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NA解旋酶是参与RNA代谢的最大的蛋白质家族,通过翻译和前体RNA剪接等各种过程来稳定细胞内环境。这些蛋白质还与一些疾病有关,如癌症和病毒性疾病。自噬是一种自我消化和保护细胞的运输过程,通过降解多余的细胞器和细胞垃圾来稳定内部环境或维持细胞的基本生存,与人类疾病有关。与自噬相似,RNA解旋酶在维持细胞内稳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多种疾病相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RNA解旋酶与自噬密切相关,参与调节自噬或作为自噬与其他细胞活动之间的桥梁,广泛影响了一些病理生理过程。本文总结了最新的研究,以了解RNA解旋酶调节自噬的机制以及这些机制与疾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基因"是高中生物教学中常用到的基本概念之一。高三学生对基因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定义层面,对基因的结构、本质和转录等知识常存有疑惑。由一道备考试题入手,对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mRNA结构及RNA的剪接方式做一些简单的拓展,加深学生对"基因"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教学》2012,(12):78
据2012年6月13日《新民晚报》以及6月24日《科技日报》报道,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科学家揭示了一种由小RNA调控纤毛发生的机制,研究成果于6月10日在《自然·细胞生物学》在线发表。纤毛病是细胞纤毛结构发生功能障碍所导致的疾病,其临床表现有多囊肾、进行性失明和耳聋、智障、内脏倒位、多指,以及肥胖、糖尿病等。研究纤毛发生的调控机制有助于认识纤毛病的发病机理。上海科学家发现,一种叫做miR-129-3p的小RNA能  相似文献   

4.
核糖体是细胞生长所需的蛋白质合成的动力工厂,每一个核糖体的大小为4兆而顿,有18S、5.8S、28S和5S四种RNA及80S等蛋白质组成,细胞中约有50%的RNA是核糖体RNA,这些RNA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形成数百万的核糖体,因此,核糖体RNA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一直是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调控研究的热点,细胞通过进化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配合RNA聚合酶共同完成的核糖体RNA转录调控机制。本文从核糖体RNA基因结构出发,就染色质重塑、组蛋白乙酰化及细胞周期三个方面探讨核糖体RNA转录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5.
核糖体是细胞生长所需的蛋白质合成的动力工厂,每一个核糖体的大小为4兆而顿,有18S、5.8S、28S和5S四种RNA及80S等蛋白质组成,细胞中约有50%的RNA是核糖体RNA,这些RNA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形成数百万的核糖体,因此,核糖体RNA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一直是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调控研究的热点,细胞通过进化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配合RNA聚合酶共同完成的核糖体RNA转录调控机制。本文从核糖体RNA基因结构出发,就染色质重塑、组蛋白乙酰化及细胞周期三个方面探讨核糖体RNA转录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6.
关于RNA     
RNA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它不仅是细胞某些结构的组成成分,而且还可以作为酶,作为遗传物质,尤其是在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到RNA,特别是“基因的表达”一节中,有关RNA的分子结构、种类以及作用等,学生极易混淆。下面就RNA的有关内容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7.
1问题邱建卫[江苏省江阴市青阳中学(21440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和变异》P.69:"1965年,科学家在某种RNA病毒里发现了一种RNA复制酶,像DNA复制酶能对DNA进行复制一样,RNA复制酶能对RNA进行复制。"  相似文献   

8.
据生物通网2012年1月4日报道,一项由哈尔滨医科大学杨宝峰院士主导、由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阜外医院等1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的60多位专家科学家参与的国家973项目"心力衰竭与恶性心律失常的防治基础研究",近日圆满收官。研究成果已经陆续发表在《细胞》、《自然·医学》、《自然·遗传》、《循环》等国际权威期刊上。项目组抓住目前制约我国心脏病治疗水平的热点、难点和"瓶颈"问题,列出了国人心力衰竭易感基因和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9.
<正>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多次出现关于碱性染料对染色体或核酸着色的实验,而学生对"什么是碱性染料"碱性染料如何与被染色物质结合"很感兴趣。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教材中第一次出现有关"碱性染料"的内容是在《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节中,在"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使用甲基绿与吡罗红染色剂分别对DNA与RNA进行染色,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但此时未  相似文献   

10.
生命现象遗传信息的流向都遵循分子生物学中的“中心法则” ,即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由于绝大多数真核生物基因和某些原核生物基因是断裂基因 ,即在基因的DNA序列中插有一些无编码意义的片段 ,编码序列称为外显子 ,非编码序列称为内含子。由于基因中内含子的存在 ,基因在表达时 ,遗传信息在mRNA水平有一个剪接过程 ,即去掉内含子 ,将外显子连接起来 ,最终产生一个有功能的成熟mRNA分子。1990年 ,Hirata等在酵母液泡膜H+-ATPase的a亚基 (VMA1)中首次发现了蛋白质自剪接现象。蛋白质自剪接是前体蛋白中间的某些区域被切除 ,剩余部…  相似文献   

11.
<正>"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章第3节内容,本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认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理解DNA和RNA结构的差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控制中心等知识,克服对微观结构认识的困难,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本实验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即细胞核呈蓝绿色或绿色,细胞质呈红色。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通常情况下细胞核与细胞质均被染成红色。  相似文献   

12.
基因组是一个高度结构化的蛋白质—RNA基因机器,非编码区以基因演化和基因表达的组织者或调控分子的身份参与几乎所有的细胞活动。本文介绍了基因组中非编码区在基因演化以及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人教版)第3章《基因的本质》,讲到DNA分子复制的过程,第4章《基因的表达》讲到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最后总结出了"中心法则"。历经考验后的中心法则可表示为图1:其中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1DNA→DNA的复制过程;2DNA→RNA的转录过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分子与细胞"中"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这个实验在教材中描述的实验步骤比较复杂,不便于操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结果与理论也有较大的偏差。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实验材料和操作方法进  相似文献   

15.
非编码小分子RNA(miRNA)是一类内生的、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调控的RNA。研究表明,miRNA具有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个体发育等生物学功能,并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概述了miRNA的产生、生物学特性、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癌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其发生发展过程涉及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其中除了编码基因,还包括大量不同类型的非编码RNA,如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lnc RNA在人类癌症中的作用正在被深入研究,在NSCLC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最近,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发现了一个新的致癌lnc RNA:LINC00152(又被称为细胞骨架调节RNA)。LINC00152在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高表达,并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上调LINC00152表达已被证实在体外能促进NSCL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且在体内能促进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本文综述了LINC00152在NSCLC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关于RNA     
RNA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它不仅是细胞某些结构的组成成分,而且还可以作为酶,作为遗传物质,尤其是在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到RNA,特别是"基因的表达"一节中,有关RNA的分子结构、种类以及作用等,学生极易混淆.  相似文献   

18.
<正>1关于盐酸的水解作用1.1质疑李金安《分子与细胞》P.26"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方法步骤中有"水解"的提法,怎样跟学生讲教材中的"水解"两字呢?也就是说,这个步骤为什么要叫"水解"?  相似文献   

19.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遗传与进化》第4章"遗传密码的破译"一节中提到"尼伦伯格和马太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码,他们采用了蛋白质的体外合成技术,在每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种氨基酸,再加入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以及人工合成的RNA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结果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教学》2012,(7):72-73
据2012年2月4日《科技日报》报道,华中农大张启发院士课题组成功克隆了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基因pms3,它是水稻中第一个被发现并进行了功能研究的长链非编码RNA,不但可以直接应用于水稻"两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培育,促进作物杂种优势研究的发展,也为植物非编码 RNA 的功能研究打开了一扇窗。研究报告刊登于2012年1月31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据课题组成员介绍,光敏感雄性核不育水稻农垦58S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