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历来都是重要的内容。那么 ,课程改革后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要求如何 ?这是中学语文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 ,我们将国家教育部二OO一年四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与目前正在实施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作一比较 ,便可知晓。新《语文课程标准》与目前正在实施的《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有较大的差异 ,具体表现为 :一、新《语文课程标准》较之《大纲》对初中作文有了更全面、更具体的要求。《标准》对初中作文教学提出了十一条标准 ,《大纲》只有六条 ;从字数上看 ,《标准》“写作”部分用 3 86个…  相似文献   

2.
尹子彬 《现代语文》2005,(1):103-104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下称<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了这样阐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种阐述和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有两点不同:一是更加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是比原来的大纲多了一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标准>的制订者认为这样的阐述,"摆脱了长期以来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正面阐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地位".似乎终于找到了多年来为之争论问题的定论,为语文学科的性质找到了归宿.大有今后不要再对此问题拿出来争论之势.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一时间关于语文知识问题的讨论风起云涌,其由是新课标在前言部分明确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且取消了在原来教学大纲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基础知识"这一专门条目。由此引发了众多对语文知识问题的思考与论争,诸如:语文知识到底为何物,是否有具体的范围、层次?知识观转型给语文知识的教学带来哪些变化?是否要淡化语文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行已三年,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也有一年多.宽泛说来,作为现代学校学科教育制度的产物,语文课程标准(20世纪50年代后我们称之"语文教学大纲")不仅体现出人们关于语文课程设置的种种理念,还预设着制度化的系统安排.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新旧教材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异同,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合理的衔接,从而较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大纲从"逻辑教学"到"发展智力",再到"发展思维",实现了认识上的两次飞跃.新课程标准将"发展思维"确立为课程理念,正式将其列入课程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科学定位标志着语文课程"发展思维"正走向一个认识自觉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语言积累是语文教育的基本问题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语言积累的内容等问题,较原教学大纲在语言积累的量化与科学化方面又前进一步,这对于语文教育来说是历史性进步,不过,它还存在着一些缺陷,这启示我们进行了关于语言积累的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早在20世纪80年代,针对语文教学长期偏重语言分析的机械训练,漠视人文内涵的弊端,语文教育界展开了人文性与工具性之争,这场争论由"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发端,结果是语文教学大纲确定语文课程性质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保留到新课程的语文课程标准.从目前新课程实施的现状看,有必要提倡"简约主义".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充分肯定现行语文教学大纲对于语文性质认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样新的表述。随着对新课程的深入解读,能强烈感受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情怀。一、抓住课文补白,彰显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运用语文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还说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写"的实践是多么重要呀!通过学习新标准,我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了大量"写"的实践,学生受益颇深.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个性质界定,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语文课程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是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历史总结和升华.在目前的认识水平上,它符合语文课程实际,符合语文教育要求,对于语文教学、人才培养、课程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与<语文教学大纲>相比,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增加了"课程的基本理念"一章.在这一章的第二节里,<标准>用三小段文字,简要而明确地阐述了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概括起来说,就是"多元性、实践性、整体性".这些特点的阐述,不但对语文教育在观念层面上,而且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都有着重要的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征 《现代语文》2004,(8):28-2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还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人文性的阐述仍不够明晰确定,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人文性显得盲目不确切,从而导致语文教改充满争议难有突破.笔者认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是语文的文学性和思想性.只有以美育的理念来指导语文教学,才能将语文课程的丰富人文性充分展现,才能纠正传统语文教学的诸多偏失,引导语文课程改革走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并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还强调"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加强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这种开放的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17.
改语文教学大纲为语文课程标准,预示着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时代转型,表现为三大前景:一是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选择将逐渐成为现实,二是语文教材将可能呈现“多样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18.
李猛 《教育教学论坛》2011,(36):150-152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无数语文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也是他们工作的前提。那么,在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语文课程标准》和以往教学大纲相比较,其最大特征在于新,这个新不是一般的新,而是全方位的新。从对语文内容的安排到语文方法的选择等等,都是一种新的姿态。其中对语文课程的性质有这么一句话:"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刘莹 《教书育人》2011,(30):68-69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基本性质的表述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其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在原语文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新增添的内容。于是,有学者就把这种对语文课程基本性质的重新界定看作是一个"新的理念",[1]这其实是对新表述的错误理解。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如此诠释语文的学科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则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指出语文是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