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语文高考试题有三份卷子考查了"串词"。有就节目间的"串联";有对新闻条目间的"串联";有对天气预报各条信息间的"串联"。由于考生对"串联"的目的、作用缺乏足够认识,造成失分。一、串词的作用串词是节目主持人在主持报道的条与条之间"说"的话。它的作用有三:一是衔接作用由于每个节目具有相对独立性,相互之间关联性不大,这对于线性编排的节目来说,很难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此需要一些承上启下的"语句"把一个一个节目、一条一条信息串接起来,使单个节目、单条信息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组合。  相似文献   

2.
一、物为线索物为线索,就是以某一具体事物作为叙述的线索,串联文章内容,安排文章结构。有时是串联几个不连贯的生活片断,表达一个主旨;有时含有寓意,作为象征之"物"出现在文章中;有时是从这个"物"引出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3.
本节课是用"问题—数据—分析"串联起来的,每一个结论的获得都伴随着学生自己的思考,学生不仅体会到平均数的深刻含义,还体会到数据的价值。本节课的载体是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淀下了数据分析的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4.
鲁智娟 《学子》2015,(6):42-43
"串联"是物理电学方面的一个名词,是指一种连接电路元件的基本方式,将电路元件逐个顺次首尾相连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串联电路元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牵制、相互影响。苏教版语文教材,在编排方法上,每册教材的字、词、句、段、篇的编排都是循序渐进,内容上是息息相关的。而每册教材的每个单元也是各成一个主题,每个单元的每篇课文也互相关联,这就像顺次连接的串联电路一样,一个个电路元件逐个顺次相连接,语文知识的难度和深度螺旋上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系统论"思想考察和研究多目标决策问题.认为多指标评价是由"评价准则"多元要素构成的一个概念系统,系统具有串联结构特性,因而建立了以效用为统一尺度的综合评判数学模型.文中给出了模型和应用示例,并对若干问题做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6.
"学历案"是近些年提出的教育领域内的新概念。部分学校在崔允漷教授理念的指导下对"学历案"的设计和运用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评价任务是"学历案"独有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串联"学历案"其他内容的桥梁和纽带,同时评价任务的设计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研究者针对评价任务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7.
"问题串"就是将或并列或递进的小问题串联起来,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将知识点串联起来,让学生自我突破,获取新知。那么,如何才能使"问题串"激发学生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呢?本文以初中物理为载体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串联法教学就是把几个知识点通过一条线将其"有效串联"起来,进行专题分析、教学求证和过程反思,由于这些知识点的引出有一定联系,学生的理解和感悟也会更透彻.本文力图通过设置"问题串"、"任务串",在教学内容的有效串联上进行探索与思考,从而建构起清晰、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9.
正电热器的多挡切换问题一直是中考的热点,一方面它考查了学生电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生活·物理·社会"的新课标理念.笔者就电热器多挡切换的几种情况,结合几组典型例题,作些粗浅探讨,不足之处还望批评指正。一、"加热"、"保温"两挡切换1.串联保温,单独加热即两个电阻串联接在220V家庭电路时保温,单独一个电阻接在同样电路时加热。例题.(09江苏省统考)下表为一台电烤箱的铭牌,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1所示,R_1和R_2均为电热丝。  相似文献   

10.
例1 图片1"是一位同学在连接使用滑动变阻器能够控制小灯泡亮度"的实物图,"他错在哪里"?教参里给出的"参考答案"是:"错误是将变阻器作为一个不变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中".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设计了一个"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2.
<正>在"欧姆定律"的学习中,一些往往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中滑动变阻器的移动问题和实验过程中出现电压表的示数不能调节到保持不变等问题上难以理解,究其原因,是没有总结解这类题型的方法,若能够巧用串联电路分压原理,就能方便快捷地解决上述问题。一、串联电路分压原理的内容和推导(1)内容:如图1所示,电阻R_1、和R_2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_1两端的电压为U_1,R_2两端的电压为U_2,则U_1/U_2=R_1/R_2。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和教育是一个东西,是生活便是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建立联系,使数学课堂教学从独立的"点"与生活"串联"成一条条线、一个  相似文献   

14.
金立梅 《考试周刊》2015,(1):134-135
"细节决定成败"。这是每位教师都非常熟悉的一句话,课堂教学通常是由一个个细节串联而成的。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来说,关注教学细节研究,是对课堂实践的一种更完美的追求。关注细节,教师就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实践新课标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捕捉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每一个细节,忽视对这些最细微环节的处理,会导致出现种种问题,课堂教学因此而不完美。  相似文献   

15.
编撰教科书时,编审一般会把内容繁多、结构庞杂的知识拆分成一个个知识点。教学时,倘若教师只是"照单下菜",一是会让学生学得乏味,二是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三是会造成学生学习行为的机械化。改善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是串联起知识与教学的主线。  相似文献   

16.
作为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深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挑战性任务"贯穿始终,将目标、情境、问题、活动和评价串联成一个闭环.因此,挑战性任务的创建、推进及完成要结合上述几个方面综合考量,最终促进学生深度参与、深度认知、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弹簧问题是考试中的重点内容,求解此类问题需要从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入手,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找位移关系,由力学规律得出弹簧串并联后的等效劲度系数,拓展到多个弹簧的随意联接,并加入力矩平衡的内容。一、弹簧"串联"与"并联"问题1:已知弹簧A的劲度系数为k1,弹簧B的劲度系数为k2,如果把两弹簧相串使用,在弹簧末端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求弹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军神》(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笔者始终抓住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展开: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之所以选择这个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几点思考:从文本内容看,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主要写了刘伯承身负重伤仍镇定求医、术前拒绝使用麻醉药、术中一声不吭、术后清楚地说出刀数这几个场景。每个场景都是为了表现刘伯承的"军神"形象。从这一问题出发,就能巧妙地串联起文本内容,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知识树"是一个层级式知识图,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建立的所有相关知识间的因果关系或从属关系的知识框架。语文教学中引入"知识树"的内容,能够抓住主线串联起所有文本,为语文"大单元"教学和文本探索开辟出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逻辑推理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体现.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如何高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展其数学思维成为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很多老师对此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问题是思维的钥匙,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串",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串联起来,极大地优化学生的思维培养,提升学生的思维本领.笔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