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求学业优异一直是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从1983年的《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到2001年《不使一个儿童落后》的教育议案(后简称议案),主要精神都是如何提高学生成绩,帮助学生达到高标准的要求。正如美国州际教育委员会(ECS)对美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所概括的:“在过去15年中进行的所有的教育改革中,没有任何比为学生制定具有挑战性的学术标准更为强有力和更具有持久性。”但现实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乐观。议案指出:大约有70%的城市4年级不能达到国家阅读考试基本的阅读水平。中学高年级学…  相似文献   

2.
从1983年《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发布开始,美国拉开了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序幕,20余年间,美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政策和实践不断推陈出新:从《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美国竞争力计划》;从加强核心课程教学、推行绩效评价体制,到开展择校运动、促进特许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3.
美国高中优秀科学教师标准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教育改革是近年来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89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制定的(2061计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就为全体高中生制定了科学、数学和技术方面所要达到的素养基准。1995年,由美国国家科学院制定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规定了所有学生都  相似文献   

4.
美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论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自美国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1983年发表了《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教育报告,全美国又掀起了新一轮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在改革中历史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加里福尼亚州在80年代中期提出一个新“历史一社会学科课程”,重新把历史课定为社会学科的核心课程,在全美教育界人士甚至美国公众中引起极大反响。布什总统时期,历史已定为全美学校的核心课程。克林顿总统时期,已被国会通过的《美国国家教育目标(2000)》也把历史定为核心课程。美国90年代以来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其宗旨是努力达到“美国国家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5.
在新西兰教育内容体系中,读写能力被置于至关重要的地位。近二十年来,新西兰的读写成绩在OECD国家进行的国际学生测试PISA)和国际阅读进步研究(PIRLS)考核中常常名列前茅。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教育教学专家经常慕名到那里求经取宝。他们骄人的阅读成绩离不开一个著名的阅读补救方案(ReadingRecovey)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美国21世纪最重要的教育改革法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NCLB),在其七年的实施过程中,通过“问责”、奖惩等制度,缩小了各族学生间的成绩差距,整体上提高了美国学生的阅读、数学、写作等学科成绩。同时,由于各州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法案操作的缺失,导致NCLB的目标难以同步达到,并在部分学校引发了“唯分数论”的苗头。  相似文献   

7.
王思锦 《科学课》2014,(5):14-15
1983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发布的研究报告《国家在危机中》掀起了一场科学教育改革。紧接着,1985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开展了“2061计划”,研究21世纪所有美国学生在科学教育中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陆续出版了两个重要文件:《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1990年)和《科学素养的基准》(1993年),阐述了科学的本质、科学的重要性,提出了首席科学家、科学教师、科学教育家、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和关心科学教育的公民都应该参与科学教育的思想,为制定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奠定了基础。1996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研制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问世,倡导学生应该以探究的方式进行科学学习。本文试图从一次美国之行中听到、看到的三个科学课例入手,比较和分析中美科学课教学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最早提出的,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行为能力的信念。它涉及的不是工作和行为技能本身,而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或行为的自信程度。例如,学生知道:努力学习,会提高数学成绩。在这里,“提高数学成绩”是“努力学习”这一行为的结果期望,而学生对自己努力学习(以达到提高数学成绩的结果期望)的能力的自信程度就是自我效能感的体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学生成绩的国际比较为衡量参与国的教育制度的效益提供一个外部的参考视角,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引发了一些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本文对当前影响范围较广的基础教育阶段国际性学生评价项目: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TIMSS)和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IRIS)进行了考察和比较,并对其评价结果及影响做了分析,以期为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两届美国政府(1997-2003)基础教育决策要点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3年,美国公布了《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报告颁布至今已经22年之久。很多研究认为美国公立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可以说,如何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历届民主党、共和党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主要着眼于美国(1997—2003)两届政府——克林顿政府和布什政府的基础教育决策,并做简要比较。  相似文献   

11.
美国2007—2012年教育战略规划基础教育目标:提高学生成绩,到2014年所有学生的阅读和数学达到相应的年级标准绩效指标1、2:提高学生阅读和语言艺术的成绩.到2012年92.4%的学生达到熟练水平;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到2012年91.9%的学生达到熟练水平。  相似文献   

12.
美国当前加强师资培养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丹 《教书育人》2006,(9):92-94
美国虽是一个经济大国,但对普通教育却重视不够,基础薄弱,致使中小学教育质量不断下降。早在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就发布了题为《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引起了美国朝野对当时教育状况的广泛关注,提高教育质量成为美国教育界的当务之急。而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1996年9月,美国未来与教育全国委员会发表了“头等大事:为美国的未来而教育”的报告。报告鲜明地指出“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成功的关键。”大量研究也表明,教师是帮助年轻人克服贫穷和缺乏父母指导的不良影响,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并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教师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具有附加性、累积性以及不可补偿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学生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良好的阅读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对学生创造性和个人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针对小学生的阅读素养,国际上比较普遍的评价标准是PIRLS,它是全球背景下基础教育质量多元评价的一种重要实践。PIRLS提供了一个国际视野,从外部对美国的基础教育体系进行评估,检验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绩,促进美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质量的提高。美国阅读教学中的进步带给我国小学教育重要的启示:改进阅读评价标准;推广阅读活动;建立分层次阅读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教书育人》2005,(12):61-61
1.推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1988年教育改革法》规定,全国统一课程不是按照学年而是按照基本学段(key stages)进行的。每个学段都有各科目的成绩目标,相应地,每个学段结束时对学生在成绩目标上的表现进行全国统一的成绩评定和报告。  相似文献   

15.
PISA知多少     
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结果公布(见2013年12月4日新华网报道),上海又一次甲冠天下,在数学素养、阅读素养和科学素养三个主要评估项目中蝉联冠军。在此次PISA测试中,上海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为613分,阅读素养平均成绩为570分,科学素养平均成绩为580分,均在65个国家(地区)中位居第一,并且,较2009年的成绩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中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实施普通高中学校优质特色建设提升工程,全面提高现代化水平……”“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中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1在关于“课程目标”的论述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国家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小学数学教育总体目标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8.
自1983年里根政府发表《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的必要性》报告以来,美国已将优化中小学课程,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作为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缩小班级规模(Class Size Reduction)是近年来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9.
学生成绩差距背后的原因 近日,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发布一份最新分析报告——《学校比较:有与没有》(Schoolcomparison:The haves and the have nots)。2013年12月OECD公布的PISA2012测评结果报告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高绩效国家通常将资源更公平地在社会经济优越与处境不利学校之间进行分配。该报告通过对澳大利亚参与“国际阅读素养研究”(PIRLS)以及“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TIMSS)的成绩数据进行分析,旨在证明澳大利亚是否符合高绩效国家的一般趋势。  相似文献   

20.
国家是否统一制定课程标准是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的教育政策一直是分权制,但其政府为应对国内政治、经济和教育发展问题,对十个基础教育领先(在TIMSS测验中的成绩靠前)的国家进行了调研,目的是借鉴国际经验以促进本国教育管理体制的有效改进。调查所形成的《关于国家课程标准的国际经验》报告显示,在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的国家中,其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是灵活的,并不像美国人普遍认为的那样——统一课程标准就意味着中央集权。这无疑会对美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