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宏林 《班主任》2010,(4):46-47
一次,有个学生上课用手机被老师没收了。我想,如果就事论事只批评这个学生,其他带手机的学生可能庆幸自己没被发现;没带手机的学生则会认为此事与己无关,漠然视之。怎样才能让每个人都受到教育?怎样才能解决使用手机这一教育难题?最终,我采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处理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的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拥有手机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了。出于不影响学生学习的考虑,很多中小学校有规定,学生不允许带手机到校。一方面,是学生抱怨学校规定的死板,另一方面,是学校抱怨学生的不守纪。因而,因手机而引发的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对抗并不少见,新闻也屡屡报道学校突击检查没收甚至砸毁学生手机的现象。手机遭遇校规,您对这样的矛盾是怎么看待的?在自己的工作中又是怎么处理这一矛盾的?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师一般采取没收学生手机的办法来加强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管理,这引发了很多问题。认为学生在校园内携带和使用手机不具有正当性;学校没收学生手机没有违反民法和教育法律,没有侵犯学生的通讯自由权;学校没收的学生手机属于临时占有,没有最终处置权。建议学校制定学生手机管理规定,与家长签订手机管理协议;教师以身作则,不在学生面前使用手机;学校没收学生手机后,应当着学生面将手机封存,避免学生个人信息的泄露,并妥善保管,及时返还。  相似文献   

4.
学校明确规定学生不得带手机来校,否则一律没收,并作为一次重大违纪处理。尽管学校一再强调此事,可是有部分同学还是“顶风作案”。看来,能让学生理解“不许带手机进校园”这一规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5.
批评是一种正面教育,是抑制和纠正学生不良思想行为的一种必要的和有效的手段。批评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改正缺点,控制不良心理行为。而被批评学生的认识缺点的过程就是自我批评的过程,只有当教师的批评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批评时,才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并吸取教训,克服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那么,怎样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批评教育呢?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实践,我认为应注意以下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在纸上写出自己的优缺点,很多学生只写了自己的缺点而没有写优点。"老师,我想不出来自己有什么优点。""每个人都会有优点的,大家好好想想,也可以跟同桌讨论讨论自己有哪些优缺点。""以前我也觉得我有很多的优点,可我总是被父母批评,在他们眼中我是没有优点的。"  相似文献   

7.
表扬和批评是教师常用的两种教育教学手段,正确运用表扬和批评,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改正缺点和不足,但要记住:我们的学生天真活泼,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他们渴望得到认可和赞许,所以我们要敞开表扬的口袋,捂紧批评的口袋.但是,要使批评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并非易事,我们的教师应认真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朱波 《甘肃教育》2021,(4):17-17
长期以来,围绕“中小学生该不该带手机入校园”的争议持续不断,而一些学校尝试用没收或销毁方式力禁学生携带手机的做法,也在饱受舆论质疑中时有发生。由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发文作出“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的规定,显然是对该争议性话题的一锤定音,不失为对“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其积极意义值得肯定与期待。  相似文献   

9.
近来,许多学生来咨询怎样管好自己,不被手机干扰,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小A在数学课上玩手机,被老师发现了,老师提醒他两次,可是小A还是继续玩着,老师见小A不收敛,愤怒之下没收了小A的手机.下课了,小A将老师拦在教室门口索要手机,矛盾进一步激化......像这类由手机引发的问题,在学校不是少数,可以说每位教师都遇到过.面对这类问题,有的教师没收手机然后过一段时间还给学生,但学生依然再犯,有的教师生气、郁闷,但苦无良策,索性放任不管,有的父母恨铁不成钢、咬牙切齿,威胁、恐吓但收效甚微,而学生自己也很苦恼,难以自拔,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有效管理手机呢?我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在江苏省内率先将"朋辈辅导"概念引入德育活动和心理辅导工作,开展多种类型的朋辈辅导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2008年开始,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心理节活动。今年的5月10日,学校举办了第十一届"朋辈携手共赢成长"心理节活动。朋辈辅导员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学校高一国际班部分学生在学校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现象比较严重,任课教师反映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用手机看小说、联网打游戏。班主任非常焦急,在批评教育的同时也向家长通报了这一情况,引起多数家长的共鸣。于是该班家委会制订了一条新"班规":(1)对于我行我素将手机带来学校的学生,无论任何理由,只要被老师发现,无论在使用手机做什么,第一次由老师没收并请家长来学校认领。(2)对于屡教不改将手机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是为建立、巩固和发展班集体而设立的专职教师,应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工作.学生在成长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班主任在工作中,是经常要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班主任批评学生是为了指出学生的缺点、错误,以便促使其更好地学习.要使学生能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使批评教育能取得最佳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除了要坚持批评原则以维护批评的严肃性外,还必须十分重视批评的方法、讲究批评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
何忠 《甘肃教育》2014,(22):41-41
正在管理学生中,成功的批评往往使学生心悦诚服,愉快地改正自己的错误。而粗暴的批评往往是学生厌烦或自尊心受到伤害,不但达不到批评的目的,反而会使师生关系恶化,从而破坏师生之间的良好感情。批评前教师要备好"批评课"。恰当地选择批评的方式、方法和场合,讲究批评艺术,注意批评的语言。一、备好"批评课"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这样的缺点或者那样的过错。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不要急着雷鸣电闪,不能仅凭表面现象和片面之词枉下结论,而是要调查了解问题的性质、弄清  相似文献   

14.
在许多学校,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在课堂、办公室、楼道中,老师厉声斥责,被批评的学生灰溜溜地低着头。尤其是班主任,和学生朝夕相处,恨钱不成钢.上演的批评场面就更多了。说实在的,我们谁也不是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人会在对生活的体验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陈耀清 《现代教学》2014,(5X):68-69
<正>班主任没收学生手机,不仅是希望通过惩罚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当下的期末复习中去,更主要的是希望学生能更加自主、自觉地管理自己的行为。该案例"手机"现象的背后,隐藏着诸多教育问题,值得我们探究和思考。一、实施个别化教育,化被动为主动小张玩手机不算大问题,大问题是手机被没收后,回家情绪低落,影响了学习。如何指导小张,就需要班主任耐心细致的工作。首先要找出小张情绪低落的原因,充分了解小张的个性心理,以恰当  相似文献   

16.
杨立志 《班主任》2010,(4):44-45
在寄宿制学校,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已成为普遍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不少学校想出很多办法,如在学生宿舍不安装插座,让学生无法充电;加强巡查,一旦发现学生使用手机,立即没收;向家长反复强调,不要给孩子买手机……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手机进校园,越控制越失效,学生带手机现象仍很普遍。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正本期讨论的案例我们学校不允许学生上学带手机,因为不少学生在课堂上用手机玩游戏、发短信,甚至在考试时用来作弊。当我将他们的手机没收后,学生就以各种理由索要。我知道我没有权力没收手机,所以,只好交还给他们的家长,但很快手机又会转到学生的手中,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很着急,该怎么办呢?(山东贾斌提供)  相似文献   

18.
咨询机构人性化 学生有了心理问题,需要心理咨询时,往往都不愿意被别人知道.他们需要的是找一个信得过的人或安静的地方,宣泄自己的心理压力、缓解自己的心理矛盾.而我们许多学校在设立心理咨询机构的时候却忽视了学生的这些需求,有些学校用分管德育的老师来担当心理咨询员的工作,有些学校把心理咨询室设在学校办公区.  相似文献   

19.
后进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或缺点,总会直接或简接地影响着班风建设。一些班主任对待这些学生,少不了训斥,一次两次三次的训斥,这些学生就会觉得老师不喜欢自己,看不起自己,于是就厌学、怕学,甚至逃学,有些最后离开学校,不读书了。怎样对待这些学生?我的做法是: 一、不要只看缺点。要肯定他们身上的每个优点。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后进生身上的点滴优点,往往被他们身上突出的缺点掩盖,容易被忽视。一次外  相似文献   

20.
批评是班级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否定评价.批评可以维护学校的纪律和规章制度,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批评常常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痛苦和羞愧,从而起到教育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