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齐朝廷曾下过命令:在考试时对成绩滥劣者要罚喝墨水。喝多少,按滥劣的程度决定。梁武帝时规定:差谬者罚饮墨水一斗。《隋书·仪礼志》里也规定:士人应试时,凡书迹滥劣的要罚饮墨水一升;甚至当秀才、孝廉等在会  相似文献   

2.
北齐朝廷曾下过命令:在考试时对"成绩滥劣者"要罚喝墨水。喝多少,由滥劣的程度决定。梁武帝时规定:"差谬者罚饮墨水一斗。"《隋书·仪礼志》里也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常把有学问的读书人喻为“喝的墨水多”,以表示其学识渊博。其实,在我国古代还确有喝墨水的事。早在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北齐朝廷就曾下过一首命令:对考试“成绩滥劣者”要罚喝墨水。至  相似文献   

4.
北齐朝廷曾下过命令:在考试时对"成绩滥劣者"要罚喝墨水。喝多少,按滥劣的程度决定。梁武帝时规定"差谬者罚饮墨水一斗"。《隋书·仪礼志》里也规定:士人应试时,凡书迹滥劣的要罚饮墨水一升;甚至当秀才、孝廉等在会试时,监考官发现有"文理孟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用“喝墨水”来比喻读书人。如果某人没有学问,就说他没有“喝过墨水”,或者说他“胸无点墨”。南北朝时候的北齐,曾下过一道命令:在考试中,对成绩滥劣者一律罚喝墨水。这一规定沿袭了好几代。梁武帝时,有“差谬者饮墨斗”的规定。《隋书·仪礼志》里,也有罚饮墨水一升的规定。就是在会试的时候,如果监考官发现考生作文有文理不清楚的,也要处罚喝墨水一升。这些荒唐的做法虽然早已不存在了,但“喝墨水”一词却延续了下来,作为语法修辞中的一种借代,用来比喻一个人有学问,或借此指代读书人,它原有的惩罚意味已荡然无存了。“喝墨水”的…  相似文献   

6.
闲读报刊杂志,见一篇题为《多喝墨水增内存》的文章。其中有这样四句话:A.古人讲的是“学而优则仕”,他们所信奉的是“卷卷诗书页页帆,墨水可渡宦海船”。B.哎呀,这可不行。我怎么能写出这样好的文章呢?我喝这点墨水您还不知道吗?C.喂,你怎么能派他去呢?那小子除了煽头盖脑的还会啥?他喝的那几滴墨水你也不是不知道。D.那个叫刘子民的人走了过来。从他的举止和气度上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个喝墨水的人。摘录的这四句话,都用到了“墨水”、“喝墨水”或“喝……墨水”等词语。它们在句中分别可代指“学识、才能”、“(自谦没有…  相似文献   

7.
金色的童年     
<正>每当我看见讲台上的墨水时,我总会想起童年时做的傻事——喝墨水。让我们坐上"时光飞船",去寻找那快乐的童年吧!那天,我正在房间里做数学作业,可是有一题我怎么都想不明白,我抓耳挠腮,像一只焦急的小猴子。突然,我想起了妈妈以前说过的一句话:"聪明人有一肚子的墨水!"我恍然大悟,飞快地跑进书房,偷偷将一瓶墨水带进房间。我舔了一口墨水,一股怪味。我信心满满地继续写起了作业。"咦?怎么还是不会做呢?我知道了,肯定是喝得太少了!"我心想。我就立刻拿起刚刚没有喝的墨水,"咕噜咕噜"喝了几大口。  相似文献   

8.
喝墨水     
北齐朝廷曾下过一道命令:科举时,对成绩滥劣者要罚喝墨水。梁武帝更是将其量化:“差谬者,罚饮墨汁一斗。”  相似文献   

9.
喝墨水     
期末的时候,我很想自己能考好一些,就向爸爸请教:“怎样才能像您一样有学问呢?”当时爸爸正在看书,随口答道:“多喝点墨水呗。”“喝墨水?”我先吃了一惊,接着信以为真,怪不得前几天爷爷一次就扔了5个墨水瓶,爸爸喝墨水喝得真  相似文献   

10.
一只小小的墨水瓶,蓝色的墨水在阳光下闪耀(yào);我想它一定非常神秘(mì),每一滴墨水都是珍宝。 爸爸有一支小钢笔,喝墨水儿是它的嗜(shì)好;吐在方格纸上就变成  相似文献   

11.
喝墨水     
贾刚  王丽琼 《辅导员》2014,(11):11-11
一天晚饭后,我问在报社当编辑的爸爸:“爸爸,你说,我怎样才能变得像你一样聪明呢?”爸爸听了,随口说道:“你呀,胸无点墨,得多喝点墨水!”喝墨水?我不禁大吃一惊。可仔细一想,我猛然记起前两天爸爸一下子就扔了好几个空的墨水瓶呢!噢,原来爸爸是靠喝墨水才变得这么厉害呀!  相似文献   

12.
2月20日同学们,你们听过《喝墨水》的故事吗?陈毅爷爷小时候由于读书太入神了,竟然拿馅饼蘸墨水吃,而且还吃得津津有味,直到妈妈进屋发现他满嘴都是墨水而大声惊叫起来,他才察觉到。陈毅爷爷读书是多么痴迷啊!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寒假里,你们读了几本课外书呢?  相似文献   

13.
喝墨水     
看了这个题目,你可能会觉得可笑,这可是我童年时期所做过的一件趣事啊!那是我刚上一年级不久。一天中午,我正在写作业,表哥回来了。他进门就说:“东院的孩子,今年也考上大学了。”这时,姥姥就说:“那孩子像他爸,肚子里的墨水多……”一听这话,我心里就想:多喝墨水就能考上大学?那我前几天考试没考好,是不是就因为肚子里的墨水少?对,我也喝一瓶试试。吃完午饭后,家里人都午睡去了。我就偷偷地把表哥抽屉里的那瓶墨水拿出来,打开盖,先用鼻子闻一闻,一股说不出来的味,我再用舌头舔一舔,有点涩!怎么办?为了自己的学习,我只好捏着鼻子,嘴一张,头…  相似文献   

14.
喝墨水     
正一天晚饭后,我问在报社当编辑的爸爸:"爸爸,你说,我怎样才能变得像你一样聪明呢?"爸爸听了,随口说道:"你呀,胸无点墨,得多喝点墨水!"喝墨水?我不禁大吃一惊。可仔细一想,我猛然记起前两天爸爸一下子就扔了好几个空的  相似文献   

15.
对待孩子的错误,严肃认真地处理是一种方法,但有时采用幽默的方法同样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前苏联著名诗人米哈依尔·斯维特洛夫就是一位善以幽默的方法教育孩子的高手。有一天,诗人刚回家,就见一家人慌作一团,诗人母亲正 在打电话给医院请求急救。原来诗人的小儿子舒拉别出心裁地喝了半瓶墨水。诗人明白,孩子喝下的那种墨水不至于使人中毒,用不着惊慌,而这也正是教育舒拉的好时机。于是,他轻松地问:“你真的喝了墨水?”舒拉得意地坐在那里,伸出带墨水的舌头,做了个怪相。诗人一点儿不恼,从屋里拿出一叠吸墨水的纸来,对小儿子说:“现在没办…  相似文献   

16.
有只花脚蚊子,几天没有喝上人血,饿得头昏眼花。这天在书桌上发现一个装满墨水的瓶子,还以为是血浆呢,咕嘟嘟喝了个饱。这下连肠子都染黑了。  相似文献   

17.
对待孩子的错误,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是为人父母所常用的方法。但有时巧借幽默的方式,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前苏联著名诗人米哈伊尔·斯维特诺夫有一天发现小儿子舒拉别出心裁地喝了半瓶墨水,但心里明白墨水不至于使人中毒,故一点都不惊慌。他还意识到这正是教育儿子的最好时机,于是,诗人轻松地问儿子:“你真的喝了墨水?”儿子舒拉得意地坐在那里,伸出被墨水染黑的舌头,做了个怪相。诗人一点不恼,从里屋拿出一叠吸墨水的纸来,对小儿子说:“现在没办法了,你只有把这些吸墨水的纸使劲嚼碎吞下去吧!”由此,一场虚惊就这样被诗人的一句幽默的话语冲淡。而舒拉原想以此成为家人的中心,结果未能如愿。此后,舒拉再也没有犯过类似出风头的错误。其实,孩子有时故意打破常规做出异常行为来表现自己,是希望引起他人的关注。此时,如果父母  相似文献   

18.
快乐的多多     
喝墨水一天,爸爸看见多多在喝墨水,样子非常狼狈,赶忙拦住他,问道:“多多,你为什么喝墨水?”多多:“我肚子里的学问太少了,同学们都说我没学问,喝点墨水就好了!”撕书放学回来,多多就直奔里屋。妈妈觉得很奇怪,就过去看。原来,多多在哪儿撕书呢。妈妈:“多多,你为什么要撕书啊?”多多:“我要写篇作文,可又无从下笔。老师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我把书全撕光了,没准儿就会有灵感。”买饼妈妈没做饭,让多多下楼去买两张鸡蛋饼。卖饼人:“小朋友,这饼用切成小块吗?”多多:“切吧。”卖饼人:“切成6块,还是3块?”多多:“切成3块吧,切…  相似文献   

19.
《科学启蒙》2011,(3):79-79
“啊!我的钢笔没有墨水了!谁能借我点墨水?”考试前,大家都在忙碌地准备着,小粗心的这一声大叫吓了大家一跳。  相似文献   

20.
谁的本领大     
这篇童话是以构思取胜。小作者从日常使用的笔和墨水的关系中,写出两者必须相辅相成.才能有所成就的道理。这一构思很巧妙,把笔和墨水两者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写得十分到位:笔离开墨水后无法发挥作用.而墨水脱离了笔也成了玻璃房里的看客,最后两者都意识到对方对自己的意义。小作者通过习作告诉人们,人与人之间都有一个互相依存、互相合作的关系,谁都不能骄傲,谁都不能只看到对方的缺点,这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彼此达到双赢。这也是本文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另外,习作中笔和墨水的对话较简练,也较精彩,为习作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