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菲里奥·迪亚斯时期的外交政策在墨西哥早期现代化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迪亚斯1876年发动起义到1911年下台,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其外交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1876年至1880年第一任期为第一个阶段,外交政策的重点是确保政权的生存和美国的外交承认;1884年第二任期开始到19世纪末为第二个阶段,迪亚斯政府采取了大力引进外资与欧美平衡政策;19世纪末到1911年迪亚斯政权垮台为第三个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美国在拉美势力的增强和不断扩张,迪亚斯的外交平衡战略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2.
亚欧大陆桥一般分为两个,目前所说的第二亚欧大陆桥是指从我国江苏连云港开始向西经陇海铁路、兰新铁路出阿拉山口到中亚,再经欧洲,最后抵达荷兰的鹿特丹,它极大地缩短了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到达西欧的时间.亚欧第一大陆桥,是指从俄罗斯远东地区(海参崴)经西伯利亚大铁路,到达欧洲,再到西欧.第二亚欧大陆桥于1992年全线贯通.  相似文献   

3.
苏联解体是有着许多复杂而深刻的因素的。16、17世纪,是西欧各国对外探索开辟新航路、地理大发现和海外扩张时期,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在进行横贯欧亚大陆的扩张。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时的欧亚大陆基本上被一只巨大的铁钳包围:一条钳臂由俄国延伸出去,从陆上横跨西伯利亚,挺进太平洋;另一条钳臂由西欧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通过讲述彼得一世的改革、沙皇俄国的侵略扩张和普加乔夫起义,使学生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经济发展,加强了军事力量,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为沙皇俄国的进一步侵略扩张创造了物质条件;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扩张,到18世纪晚期,俄国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重点难点重点:彼得一世的改革,沙皇俄国的扩张. 难点:沙皇俄国的扩张情况。教学用具放大“俄国在欧洲的领土扩张”图;“普加乔夫起义”图。  相似文献   

5.
一天变三天的奥勃鲁契夫俄国著名地质、地理学家奥勃鲁契夫院士,把每个工作日分成“三天”。他的“第一天”是从早晨开始到下午两点结束。这是最宝贵的时间,用来做最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俄国著名地质、地理学家奥勃鲁契夫把每个工作日分成“三天”,“第一天”是从早晨到下午两点。他认为这是最宝贵的时间,用来安排重要的工作。“第二天”是从下午两点到晚  相似文献   

7.
课本第98页:《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一节中,将俄国同英法相提并论,共同称为资本主义列强,欠妥。因为,俄国在欧洲的扩张主要在18世纪;在中亚扩张开始于19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才吞并该地区。对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占领则是通过1858年《中俄爱珲条约》和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课本第100页“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争夺”一目中的克里米亚战争时间则是1853年至1856年初。由此可见,俄国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主要在1861年前。而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前,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课本第83页“俄国1861年改革”第一、第…  相似文献   

8.
十五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进行了两大伟大的战略转折:第一次是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第二次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的精神,决定把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过去实行的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我们正处于第二次战略转折的进程中。这两次伟大的战略转折的理论指南就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历史表明,在进行战略转折过程中,正确地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15世纪新航路的发现,引起西欧商业革命狂飙的突发,致使世界贸易陡然扩大,推动了西欧各国从商业组织到国家政策的一系列变化,重商主义随之应运而生.重商主义是亚当·斯密首先使用的术语,它是对16世纪至18世纪流行于西欧的经济学说和经济政策的总概括,其基本内涵是对外扩张和在国际竞争中的经济民族主义,它将国家拥有的贷币量作为国家贫富的标志,基本思想是力求扩大对外  相似文献   

10.
世界近代史是一门综合研究资本主义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学科。它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结束,历时277年。世界近代史分为两大时期。第一时期从1640年到1870年,是欧美一系列国家和亚洲的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即资本主义胜利和确立的时期。第二时期从1871年到1917年,这是“自由”资本主义转变为帝国主义的时期,即是资本主义开始走向衰落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迹。它属于这样一类文学:从西欧移植而来,然后在俄罗斯的土壤上在俄罗斯风云滋润下辉煌起来的文学。长期以来,俄罗斯一直是个封建封闭的农奴制国家,直到十八世纪,俄国才开始缓慢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模仿起西欧尤其是法国的文化,文学的引进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但在当时,这种移植而来的文学在俄罗斯并未得到广泛的发展,它只是一种供上流社会消遣的时髦的东西。进入十九世纪以后,随着俄国在法俄战争中的胜利,俄罗期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了,俄国社会的先进分子亲眼看到了资本主义给西欧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师范教育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是一个教育大国,它的发展在世界占有重要位置。俄国师范教育制度始建于18世纪70年代,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8世纪至十月革命前沙皇俄国时期的师范教育18世纪初的俄国正处于封建农奴制统治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彼得一世即位后采取积极的改革措施,促进了俄国社会的巨大进步。18世纪年代,沙皇政府开始在各城市开设国立小学、中学。18世纪末19世纪初,俄国已有各类学校550所,学生6万名。这些学校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寄宿学校。这类学校共有60多所,在这里学习的贵族子弟约为4000人。第二…  相似文献   

13.
托尔斯泰的一生充满了矛盾。托翁所处的时代正是俄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思想界的斗争尤为激烈。俄国历史上有两扇大门:一扇是东方的门,从这里进来了封建统治思想。如彼得大帝时代把政府官员分成十四个等级,便是受了中国九品中正制的影响;另一扇是西方的门,从这道门进来了基督教和近代资本主义思潮。到了十九世纪,东西方两种思想体系在俄国发生了剧烈的冲突,于是出现了两种政治态度:一种要维持旧传统,叫斯拉夫派;一种要学习西方,走英法等国的道路,叫西欧派。托尔斯泰是个思想家,他生活在这样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第一节 概述一、比较清楚地了解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主流——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脉络,并注意文学发展同俄国人民解放运动发展进程之间的密切联系。二、发展脉络。1.十八世纪末冯维辛(重要作品是《旅长)、《纨裤少年》)和拉季舍夫(重要作品是《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做了准备。2.十九世纪最初四十年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形成期,这一阶段克雷洛夫的寓言,格利鲍耶陀夫(喜剧《聪明误》)对批判现实文学的发展有积极作用,而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的创作确立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即“自然派”文学)在俄国文学中的主导地位。在这一时期活动的革命民主主义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对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课本第98页的《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一节,第一目是《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其中说,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日甚一日,并重点讲述了俄国的扩张。俄国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开始工业革命的(课本第67页),而课文所述事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19世纪中期(即工业革命开始)之前。“在北方,从瑞典手中夺得芬兰”,发生在19世纪初;“在西方,攫取了波兰大部分地区和罗马尼亚部分地区”,这是在19世纪早期的维也纳会议上确定的;“在南方,相继侵占了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许多地区……并割占了伊朗的外高加索地区”,发生在19世纪…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基于对世界历史的分析和判断,不断调整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先后两次引导中国从世界体系撤离。第一次以新中国的成立为标志,中国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脱离出来,加入到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第二次从1950年代后期开始,以中苏论战为开端,中国又逐渐脱离世界社会主义阵营。1960年代末、70年代初,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国际战略,打开封闭的国门,中国逐渐重返世界舞台。上述两次对外战略调整都深刻地影响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进而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日本海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在发达国家市场范围内,由于贸易磨擦的激化,日本开始向当地生产转换.以原有的输出扩大战略为导向,发展成为输出和当地生产相结合的战略.而且,当地生产的产地从亚洲转向环太平洋地区,并把欧洲也纳人到其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日本企业的全球化政策是围绕着战略、组织、活动三位一体的政策展开的.因此,分析日本企业政策问题,也必须是围绕这个方面进行的.一、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1984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突破了100亿美元.1985年,由于罗马广场会议和美国采取的美元的贬值政策,加剧了日元升值,因此,日本企业开始受到了日元升值的压力和冲击.1986年,对外直接投资比1985年增长了1.83倍.1988年,日元汇率达到1美元兑换120日元,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扩大到470亿美元,随之其对外直接投资继续加速.1.海外生产的比率上升1988年,通过对日本企业在海外子公司具有3个以上的国际企业调查,并征询日本国际企业的意见,根据调查结果,日本的海外生产活动进人90年代更加活跃化.通过调查的176个公司中,海外生产比率,1985年为7%,1988年扩大到10%,1995年预计可扩大到20%.在日本的代表企业中,生产比值不断在海外扩大生产的转移到海外工厂生产的有50%以上.另外,海外生产比率超过30%的跨国公司,1985  相似文献   

18.
在俄国历史上,哥萨克人英勇善战,在多次战争中奋力抵御外来侵略者,是国家领土的保卫者;哥萨克人是具有冒险天赋的领土开拓者,为俄国新土地的开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哥萨克人敢于为自由向强权发起挑战,是俄国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的主力军。此外,哥萨克军团在对外领土扩张的过程中也曾给所占领领土上的居民带来过毁灭性的灾难,所以他们还扮演了侵略者的角色。文章试从开拓者、保卫者、起义者、侵略者四个方面对哥萨克扮演的历史角色进行分析,以期对哥萨克的历史作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这里的三次较量是指1950年至1953年的抗美援朝,1958年的炮轰金门,1961年至1973年对印度支那人民进行抗美救国战争的支援。第一次较量是直接与美国军队交手,它迫使美国第一次在一个不是以它的胜利告终的停战协定上签了字,使美国踏上了由盛转衰的起点。第二次较量炸的是国民党驻金门部队,但打的却是美国霸权主义,它极大地挫败了美国制造“一中一台”的阴谋。第三次较量主要是与美国军队间接交手,它耗尽了美国在二战中积累起来的霸权主义能量,迫使美国从1973年开始变打两个半战争的战略为重点保卫西欧、中东和日本,实…  相似文献   

20.
83教材第103页写道:“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这里使用“开始”一词,值得商榷,因为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卡特政府即调整了对外战略,加强了对苏的强硬态度。这涉及如何评价卡特政府的对苏政策。84教材第103页在叙述80年代中期苏联对外政策变化时写道:“苏联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采取了从阿富汗撤军、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等措施,并放弃了70年代扩张所得。”这里所写“放弃了70年代扩张所得”指的是什么?是放弃从对中国的扩张所得?前面没有提及。是指从出兵阿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