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刊于1986年第6期曾发表了《绝不能用经商的办法从事新闻工作》一文,剖析了“有偿新闻”的危害,现在又发表了《新闻不是商品,记者不是商人》一文,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偿新闻”是闯入了“拜金主义”的误区,千万不能小视。兹将两文一并发表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日本姑娘清家香。那是今年4月17日傍晚。我们参加全国城市报纸自办发行经验交流会的180多名代表,从柳州到三江侗族自治县参加“三月三”活动。我在住所吃过饭后,走出临街大门,迎面看到同来的中国记协刘海兰、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张黎正和一位陌生人交谈。我走了过去。“这是日本朋友”,“是跟我们一起坐车来的”。两位老大姐抢着介绍。我握过手后,定睛一看,面前的日本朋友留着齐耳短发,穿件鹅黄色夹克衫,灰色长裤,白色球鞋,清秀的脸庞带着几分微笑,看去同普通青年没有什么两样,我一时分不清是男是女,是中国人还是外国  相似文献   

3.
我不是记者     
近几年来,我每年发稿一直在70篇以上。不知底细的朋友,以为我是吃记者饭的。其实,我是在农行办公室送走一个个太阳的。我写稿的时间大都在午后、晚上和星期天,甚至连回家途中也不放过采写的机会。前年年初,听一位同志给盛湾营业所打电话,说该所被评为农行地区信贷管理达标单位,要他们写个经验材料。我趁回家机会,拐到盛湾调查采访。稿子寄出后,很快被4家新闻单位采用。前年夏收前夕,我行就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问题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这在我行已是第三年这样做,原认为是件平常事,没新闻价值,没报道。省分行曹行长来我行得知这事后,大加赞赏,准备在全省农行系统推广。我迅速动笔写稿,很快在河南  相似文献   

4.
现今的各种官司愈打愈频繁,你输我赢,我笑你哭,已是家常便饭。但是前几天又听到一位在电视台当法制栏目主持人的朋友讲,现在与媒体对簿公堂的也非常多,而且大多是媒体败北。他所在的那家电视台,今年上半年共应付了十起官司,谁知却输掉了九起。 与媒体打官司,实在应该说是件新事情。在过去的年代里,媒体的性质走了样,金口玉言,一文九鼎,编辑、记者被看作权威,采访变成指导,新闻当成定论,一家大报记者下到底层,竟然胜过领导。今天尽管遗韵尚存,但改观也很明显,媒体也能当被告了。 我曾与不少新闻界的人士交谈,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上法庭并不反感,王子犯法也要与庶民同罪,何况媒体乎?只是打官司应当有输有赢,方合乎情理,总输不赢未免太说不过去了。媒体的权威虽然不大如  相似文献   

5.
刘宏 《新闻记者》2006,(12):83-83
近些年,我参加了许多媒体的内部研讨会,我本以为他们会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如何办好媒介内容,但是我错了,他们中的许多人似乎更关心媒介如何赚钱。看着他们津津乐道地讨论他们的目标受众,好像在用美国式的精确导弹击中他们的理想目标,然后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忽然,我觉得有某种错位,  相似文献   

6.
当齐鲁大地上正传诵着众人合力抢救从泰山十八盘上滚下严重摔伤的小寒松的感人事迹时,传来了英国前王妃戴安娜因7名摄影记者追踪导致车祸遇难的消息。两个事件,都有摄影记者的出现,但他们的行为却截然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泰山上,大众日报记者孙京涛与泰安日报记者曲建春,毅然放弃了抢拍的机会,加入到抢救孩子的行列。另一边却是7名西方记者“将镜头直接对准淌  相似文献   

7.
记者是记录者而非司法官.明白了这点,那些动辄训斥被采访对象的记者,或能多些善意;那些以为记者“啥都能采访”的人也会明白,有些领域,记者应止步.  相似文献   

8.
记者不是商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 《青年记者》2006,(21):28-29
节日存在的意义无非有二,一是提供休整放松的机会,二是让人有一个思想上的停顿,或纪念,或思考。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节日。在这个暖融融的深秋,我们试图把一些关怀和思考传递给奔波在路上的同行。这是对记者故事的聆听,是与新同行的坦诚交流,是对新闻从业状况的关注,也是媒体人对专业自律、实践社会责任的思考。有喜悦,有忧虑,有痛苦,更有信心和勇气。记者节快乐!因为我们同行在新闻的路上!  相似文献   

9.
徐迅 《新闻三昧》2003,(10):50-51
  相似文献   

10.
记者是干什么的?是以采写新闻报道为主 要职责的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他不是 警察,也不是法官、检察官、工商人员等等,换 句话说,记者不是执法者。这本来是个再明白 不过的问题。不过,少数同行的所作所为,却让 笔者“糊涂”了起来。 一家大型百货商店被物价管理部门查出 标签有问题。面对摄像镜头,该商店的负责人 还算客气地向记者表示,目前没有什么可说 的,等事情查清后再向新闻单位通报。可是电 视台记者不依不饶,穷追不舍,只见摄像机镜 头跟着这位负责人强行走进一间又一间房间, 直到把他“逼入死角”,记者还严肃地警告他 …  相似文献   

11.
记者到底在社会活动中扮演一个什么角色?是仅仅扮演一个“喉舌”角色,把发生的新闻告诉受众吗?现代社会各种矛盾较多,记者如果只是就事论事进行报道,老百姓看了不满意,也解决不了问题。这时,记者就应该充当“社会活动家”,通过自己的活动为老百姓做实事。很久以前有这样一篇报道。某居民楼里因为有一户居民没有交电费,结果电力部门将全楼的电停了。对此,居民意见当然很大,处理不好容易使矛盾激化;电力部门自我感觉也很有理:只有一个线路,要停只能全停。记者就此进行了简单地报道,报了就没有下文。我认为这个报道就只当了一次“喉舌”,没有担当起“社会活动家”的角色。在这个事件中,电力部门明显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合同法》。居民在实际用电过程中,已经与电力部门形  相似文献   

12.
13.
学术期刊不是商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当前对学术期刊性质的研究上,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这就是许多论者几乎都不假思索地认为学术期刊是商品。但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一件物品要成为商品是有条件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是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生产者的前提是其生产者为独立的法人,生产者要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这种情况在我国的学术期刊界中极少存在,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没有——在西方学术期刊的经费是靠政府拨款、基金会、慈善机构资助等。因此,  相似文献   

14.
大贪官成克杰被杀掉了,举国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各种媒体自然也忘不了 借此机会做些文章。不少报纸上的大标题是这样写的:成克杰被执行死刑反映了党和政府反腐决心。这话的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只是觉得缺少一点铺垫或者过渡。 一个正常的法治国家,它的社会秩序是稳定的,法律机器是正常运作的。该法办的,随时都应该法办;杀掉一个“国家领导人”级的贪官,固然是件大事,但也是法理中应做之事,不值得大惊小怪。把这件事同一个政府和政党的惩治腐败决心之有无和大小直接地联系在一起,就极容易把党的政策同国家法律混为一谈。现在揪出一…  相似文献   

15.
我们经常会在都市类报纸上看到这样的社会新闻: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进入娱乐场所,然后要求各种各样的"特殊服务",经过斗智斗勇,最终一一达到"目的".而且,这样的报道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整个"采访过程"交代细致,并对结果充满着"引蛇出洞"的成就感.(我不知道有没有未得逞的,如果要把未得逞的过程也写成报道,是不是会略带"出师不利"的悲伤?)  相似文献   

16.
记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个阴天,在慈利县景龙桥人民公社,一群文工团年轻演员,听说湖南日报的一位记者到了那里,她们也不排练了,纷纷去围观那位湖南日报记者,像观看国宝大熊猫一样。  相似文献   

17.
小悦悦走了,留给人们的除了反思外,还有就是对媒体行为的拷问。18位路人之一的陈先生被媒体挖掘出来后,受到了非常待遇。时常有记者毫无征兆地闯进他的五金店,没有任何寒暄,直接把话筒递过来进行质问。  相似文献   

18.
4月23日,大河报记者在太康县高贤乡调查干部公款旅游时,被乡党委书记斥为"小野记者"。近年来,这类对记者的斥责并不少见。这些对媒体舆论监督的批评与质疑,不是真诚的专业交流,也非有诚意的对舆论监督的监督,而仅仅是为了泄愤、发泄不满,便完全将舆论监督一棍子打死,不仅公然排斥舆论监督,似乎要将舆论监督扼杀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9.
在许多人眼里,记者是“官”。我认为,把记者当成“官”,其实是一种极大的悲哀。老百姓把记者看成是“官”,并不是没有道理。一些“老大难”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大多数是有关部门领导不管事而造成的,老百姓失望了。于是,只有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记者身上,以为当官的就怕记者,记者一来,什么“疑难杂症”都会迎刃而解。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那么一些官员,并未把百姓的冷暖挂在心间,“分内的事”也不去管或管不好。他们怕记者,怕曝光,最终是怕丢“乌纱帽”。在百姓的“非常信赖”和某些官员的“非常恐惧”之间,记者扮演的角色令人深…  相似文献   

20.
从北京参加"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会"归来,有同事开玩笑:"这下'无冕之王'成了'有冕之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