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训练负荷的影响下,机体对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降低,因此从运动医学的观点出发,非特异性的抗感染防御因素的检测可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研究了冬训初、持续周期训练8周后一堂训练课前后、恢复1.5小时白细胞氧化杀菌功能、血清溶菌酶活性的变化,以观察一次急性训练、训练一个阶段(8周)对运动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何跃华 《游泳》2009,(5):52-55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新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正逐步在越来越多的运动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高原训练过程中,运动机体处于高原低氧环境和运动训练两种因素的双重刺激下,对机体外周血中部分免疫细胞,如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会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对机体免疫功能和高原训练过程及效果产生相应影响。本研究观察了4周高原训练过程中,运动机体外周血中部分免疫细胞数量及比例变化,探讨高原训练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高原训练作为训练手段在运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同属有氧训练的短期耐力训练和力量性耐力训练对男大学生心泵血功能的影响,分别在训练前、训练6周和8周后测试了20名男大学生的SV和CO。结果发现:耐力训练6周后SV和CO有显性提高,而力量性耐力训练8周后SV和CO才有显性提高,这提示短期耐力、力量性耐力训练都能增强男大学生心泵血功能,但存在一个不同的训练时间阈。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对40名自愿参与的男性大学生施加8周的功能性力量和传统力量训练,以期通过基于下肢运动生物力学、FMS和运动能力测试,探究功能性力量与传统力量的训练效果,进而为大学生进行功能性和传统力量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建议。研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了8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对照组进行了8周的传统抗阻力量训练,并在训练前后分别进行了下肢内外翻力矩、FMS和运动能力测试。研究结论:(1)持续8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功能动作质量(FMS),但与传统力量训练相比,并没有对功能动作质量的提高带来更显著的效果;然而对下肢运动生物力学的影响要显著优于传统力量训练。(2)持续8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相比,更能提高大学生的速度能力、协调能力以及灵敏素质,然而其对下肢的弹跳能力的影响却远不如传统力量训练,弹跳能力仍需要进行大的抗阻力量训练才能得到显著提高。(3)功能性力量训练不能替代传统力量训练对于肌肉的力量、爆发力以及平衡能力的影响,因此,在力量训练时,应当考虑传统抗阻力量训练和功能性力量训练对运动能力的不同影响,有选择地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呼吸肌训练对运动员呼吸肌功能、肺通气功能及运动表现等相关指标的影响,通过对现有实证性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归纳出呼吸肌训练的最适宜方案。方法 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搜集呼吸肌训练对运动员呼吸肌功能、肺通气功能及运动表现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Stata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1项RCT,包括各项目一般及高水平运动员61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呼吸肌训练在提高运动员最大口腔吸气压(MIP)MD=27.93,95%CI[21.12,34.75],p <0.01;用力肺活量(FVC)MD=0.13,95%CI [0.03,0.23],p <0.05;每分最大通气量(MVV)MD=7.65,95%CI[1.86,13.44],p<0.05;计时测试(TT)SMD=-0.53,95%CI[-0.77,-0.29],p<0.01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在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 MD=0.11,95%CI[-0.01,0.22],p>0.05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eta回归分析发现,训练时间是引起MIP研究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来源。具体表现为吸气肌压力阈值负荷训练对MIP的影响达到非常显著性水平(p<0.01),8~12周的训练效果优于4~6周,5~7天/周的训练频率优于2~4天/周。结论 呼吸肌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员MIP及多种肺通气功能,提高运动表现,持续时间8~12周、训练频率5~7天/周的吸气肌压力阈值负荷训练更有可能收获理想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6.
模拟低住高练(LoHi)对自行车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勇  李之俊 《体育科学》2005,25(11):26-28,32
目的:研究3周模拟LoHi对自行车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名男性自行车运动员进行3周模拟LoHi,监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免疫球蛋白和白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训练1周各指标无显著变化;训练后2周CD4和CD4/CDs下降,NK细胞活性增加,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量先增加后持续下降。结论:LoHi 1周不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但是3周的LoHi及随后2周的常规训练可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开始出现下降趋势;LoHi监控过程中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有效性较差;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量对LoHi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负荷力量训练对举重运动员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25名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组成训练组、完成5周"二大一调整"式封闭性力量训练(对照组为同龄男大学生);取训练前、每周训练后基础状态静脉血,检测细胞表面CD3、CD4、CD8、CD14、CD16、CD56、HLA-DR、Vα24、Vβ11分子的表达量。结果:1训练第1、3、5周CD3分子的表达量均较训练前下降;第1、4周CD4分子表达量较训练前下降;第1、2周CD8分子表达量较训练前下降;第1周HLA-DR分子表达量较训练前下降。2大负荷力量训练期间CD14、CD16、CD56分子表达量变化无显著性意义。3第1、2、5周Vα24表达量较训练前增加;第3、4周Vβ11表达量较训练前增加。结论:大负荷力量训练导致T细胞相关表面分子表达量下降及NKT细胞相关表面分子表达量增加,提示T细胞功能下降、NKT细胞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8.
不同免疫功能对有氧运动的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观察有氧训练过程中SI(T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及血清中IgA、IgG、IgM抗体的应答与适应过程,比较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有氧运动的不同反应,揭示有氧运动下人体免疫机能的变化规律及可能机理。以16名非体育专业的普通大学女生为受试者,进行8周有氧训练。结果显示:(1)作为对有氧运动的应答,细胞免疫功能出现明显应答反应,且运动后1h应答恢复速度加快,至第8周基本完全恢复;而体液免疫对有氧运动的应答反应不明显。(2)作为对有氧运动的适应,体液免疫功能适应明显滞后于细胞免疫功能。(3)总体来看,人体不同免疫功能在训练中都有为期4周的免疫低下期,随后逐渐调整恢复.这与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相互调节、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模拟低氧训练组与常氧训练组的白细胞及其亚群细胞指标的变化,探讨模拟低氧训练对白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成16小组,常氧与低氧各8组。检测5周中强度训练、6周高强度训练大鼠白细胞及其亚群细胞值。结果表明:单纯低氧刺激可以增加白细胞数量。低氧中强度训练对白细胞总数影响不大,这可能与训练强度和时间有关,并不能完全说明其免疫应答特征相同。低氧下进行高强度和极限强度训练都会加大机体被病菌侵入的机会,从而对白细胞免疫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金其贯  王海军  顾明 《体育与科学》2007,28(5):74-76,81
为了研究糖的补充对大负荷训练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对大鼠进行为期8周、每周6次,每次150min的游泳训练,建立运动性免疫抑制的模型,并补充糖,测定机体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细胞因子等免疫指标的变化和淋巴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发现:8周的大负荷运动训练后,大鼠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IL-2和GM-CSF含量均显著降低,而血清sIL-2R含量和淋巴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从而说明,大负荷的运动训练可能引起外周淋巴细胞凋亡增加,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降低。而在每次训练之前补充糖,可以使训练大鼠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IL-2和GM-CSF含量均显著增高,淋巴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从而说明,糖的补充对大负荷训练引起的运动性免疫抑制具有重要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结合瑜珈运动的特点,探讨瑜珈运动对人体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沈阳城市学院管理专业2011级8名非体专业男性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分别在瑜珈训练前、后两次测试实验对象静态平衡能力。结论:参加瑜珈运动8周后,无论X轴向还是Y轴向移动距离及移动速度,训练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同属有氧训练的短期耐力和力量性耐力训练对AT的影响,分别在训练前、训练6周后和训练8周后测试了20名男大学生的AT。结果发现:耐力训练6周后AT就有显著性提高,而力量性耐力训练8周后AT才有显著性提高。提示短期耐力训练和力量性耐力训练都能提高AT,但存在一个不同的训练时间阈值。  相似文献   

13.
力竭性运动训练对大鼠血清甘胆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运动训练对机体肝细胞功能的影响,通过对大鼠进行为期8周的不同 运动量的游泳训练,并测定血清乳酸脱氢梅酶、谷丙转氨酶、谷革转氨酶等酶的活性以 及甘胆酸(Cholylglycine,CG)含量。结果表明,血清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肝细胞 的损伤,但缺乏特异性,动态观察静息时血清甘胆酸含量可特异地反映肝细胞的功能状 态,对评定机体功能,预防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乳酸阈训练对蹼泳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个体乳酸阈对18名青少年蹼泳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训练进行了8周实验研究,纵向观察有氧训练、无氧训练、有氧无氧混合训练三种方式对运动员有氧耐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方式在个体乳酸阈强度训练下对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指标均具良好的生理效应,但从有氧耐力所获训练效果显示,有氧无氧混合训练方式最优。  相似文献   

15.
两种训练方式对男大学生STI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宝元  许可  邓树勋 《体育学刊》2002,9(2):36-37,40
为了探讨同属有氧训练的短期耐力和力量性耐力训练对男大学生STI的影响.分别在训练前、训练6周和训练8周后测试了20名男大学生的S11。结果发现:耐力训练6周后LVET、QS2就有显著性延长.而力量性耐力训练8周后LVET、QS2才有显著性延长。这提示:短期耐力训练和力量性耐力训练都能延长LVET和QS2,但存在一个不同的训练时间阈值。  相似文献   

16.
运动性免疫抑制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为进一步研究运动性免疫抑制的机制 实验方法采用对大鼠进行为期8周,每周6次,每次150min的游泳训练,测定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细胞因子等免疫指标、血清Gln、Arg含量以及淋巴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显示:①8周大负荷训练后,大鼠血清IL-2含量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降低,而血清sIL-2R含量却显著升高。②8周大负荷训练后,大鼠血清Gln、Arg含量以及血清GM-CSF含量显著降低,而淋巴细胞凋亡率却显著升高。结论为:①长期大负荷训练可以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显著降低;②长期大负荷的运动训练可以导致血清Gln、Arg含量的降低和外周淋巴细胞凋亡增加,可能是运动性免疫抑制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的是个案研究法。对一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制定个体化健身气功运动疗法康复方案并进行为期4周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干预前后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生存质量、平衡能力、腰椎活动范围等指标进行测量与评估、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表明:特定的健身气功运动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干预前后疼痛指标VAS改善率为100%,功能障碍指标ODI改善率为60%,平衡能力、腰椎活动范围等指标也具有明显的改善。结论:针对性个体化健身气功运动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健身气功可成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18.
1免疫系统的功能及营养补给关系 免疫系统具有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行使免疫功能的全过程称为免疫应答,包括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两种类型免疫应答协同作用,在多种细胞因子的参与下共同行使免疫功能。过重的训练和竞赛安排会导致运动员两种类型的免疫应答功能受到损伤,表现为对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增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模拟低氧训练后大鼠红细胞及其参数的变化,探讨不同强度模拟低氧训练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16小组,其中常氧跟低氧各8组且一一对应。5周中强度训练、6周高强度训练后,检测大鼠网织红细胞及其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仅接收低氧刺激,不会使骨髓造血状况有显著改变;但进行高强度训练会使幼稚网红含量明显增多,骨髓红细胞比较活跃;两种氧环境中训组和高训组运动后基础状态下,网红含量都没有发生明显改变,高训组在运动后即刻骨髓造血功能是受到抑制的;低氧环境下,一次高强度运动后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进行中强度训练会显著提高骨髓造血状况,进行极限强度运动后,网红活跃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FMS功能性动作筛查与羽毛球专项身体素质的测试,研究功能性训练对于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功能与身体素质提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36名羽毛球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测试法以及数据统计法,对36名受试者进行FMS功能性动作筛查与专项身体素质测试,将训练内容加入功能性训练中,对受试者进行8周的训练,结束后再进行测试。结果:经过8周的训练后,羽毛球运动员身体功能与专项身体素质均有所提升,其中FMS评分从15.03±0.56增长为18.06±1.43,深蹲、跨栏步、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性以及稳定性俯卧撑共5个动作提升明显(P<0.05);身体素质测试中1500m跑与立定跳远提升明显(P<0.05),15m绕杆跑与1分钟跳绳并没有显著提高。结论:将功能性训练内容融入日常训练的准备部分与结束部分,使得训练内容丰富多样,不仅提升了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功能,还有利于其身体素质的提升,有助于帮助运动员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此方法值得在羽毛球训练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