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端午节     
端午节的来历,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纪念屈原”。《史记》里说,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因为他受到整怀王的重用,引起令尹子兰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说屈原的坏话。楚王逐渐疏远屈原,最后甚至将屈原逐出都城。屈原满怀悲愤,落拓江湖,在写下了绝笔诗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向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小船,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赛龙舟就是由此演变而来),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扔到江里,说是让鱼虾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  相似文献   

2.
我是杜离骚     
要说杜离骚,就要说《离骚》;要说《离骚》,就要说屈原。除了在语文书里有屈原以外,杜离骚同学跟屈原先生没有任何关联。关于屈原,杜离骚只知道有这么几件事:第一,屈原很自恋;第二,屈原投汨罗江死了;第三,每年端午节因为屈原的死可以吃粽子。屈原《离骚》的第一句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  相似文献   

3.
<正>屈原的形象,无疑是很复杂的:他是杰出的诗人,后代文人的精神标杆;同时又是楚国失败的改革的牺牲品。他怀着绝望投汨罗江自杀,断绝了楚国的最后希望,为后人留下一声长长的叹息。作为后人,我们有必要探求他的改革悲剧,以供参考。屈原改革失败,有以下因素:(1)性格因素。屈原特立独行,不屑与小人为伍,对他们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嘲讽。"燕雀乌鹊,巢堂坛兮""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字里行间充满鄙夷与愤怒。面  相似文献   

4.
水的味道     
我见过清可见底的溪水,我见过翻着滔天巨浪的江水,我见过夹着滚滚黄沙的黄河,我也见过一望无垠的海洋。可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水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是酸的、甜的、咸的,还是苦的?在梦里,智慧老人出现在我眼前,他将三幅画递给我,说:“孩子,你从这三幅画中寻找答案吧!”水之辛酸这是一幅催人泪下的投江图。屈原独自一人,立于汨罗江畔。平日里开阔的汨罗江被重重迷雾遮住了风采,平日里宁静的汨罗江仿佛由于屈原的到来而变得忧郁。我仿佛听到了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呼喊,我仿佛听到了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  相似文献   

5.
刘安然 《文教资料》2014,(31):15-17
屈原之死具有崇高的美学意义。死亡令人恐惧,生命本值得珍惜,但屈原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愿随波逐流,更不愿与污浊同流合污,他伟大的心灵和强烈的情感迸发深深震撼着后世众人的心灵。屈原投入汨罗江的那一刻已超越了个人生死,超越了功名富贵,涤荡汨罗,迸发出摄人心魄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6.
汨罗江流域有正式的龙舟是在屈原投江以后。这里流传着两个传说:一说屈原投江之后,汨罗江两岸的渔民架着龙形的舟子向江中抛撒米饭,以保护屈原遗体免受鱼鳖伤害。因为龙能驱邪气、赶鱼鳖、避水鬼,为了屈原,渔民就造出了龙舟。一说屈原投江后,尸体顺流而下,直达洞庭龙宫,龙君被屈原以身殉国的精神所感动,立即使洞庭涨水,汨罗江倒流,将屈原遗体送回。为感谢龙君,人们把船做成了龙形。汨罗龙舟,舟长20米,宽约12米,可乘40人。它的龙头仿龙灯龙头,龙角杈生如鹿角,龙眼突出,龇牙蠕舌,鼻须竖立,胡须飘动,形状极是威武。  相似文献   

7.
正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及汉文化圈的传统文化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农历五月为仲夏,其第一个午日正好是登高顺阳的好日子,故五月初五又被称为"端阳节"。后来,因屈原在这天抱石投汨罗江,由此水神便被人格化为屈原,祭祀水神的仪式也就发展成了纪念屈原的活动。隋唐之后,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习俗开始成为全国性的节日风俗并流传至今。因而,每逢端午佳节,屈原便成了绕不开的话题,汨罗江、赛龙舟、吃粽子,这些字眼中都饱含着后人对他的敬重与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8.
尚尔军 《教育》2013,(9):58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其中,对于端午节,据考证,早在屈原投汨罗江之前就有,并非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而是在屈原投汨罗江之后又增加了新的内涵。两千多年来,为了纪念端午节,中华民族充分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形成了很多风俗习惯,端午节和这些风俗习惯都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信息。笔者查阅  相似文献   

9.
中华英魂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后遭诬陷而遭到多次放逐。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擒楚王、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0.
屈原论汨罗江下寒流急,水拍崖石惊涛起。三闾大夫沉没处,粽子替身喂群鱼。披肝沥胆尽忠节,只叹主昏不可依。悲情酿就《离骚》句,飘逸诗风他开启。字词注释①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前278年),我国  相似文献   

11.
题目:我想化作——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我想化作一朵流浪的云,漂泊在古典文学的长空里。汨罗江畔汨罗江畔,我无意识地停留,便望见屈原在江边痛哭,他仰天长叹:  相似文献   

12.
去年国庆节期间,我有幸到了汨罗江畔的屈子祠,凭吊爱国诗人屈原。  相似文献   

13.
罗燕 《语文天地》2013,(15):48-49
是怎样一个人,让名不见经传的汨罗江为世人所铭记?是怎样一种死,让农历五月初五成为一个民族延续千年的传统节日?有人赞扬他的忠君爱国,有人惋惜他的抱石沉江;有人同情他的忠而被谤,有人指责他的露才显己……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潜心研读《渔父》后,每每读至"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  相似文献   

14.
方格格 《初中生》2007,(13):50-51
去年国庆节期间,我有幸到了汨罗江畔的屈子祠,凭吊爱国诗人屈原.  相似文献   

15.
人生的支柱     
一、屈原“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尔,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汨罗江畔,仍回荡着三闾大夫临终前的贞言;两千多年的碧波,激流仍涤荡不去那傲立于天地之间的英魂。被陷被疏,屈原未倒;被逐被放,屈原未倒;怀王囚死干秦,楚国前途无望,屈原却倒下了。屈原一生忧国忧民,楚国的强盛便是他一生的支柱;当这伴随他一路走来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地,他的人生便画上了一个令人伤悲的休止符。生命需要的不只是一颗心脏,还需要一种精神;当这座精神的支柱颓然倒塌,生命将何以存在?人生  相似文献   

16.
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通常在阳历的六月份。这个节日有着众多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340-278 BC)。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和中国早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面对强秦的压迫,倡导举贤任能,富国强兵,但他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怀王去职,后被流放。他在流放中,仍心系他的祖国,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在他听到秦军攻破楚国京城的消息时,于农历的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  相似文献   

17.
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诗的国度,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中国诗歌的长河就一直没有断过流,它总是奔腾向前,有一个起点,却绝没有一个终点。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说,诗人和诗歌的源头在汨罗江。是的,屈原是第一个在中国诗史上留下自己姓名的人。每年端午节,我们以龙舟竞赛的方式来怀念他。当然,我们怀念的还有他那光耀千古的诗。“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的意义在于,他第一次在诗歌中突出了大写的人。   屈原开了一个好头,以后的诗歌就洋洋大观了,楚辞汉赋、魏晋风骨、唐诗宋词元曲……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诗歌不但营养了中国…  相似文献   

19.
关于端午节来源的传说有很多,但以其中的屈原投江最为著名。传说楚国著名诗人屈原投汨罗江后,楚国百姓涌到江边去凭吊他。渔夫们划起船只,来回打捞他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准备好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把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  相似文献   

20.
怀念屈原     
在中国浩瀚如烟的诗人中,有一位举世闻名的皇族骄子,一直深深地感动着人们的心灵。他永恒的精神,穿越时空,刻印在中国历代文人心中。他凌空一跃的身影定格在汨罗江上空千古不变,他就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