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文婧 《教育》2012,(21):5
近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发布通知称,考虑到循环使用教材特殊性以及印制、装订要求相对较高,中小学循环使用教材价格可在原有基础上上浮20%。(6月17日《京华时报》)教材循环使用,既节约了教育开支,又节约了大量社会资源,还具有很好的教育效果,所以为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但是,全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因为推行教材循环使用制度,而允许教材涨价的先例。一般来说,国外对教材印制、装订有一个基本要求,然后靠市场竞争机制的"物美价廉、薄利多销"来提高教材的印装质量和降低价格,所以国外有很多价格  相似文献   

2.
熊丙奇 《教育》2012,(12):10-10
为促进资源节约、推动中小学教材循环使用工作,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昨天针对相关价格问题发布通知,循环使用教材价格可在原有基础上上浮20%。(6月17日《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3.
《教书育人》2012,(25):12-13
新学期学生拿到新书,小心使用一学期,然后留给下一级学生使用,如此反复,实现循环,这是国家的期待。日前,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循环使用教材价格可在原有基础上上浮20%。政府部门试图利用经济杠杆促进循环教材普及。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我国高校教材循环使用现状,并分析循环使用教材的意义,意在说明我国教材循环使用前景十分光明。教材循环使用能充分而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有利于节约资源,为创建低碳社会贡献力量。最后,文章就如何搞好教材循环使用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国家教材循环使用的倡导,为了解我国民族院校在校大学生对教材循环使用的态度,笔者做了问卷调查,使用SPSS17.0对问卷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得出民族院校在校大学生对教材循环使用普遍持积极态度、学校应充分保障高校学生自主购买教材的权利、有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对教材循环使用的宣传和引导、推行教材循环使用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有效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教材循环使用在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建立适合本校实际的教材循环使用制度等结论。  相似文献   

6.
对中小学教材循环使用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材循环使用存在着教材设计与编排良莠不齐、出版发行重利轻质、教材收回与保管方法不被认可、教材再利用程序有待规范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实行教材租借制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设计问卷,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根据调查数据进行具体分析,试图找出教材循环使用最合理的方法,并依所得结论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追加补助资金,2012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免费教科书资金134.4亿元,全国约1.3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可免费获得国家规定课程教科书。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为继续做好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确保今年秋季学期教科书"人手一册、课前到书",中央财政按循环使用课程教材的实际价格,追加安排2012年秋季学期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地开始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要求部分学科的教材进行循环使用。的确,循环教材的使用,无疑促进了学生环保和节约意识的培养。因此,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爱惜课本、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10.
教材的使用机制包括对教材的选择和使用等方面。不同的教材使用机制不但会对教学工作产生影响,而且还会产生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本文指出我国高校现有教材使用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高校建立新的教材使用机制做出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地开始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要求部分学科的教材进行循环使用。的确,循环教材的使用,无疑促进了学生环保和节约意识的培养。因此,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爱惜课本、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高校教材使用情况以及二手书市场的分析,阐明教材循环使用的必要性,针对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实现教材循环使用这一途径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同时分析了在推进教材循环使用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为提高教材使用率提出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材循环利用是目前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的焦点之一。本文通过高校教材循环利用现状特征、因素分析,阐述了教材循环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教材正确循环利用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教材循环使用是一种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阳佳 《上海教育》2006,(9B):25-25
从今秋新学期开始,上海市600多所初中的预备年级和初一年级学生将同时试行音乐教材循环使用。教材循环使用的周期暂定为4~5年。目前已经出版的教材纸质经久耐用,印刷质量精美,不过家长不用担心,教材将由政府“埋单”。  相似文献   

15.
冀教版初中《英语》是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的一套教材,在我国使用范围较广,其特色鲜明,在全国的初中英语教材中独树一帜。本文就从教材的语言、结构、内容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使用建议,供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海运学院航海船舶类教材循环利用为例,介绍了教材循环利用的方法、步骤、优越性和建议.旨在强化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节约观念,让"绿色教育"的理念深入我们的校园.  相似文献   

17.
任新峰 《成才之路》2014,(20):48-48
我校音乐、美术教材循环使用三个学期了,作为一个基层教学点的唯一一位美术专职教师,我已三学期没有见到美术教材了。因为事先没得到任何通知,没有存书,上级每学期拨下来的补给截止到中心校就不再往下配给了。我多次向学校反映,也曾多次去中心校寻查,可终因种种理由迟迟得不到解决。我不仅感到迷茫,也深感作为“小学科”的不被重视。抱怨归抱怨,但如果此时我自己再因此轻视自己的工作就大不应该了。我深知教材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新的课标给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树立起新的教材观,根据不同的客观条件和学生的具体需求,通过对教材正确合理、灵活多样地使用,充分挖掘教材和生活的联系,尽可能多地开发和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真正满足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让美术课更加丰富多彩,充分体现出美术课程的独特价值。几个学期以来,我总是想尽办法来弥补学生们没有教科书的不足,每堂课之前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吃透教材,领会教材主旨。并花了大量时间根据教材、课标要求,编制了相关的乡土教材和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甚密的生活教材。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文章概括了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在立德树人、贴近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课改新理念以及在以往各个版本基础上守正创新等特色,并结合一线教学提出教材使用应当注意的问题。教师要理解新教材体现的观念、意图和想法,用好新教材,完善新教材。  相似文献   

19.
蔡敏慧  杜娟 《大学教育》2019,(2):109-111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获取教材的方式仍然主要以学生购买为主。通过问卷调查,了解N大学学生对于教材循环利用的态度可知,高校教材循环利用具有其必要性。高校图书馆开展教材循环利用具有创新价值,高校可通过大力宣传、鼓励师生捐赠教材、收集循环教材存货信息、设置专门的循环教材书库与借还规则、引导学生志愿者参与循环教材库的管理、安排勤工助学的学生参与循环教材库的日常工作这一系列措施来实现教材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20.
樊润慧  聂晶晶 《文教资料》2013,(12):106-110
教育部的高校办学水平评估中对教材的选用提出了要求,我院在教材选用管理上专门制定了《教材选用、征订与发放管理办法》。有制度,无监督,无法保证制度的落实,因此,为加强我院教材选用的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我院教材选用质量的信息反馈机制和质量评估制度,需进行教材适用性评价。本研究是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经过三轮实践修改再实践的反复,最终确定了"我院教材使用适用性评价标准";确定了我院教材使用适用性评价工作的程序及方法;进而编制出《我院教材使用适用性评价系统》,对我院所选用的教材能准确地统计出使用过的教师和学生对它的评价意见,为今后教材的选用提供参考,使我院教材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