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武当山明代圣旨为依据,探讨玄帝信仰、宫观维修,以及明代武当山经济的主要来源等问题,力求再现明代武当山及武当道教的辉煌历史。  相似文献   

2.
通过解读以搜集到的明代4部武当山志中的圣旨.探讨明代武当山经济的主要来源,从具体事翻及数字中再现明代武当山及武当道教的辉煌历史。  相似文献   

3.
慈利县五雷山以其悠久的道教历史和宫观群而著称,在鄂西南、湘西北一带享有重要的地位.其道教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兴盛于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规模宏大的修建工程留下了众多文化遗存,也造就了当地浓郁的道教文化氛围.作为武当山武当文化向全国辐射的一个重镇,五雷山不仅同样具有明代官方修建的背景,而且同样供奉真武大帝为主神,完成武当...  相似文献   

4.
汉代为武当道教的滥觞期,魏晋以后武当山才逐渐成为道学家们荟萃的地方。在武当道教的初期发展过程中,尹轨是一位关键人物。西晋末年,中原板荡,尹轨于惠帝光熙元年(306)率领一个数十人的道团南下入武当山。尹轨道团是武当道教史上第一个见之载籍且有一定规模的道团,其意义相当重大。由于尹轨、戴孟和山世远等高道的到来,使得武当道教于东晋前期一度呈现出兴盛的局面。但是随着动荡时局的不断加剧,武当山地区始终处于南北交兵的前沿阵地,各道众只得继续向东南迁移。其时三洞经派兴起,并逐渐成为道教发展的主流,武当道教融入以上清经派为代表的三洞经教体系之中成为必然的趋势。而武当山则自这些道徒离开之后,经历了百余年的沉滞期,直到隋唐以后才再度兴盛。  相似文献   

5.
明代,成祖以后的历朝皇帝都把武当山作为“皇室家庙”,把玄天上帝奉为“护国家神”.明代《大岳太和山志》对明皇室的玄天上帝信仰做了大量记述.明朝二百余年闻,武当山编修了四部志书,不仅翔实地描述了明代武当山的盛况,而且忠实地记录了明皇室奉祀玄天上帝的史实.因此,通过对明代《大岳太和山志》的解读,既有助于揭示明皇室与武当道教的密切关系,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明代道教发展状况和社会政治现实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河南民众跨省进香活动十分兴盛,位于今湖北西北的武当山是其主要的进香地之一。研究表明,河南朝武当的香客人数众多,地域分布很广,是武当山香客中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河南朝山的香客多以地缘的关系结成香社出行,时间以春季为多。河南真武信仰的兴盛、真武本山———武当山建筑宏丽、风景优美、武当道教的影响及便利的交通,是河南民众大规模进香武当山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清代武当山的地位不复明代之盛,武当道教也渐趋衰微,但武当山志的编修并未中辍,仍然保持着优良的修志传统。文章运用文献学方法,全面考察了清初四部山志的成因和特点,指出武当山志的编修,不仅没有受到道教衰微的影响,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从而突显出武当山修志事业的连续性和山志文化内在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8.
武当山的主神真武神因属全能神,故明清时期进香武当者所祈求的愿望包括富贵功名、子孙满堂、福寿双全、财源茂盛、降妖除魔、消灾去病等关系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过,由于真武的神性和武当道教的伦理现及明代武当山的历史地位,为国家祈福、求子求寿等构成了武当山进香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武当山为道教渊薮。通过对武当道教派别及其源流的了解,掌握武当道教发展的主线索,进一步挖掘武当道教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其道教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本文对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如下设想:"修旧如旧",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齐头并进;大力推广武当功夫品牌,促进武当山道教文化产业的发展;另辟新径,加大对武当道教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丰富旅游项目,将观光与休闲度假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许学夷的汉魏诗史观,受明代七子派相关思想影响较大,但又自觉地对他们的观点予以驳正与补罅,从而在思路与学理上对明代的汉魏诗歌研究作出一定的推进.本文着重从两方面对他的汉魏诗史观作一评述,一是对格调派尊汉贬魏的诗史价值观的批判,二是以"正变"说建构自己的汉魏诗史序列.  相似文献   

12.
康乃心及其诗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乃心是清初关中学派名的理学家和诗人,又是关中学中少有的潜心研究诗学并唯一撰有诗话的学。他崇尚唐诗,肯定明诗,对徐长、竟陵派等“异端”均颇加赏爱,以注重艺术成就,区别于一般理不的诗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地考据,官山是一个文化历史概念,是明代成化皇帝在武当山划定的核心保护区。武当山与官山包含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14.
明代驸马都尉沐昕历事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五朝,是明代的勋臣贵戚,但《明史》、《明实录》等书没有他的传记。文章对沐昕其人其事和他奉命把总提调营建武当山工程,向朝廷奏报武当山"瑞应",宣扬君权神授的行为等作了钩稽、考证和分析;对武当山保存的沐昕诗歌和书法作品作了介绍和考述。  相似文献   

15.
<酌中志>、<明诗综>著录明代宦官诗十一首,其余多不成章.鉴于明代宦官提督湖广武当山达二百年之久,故在点校整理明清时期纂修的<大岳太和山志>时,又发现明代宦官咏武当山的诗作七首.现对这些宦官的生平和诗中涉及武当山的典故略作考释.  相似文献   

16.
明末著名学者许学夷的<诗源辩体>是一部辨析和追溯诗歌体制、风格源流的著作,是明末诗学复古思想的代表作.他用"天成"和"作用"分析魏晋诗歌,用才力分析初唐诗歌,用兴趣分析盛唐诗歌.针对不同对象使用不同的概念,充分说明了许学夷注意到了诗歌体制和体貌批评中的方法与对象的适用性和历史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谢肇淛著述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肇淛是晚明一位重要的学家,述多达30余种,其中诗集10余种。本考证谢肇淛述的种类、版本,讨论其诗集的编辑与刊刻,并着重研究明末刊本《小草斋集》、《小草斋续集》的版本、收藏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