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物联网的发展最终将使人类社会、信息空间和物理世界(人-机-物)融为一个紧密的系统。论述了物联网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简述了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以及架构体系,提出了物联网的“NET+X”思维认识导向。  相似文献   

2.
物联网既是传感网,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实现了物与物的互联而被称作“物联网”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已经随着科技的发展悄悄地走进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物联网技术在楼宇智能化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物联网因其能实现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楼宇智能化实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链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在楼宇智能化技术中具备广阔的前景.本文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概况,在楼宇智能化系统中的发展和未来,分析了目前存在且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贾瀛 《华章》2011,(30)
众所周知20世纪以来的互联网技术带动了信息技术的第二次革命,那么21世纪的物联网技术将会掀起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的延伸,也不是下一代互联网,它是以“物”的特性为基础的,通过大量的统计学应用和经验的总结并将结果作用于“物”,从而为人类服务的网络.物联网数据来自于物,作用于物,服务于人,是真实的可靠的有意义的,使人过上更加科学、绿色(节能)、适用的生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食物,食品原材料来源于农业生产,为了保证人类食品的绿色、安全,为了让农业工作者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快速了解到农产品生长的各项指标以及跟踪农产品从种植到收获再到加工最后到消费者餐桌的各个环节,物联网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实现上述想法的可能,因此打造物联网技术下的现代化农业体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物联网因其能实现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智能建筑实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链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在智能建筑中具备广阔的前景。介绍物联网技术的概况,在智能建筑系统中的发展和未来。  相似文献   

6.
物联网是什么?物联网不是互联网、传感网、产品电子代码,也不单纯是一种技术应用。物联网将"互联网"和"物"连接在一起,就意味着把破坏性创新引进到当今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世界。与互联网不同,物联网是物、网络、语义等视角的综合而形成的集网络、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技术融合系统。在物联网语境中,物联网技术像人一样形成了人为的自主特征。物联网意味着一种潜在的技术异化的环境:个人隐私以多种方式受到威胁。而现有对隐私的制度规约存在诸多的不完备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已经成为第三次信息技术浪潮,远期发展将会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的信息交换.当前物联网同步体系研究成果较少,本文提出一种面向物联网的同步体系架构,提高物联网的适应性,并提出同步算法,与传统算法比较,发现随着同步分辨率值的减少,同步算法精确度越高,同步算法的计算量越明显降低,计算负荷小.  相似文献   

8.
“智慧体育”指的是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定位导航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即时通讯等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以感知化、物联化和智能化之手段,构建体育系统感知、管理协同和服务一致的体育发展新范式。“智慧体育”能够接入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体育场馆以及体育设施建设等各类需求,能够在智能化响应与智能化决策的过程中,实现体育智慧化。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物联网产生的智慧校园与互联网时代的数字校园既有联系,也有差别.数字校园是智慧校园的基础,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延伸,两者都是信息化的产物.数字校园是基于互联网上人的信息交流互动,而智慧校园则是建立在物联网上,除了人与人之外、还更多的是人与物、物与物间智能化的信息的交流互动,与数字校固有着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传感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及其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基于物联网的学习环境是一个高度整合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整合了物理的、社会的、信息的和技术的多个环境维度.境脉感知对于基于物联网的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对物联网及物联网支持的学习环境、境脉与境脉感知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探讨基于物联网的学习环境下境脉感知的构成与作用机制,文章认为基于物联网的学习环境下境脉感知包括知识境脉感知、社会境脉感知、技术境脉感知与物化境脉感知四个构成部分,其作用机制包括境脉建模、境脉信息获取、境脉信息处理以及学习服务提供四个基本阶段.  相似文献   

11.
物联网改变生活近年来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从身边的智能穿戴到我们所居住的房子以及其中的家具都与物联网有关。物联网技术就是基于事物嵌入一个智能芯片,同时借助于无线网络技术,人们就能随时随地与物交流,或是物与物交流。物联网的用途广泛,目前可用于交通运输、教育、智能家居、环境监控防护、工业流程、医疗检验等,可以说任何领域都离不开物联网。物联网目前正处在一种高速发展的时期,对于物联网今后的发展,文章侧重阐述5G时代RFID对于校园物联网的应用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物联网的出现打破了物理设施和数据管理之间相互独立的传统思维,为实验室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在物联网相关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基础上,分析物联网背景下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可改进和优化之处;讨论计算机实验中心实施设备管理和教学管理的新思路和方法;设计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管理硬件支撑平台和软件系统结构;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有利于加快实现高等学校计算机实验中心的智能管理、配置优化和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而现代许多校园管理系统种类较多且管理混乱,各部门管理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存在协调性差、智能化低、使用不便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可以设计基于网联网技术构建的智慧校园系统方案,智慧校园通过加入物联网技术升级改造原有数字化校园平台,将校园管理系统集合为一体,系统使用简单规范、各系统间协调性好、智能化程度高,对师生的校园生活提供了优秀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物联网的发展是信息领域研究的热点,射频识别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该技术对物联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前提下,探讨基于RFID的物联网架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首先说明物联网和RFID的定义,分析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从而讨论RFID系统模型、物联网中RFID识别的基本架构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朱倩 《教育技术导刊》2020,19(4):208-210
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在普通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校园体系建设为载体,阐释物联网相关技术,分析智慧校园建设中物联网技术应用组成部分及作用,同时对智慧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展望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革命,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目前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物联网技术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必将带来产业的升级换代,必将给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乃至伦理道德带来巨大的冲击。我们必须超越技术层面的研究,超前预见物联网发展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因此,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必须介入物联网的研究,尽快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探讨物联网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及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并寻求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液氯钢瓶管理技术,它采用电子标签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等,实现了液氯钢瓶安全检查、档案管理和流转管理,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生产系数,提升了钢瓶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物联网技术及其在社会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被预言为继互联网之后全球信息产业的又一次科技与经济浪潮,受到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重视。首先阐述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其关键技术;然后着重研究设计了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包括智能公交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医疗系统等;最后对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趋势做了做了长远展望。  相似文献   

19.
学生考勤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存在效率低、管理成本高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关键技术的智能考勤系统,运用了RFID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数据库技术等,阐述了系统的结构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