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言"、"象"、"境"是中国古典文论中三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而表现说则占据着中国古典文论文质观的主流位置。在表现说的视野下,"言"、"象"、"境"是三个具有历时性续承关系和共时性构成关系的三种表现形态,"言"——"象"——"境"的发展过程是由单一而走向系统化的过程,此过程揭示了中国古典文学表现形态的历史演进。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义利之辨"分为先秦、中古、近世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义利关系在不同阶段受具体历史条件影响而呈现出富有时代特色的特点。通过分期的历史考察,一般说来,"义"是强调的重点,但有时"利"也会被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义利之辨"分为先秦、中古、近世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义利关系在不同阶段受具体历史条件影响而呈现出富有时代特色的特点。通过分期的历史考察,一般说来,"义"是强调的重点,但有时"利"也会被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4.
引言在韩国,长期以来,"历史意识"一词以历史认识与历史思考能力为主要构成要素,也包含实践性等较宽的内容([1])。因此,"历史意识"的范畴远远超出了学校历史教育的水平与范围,已经涉及人们总体的生活领域。正如学者所说:"历史意识的概念十分模糊、难以理解,但是其适用范围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5.
曾纪鑫的文化历史散文风格硬朗刚健,达到了"学、行、思"的统一,"史笔、诗情与哲思"的会通,"人性、民族性与现代性"的融合,是非同凡响的跨文体写作,是新千年中国文化历史散文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6.
胡桂珍 《考试周刊》2012,(5):143-144
多媒体教学通常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超文本的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形成合理教学结构的过程,而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历史教学的预定目标的实现。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程目标主要有三个:"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来说,是指"通过普通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同时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很突出的位置。现代人的培养目标以及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所提出的"三维达成度"中,情感体验被认为是最高层次的目标。纵观现实中的校园,"独一代"及所谓的"悲情和无情的一代"的"独二代"接踵而至,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强化渗透情感教育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育属于人文教育。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了历史课程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把课程目标分解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形成三维目标,在知识、能力目标中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在思想情感教育目标中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刘震云的"故乡系列小说"在其写作道路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就具体文本而言,"故乡系列小说"不但体现了崭新的历史观念,同时,也呈现了全新的创作技法。在结合先锋的延伸与题材的选择,"历史"的反讽与民间的还原,语言的游戏与形式的重构以及乡土异化四方面内容的前提下,刘震云"故乡系列小说"带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全新的历史叙事。  相似文献   

10.
郭毅芳 《考试周刊》2011,(41):156-157
"再现历史"是让具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们"经历历史"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历史再现为处理好知识与智力目标统一实现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笪远胜 《考试周刊》2012,(53):61-6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学生整体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三维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整合实现的过程。其中,过程与方法是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关键,新课程成功的教学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本文具体分析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实施"三维目标"的整合。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萨特历史意识的产生与文体风格转变的关系,萨特强烈的历史意识,在他的处境小说向处境剧的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具意识形态观念的文体——戏剧文学,成为萨特文学生涯后期常用的文体样式,它是意识形态叙事合乎逻辑的发展,"处境剧"(The Theatre of Situations)充分体现了意识形态叙事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李强 《文教资料》2012,(10):188-190
对于中学历史课堂的评价,我们过去谈得比较多的是"有效教学"。衡量教学的"有效性"一般认为有五个维度:一是基础知识的有效获得;二是认知方法的有效建构;三是学习能力的有效积聚;四是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培育;五是学习情趣的有效提高。对课堂的评价应该具有发展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品位"一词进入我们的视野。本文从有"品位"的历史课堂的基本特征和实施路径两个维度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三维目标"是一个指导语文教学和指导作文习作辅导的完美整体,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的本质联系:笔者以为,"知识与能力"目标,强调的是要夯实基础,要求学生增强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写作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力并熟练掌握。  相似文献   

15.
"‘三层次、两课堂、六学段’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是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模具重要的改革举措,受到了学生与企业的欢迎,得到了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同仁的认可。"三层次"是指模具专业三个呈递进关系的能力层次,"两课堂"和"六学段"是指实现"三层次"能力目标所需要采取的措施与渠道。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没有现成的操作办法可以照搬照抄,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学校的管理者和广大的教师承担着通过实践去探索、研究、发现和总结的重任。作为一线历史教学教师,秉承着新课改"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在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中,为对传统历史教学进行吐纳,即继承和创新问题,作一些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共同构成了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三维目标,作为教学层面影响最广泛的概念,三维目标体现了人们对于知识的客观性、过程性和动力性的理解与掌握。联系历史教学,对三维目标的理解与落实是历史教师执行"使每一个课堂都成为落实三维目标的场所"这一教改任务的基础环节。  相似文献   

18.
阎真、张者、邱华栋等作家的新世纪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体现出"三维语境",即历史语境、空间语境和文化语境。这三维语境对中国当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建构具有巨大作用:不断变革的历史语境为建构知识分子身份提供深刻的历史背景;归属怎样的空间关系是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准;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他们从"立法者"的角色向"阐释者"的角色转变,文化已然成为商品,作为文化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他们具有"文化资本家"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以来,自主、合作、探究已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主旋律。然而,教师一路问来,学生或知之甚少,或知之不解,更不会"经世致用",究其原因是对教材的重难点、衔接点、能力点、切入点、观点的诠释不到位、不全面。因此,教师要从"点"出发,"以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教学目标达成的捷径,学生之福祉。一、重难点重点指历史教材的基础史实和由其表达的基本观点,是学生掌握理解的核心部分。教师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明  相似文献   

20.
唐彩勤 《考试周刊》2011,(29):180-180
本文主要阐述物理学史在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作用,分别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维度、"过程与方法"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