代的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2.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核已渗透到中华民族思想化深层次内涵当中。本通过阐析“民本思想”的内涵,论述其与当代思想政治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历史遗产。邓小平同志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形成了具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民本思想。邓小平的民本思想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新时期建党规律的科学总结。这其中也继承并超越了传统民本思想。研究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可以更好地加深我们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民本思想是我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整个邓小平思想理论体系的核心理念。邓小平民本思想哲学内涵丰富,其中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对民本理论不懈探索。邓小平民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也是新中国思想领域的集中体现。在新世纪,持续加强邓小平民本思想的科学研究,积极推进民本理论的丰富发展,仍然是我们当代哲学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已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它多方位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丰富内涵,深刻地阐述了先富、后富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共同富裕思想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把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提高到一个新境界,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德治思想的社会政治依据,性善论是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仁政论是其德治思想的归宿,但孟子的德治思想与当代的以德治国又有根本区别。民本思想进步性表现在“民贵君轻”和对“天、神、鬼”观念的突破,因此它在历史上对统治了台国安邦起到极大的作用。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德治思想对今天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应以人为本。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民本思想是一种重民、爱民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最精彩部分。但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民本思想是一种民主缺位的“民本观”,它是统治者的用民之道和御民之术。当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执政为民理念,是民本思想在当代的政治实践,是民本本位在当代的真实回归。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封建社会,民本思想与古代专制主义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重民也好,纳谏也好,都必须服从于君主专制的需要,都必须维护君主专制,而不是以冲击君主专制为前提。虽然民本与君主专制并非是和谐一致的,但几乎所有的民本思想家都是王权的崇拜者,推崇等级制,这就决定了民本思想不可能对君王进行有效的制约,民本是虚幻的,君本则是实在的。民本思想有其积极作用,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和消极影响,它主要是伦理模式而非政体模式。民本与社会主义民主有本质区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须注重制度建设。处理好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从起源和内涵、所解决社会问题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对毛泽东的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进行了比较,并进一步分析了毛泽东民本思想对古代“民本”思想的超越。同古代“民本”思想相比,毛泽东民本思想之所以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毛泽东民本思想的制度化是根本。  相似文献   

11.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应以人为本。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民本思想是一种重民、爱民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最精彩部分。但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民本思想是一种民主缺位的“民本观”,它是统治者的用民之道和御民之术。当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是民本思想在当代的政治实践,是民本本位在当代的真实回归。  相似文献   

12.
传统民本思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渊源。科学发展观闪烁着民本思想的精华,同时又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和发展,是当代中国富有创造性的发展理论。它是研究和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对社会发展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相似文献   

13.
墨子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墨子“十论”中,其中“兼爱”“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它代表了封建时代广大平民、小生产者的利益。墨子民本思想对当代社会有重要意义,体现在执政为民、兴利爱民、崇尚科学与反战维和等四个方面,它们也是实现民本的四个保障——政治保障、经济保障、动力保障和外部保障。  相似文献   

14.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思想,也是苏轼的重要思想。苏轼一生对民本思想有充分的论述,他身体力行,在王安石变法期间直接上书反映民众疾苦,用诗文来反映民众的疾苦,并在地方为官时因法便民,帮助老百姓解决生活上的困难。究其牢固的民本思想原因有三个:一是受我国古代先贤民本思想的熏陶;二是受其父民本思想的影响;三是本人的性格和人生经历所决定了的。  相似文献   

15.
民本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背景、社会基础和历史作用。从古代、近代、当代三个时期,概述了民本思想的形成、转化和超越,并对民本、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略加分别和定位,以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民主制度的进程中,吸取历史的精华,借鉴历史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墨子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墨子"十论"中,其中"兼爱""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它代表了封建时代广大平民、小生产者的利益。墨子民本思想对当代社会有重要意义,体现在执政为民、兴利爱民、崇尚科学与反战维和等四个方面,它们也是实现民本的四个保障——政治保障、经济保障、动力保障和外部保障。  相似文献   

17.
张仲波 《文教资料》2010,(8):110-111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早期国家形成的时期,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并有所衍变。近代以来,民本思想从封建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的官方意识形态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赋予民本思想以全新的理论内容。今天。梳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文化内涵及其发展衍变的历史脉络.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先秦时期民本思想形成来探讨中国古代政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民本思想与传统民本思想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和创新,深入学习邓小平的民本思想,对于把握其精神实质,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政治哲学的精华,它对政治理念和政治思维的影响是深刻而长久的,人们时时处处仍可见其余绪,其务实精神和辩证思维尤值称道,借鉴意义自不待言。一般否定是不足取的。但民本思想毕竟是专制主义时代的产物,其历史和和阶级的局限性在今天已暴露无遗,消极影响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已有所彰显,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批判的分析,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摒弃其专制性的糟粕,使之成为当代德治思想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0.
民本思想是现行高中历史必修三(思想文化史)第一单元的隐性知识之一,如何理解民本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进而理解其深刻内涵,是实现高中历史文化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