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档案》2012,(11):59
<正>飞机上坐着一对父女,父亲三十左右,女儿六、七岁。空姐非常漂亮,父亲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女儿":看什么看,你觉得这样有意思吗?我妈一不在你怎么就这样?"父亲憋得脸通红":快吃东西,少废话,要不然以后  相似文献   

2.
很多诉说都是这样开始的:我父亲……一个眼看着父亲轻浮浪漫、不顾家庭的女儿,却无意中开启了终生恋慕艺术家的爱好,一个在家暴中长大的女儿,择偶  相似文献   

3.
媒体对艾滋病和乙肝的报道,不仅仅揭开了许多被捂住的盖子,也还给了艾滋病和乙肝患者应有的权利。平权路,任重而道远,包括高考权等更多的权利落实关于权利平等,先从我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说起。上世纪50年代读小学,一女教师偶然听说父亲的名字,即询问父亲的近况。回家后问父亲,他终于想起:"她是我读小学的同桌,校董的女儿!"父亲不是出身世家,而是底层移民子弟。那时尚未有社会屏蔽,谁也没有剥夺他进入这座城市的小学受教育的"权利",他是与校董的女儿坐在同一张桌子上。他  相似文献   

4.
大题小作     
两个父亲广东省广州市东风西路小学11岁的刘碧心不幸患上白血病,曾放弃理发师工作的碧心父亲刘任能重新操起剪刀,用技能有尊严地向社会筹集60万元治疗费。经媒体报道,2012年2月12日,广州160名理发师发起"让爱从头做起,十万人救碧心"全城义剪活动,得到市民鼎力支持。活动现场,一位因为得不到社会援助,100多天前被白血病夺去女儿的父亲,站在刘任能身旁  相似文献   

5.
父爱无声     
朱兰 《云南档案》2005,(6):41-41
十二岁的女儿今年小学毕业,留下一段从快乐童年走进花季少女的美好回忆。我将女儿的足迹整理装进了家庭档案盒,永久珍藏。看着这一盒盒档案,勾起我对父亲的无尽的思念……一年前,无情的病魔夺去了父亲的生命。怀着沉痛的心情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几个资料袋,打开一看,原来是父  相似文献   

6.
芳华绽放     
正2019年6月16日,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日子。父亲黄忠杰无力地躺在病床上面对准备返村的女儿黄文秀,他不安地劝说:"天气预报说晚上有暴雨,现在开车回村不安全,明早再回吧?""正因为有暴雨,更得赶回去,怕村里受灾……"黄文秀再次关切地叮嘱父亲"按时吃药",便启程回村。这是黄文秀留给父亲的最后一句话。深夜,黄文秀在微信工作群留下最后的信息:车窗上的雨刮高频地刮动,车灯下却看不清前行的路,只有滚滚洪水从眼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教育学家的罗家伦,曾任清华大学与南开大学校长,在众人眼里他是雷厉风行的革新派,而在女儿眼里他慈祥善良,是一位优秀的父亲。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梅贻琦是人尽皆知的人物,其实,还有一个罗家伦,和梅贻琦并驾齐驱。随着当前高等教育飞速发展中带来的诸多问题,很多人开始重新认识并发掘罗家伦的价值。罗久芳作为罗家伦的女儿,同时也是一位历史学家,长期在美国大学任职,20世纪70年代开始整理父亲译稿,不久前她推出了回忆录《我的父亲罗家伦》。她以亲身回忆为主线,用真挚的感情,客观地展现了罗家伦不平凡的一生:北  相似文献   

8.
大连一家都市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起案例: 大连普兰店市某镇村民李某到报社所在地法院状告报社,因为这家报纸的记者根据采访原告的女儿及原告妻子的陈述以及当地公安机关的起诉意见书等书面材料,以"数百居民声讨禽兽父亲"等题目报道了李某(化名)8年内对女儿性侵犯等问题,分别以<别让弱者的眼睛蒙尘><痛斥禽兽父亲>为标题连续报道.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收看电视情感节目时,总是期待冰释前嫌、亲人团聚,期待着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是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故事都能如人所愿。曾经拍过一期关于寻亲的节目:一位父亲在二十年前因为家庭生活困难,把一个女儿送人了。二十年来,他一直很想念女儿,总是隔三岔五地去女儿养父母的邻居那儿打听情况。这种状况因与养父母家的邻居失去联系  相似文献   

10.
任溶溶有两个:一个是真的,一个是假的,我都认识.先说假的一个,是我1946年秋在上海物资供应局与他做同事时相识的,那时他名为任根鎏,后改为任以奇.再说真的一个,她是任以奇的女儿,名叫任溶溶,小时候在任家天井里,我为她拍过照.像我这样真假任溶溶都认识的人,现在不多. 一 任溶溶(即任以奇,下同)是广东鹤山人,与胡蝶同乡.我是广东潮阳人,与郑小秋(和胡蝶同演《啼笑因缘》等影片的男主角)是同乡.任溶溶在广州读过岭南小学,我在香港读过岭南高中,因此我和任溶溶同是岭南校友.在物资供应局,我们两人常用"白话"(广东人对广州话的俗称)交谈,不顾同办公室的他人"识唔识听"(听得懂吗). 我和任溶溶做同事的时间不长.他因父亲年老,辞职去为父亲管理纸行.我常去找他聊天,聊得很投机.  相似文献   

11.
<正>我的父亲一辈子仅会写七个汉字:自己的姓名"游少鸿"和"劳动人民"。我的母亲稍好些,号称识汉字三百爪,会写汉字一百个,自己的姓名"徐银鸾"三个字写得外秀内惠,"贤妻良母""做好人、为人民服务"等字写得柔中带刚。父母的汉语文化程度极其低微,但平凡而曲折的生命历程犹如暖人心田的春晖,年年月月、岁岁春秋护佑我们成长,激励我们前行。一我的父亲和母亲均出生于江苏省建湖县。父亲8岁起就跟随祖父  相似文献   

12.
经周 《兰台内外》2013,(3):12-13
陈云,素有共和国"掌柜"之赞誉。令人想不到的是,"大掌柜"的一生积余只有不足两万元的稿费。作为父亲的陈云,是什么样的形象?日前,记者专访了陈云女儿陈伟华。在女儿眼里,陈云朴素、唯实,待子女严苛。全部精力替国家"理财"  相似文献   

13.
每期一书     
著作责任者:周弘出版者:广东科技出版社 周弘,作为一位父亲,以自己无限的父爱,帮助女儿走出了残疾的阴影,将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中国式的海伦·凯  相似文献   

14.
荷兰动画导演迈克尔·杜德维特执导的动画短片《父与女》讲述了父亲带着女儿两人各自骑单车来到湖边,父亲离去,从此,女儿总会骑着单车,到达父亲拜别的地方等待的故事。在这部8分钟的动画短片中,关于单车的镜头长达4分钟左右,由此可见,单车作为女儿和父亲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贯穿故事始终,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物品性道具功能、叙事性道具功能和象征意义三方面分析单车在短片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编者:本文作者的父亲何开元同志是云南省档案馆原现行档案管理处处长,省档案学会二、三届理事,兢兢业业从事档案工作三十年,1993年3月因病去世.尤为难得的是,何开元同志去世后,妻继夫志,子承父业,先是妻子赵惠贤调到省档案馆一处从事档案工作,后是女儿考入上海空军政治学院档案专业,一家二代三口都选择了别人视为"冷门"的档案事业,其中的情愫,又有几人能够体会?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0月13日,一位名叫高露的姑娘来到门头沟区档案馆,把一本名为《我的回忆——难忘的岁月》的书捐赠给区档案馆.她说:"这是我父亲的回忆录."笔者翻开书,两张照片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姑娘指着一张单人证件照说:"这就是我的父亲鲁鸣,原名谭潾,土生土长的斋堂人."接着又指着一张与毛主席合影的照片说:"这是我父亲1964年与领导人的合影,毛泽东身后的这个人就是我父亲."接着高露讲起了她父亲鲁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邓楠 《兰台内外》2014,(5):11-12
正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今天,我们深切缅怀这位历史伟人,在缅怀中前行,前行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近日,邓小平之女邓楠以她深情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女儿眼中的父亲,一个风起云涌中的改革者,一个以民族复兴为梦想的共产党员。信仰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父亲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很年轻时就确定了。他16岁时去法国,本来是想勤工俭学,但是他做工所得连糊口都困难,"工业救国""学点本事"的初衷变成了泡影。父亲回忆说,那时候小小年纪,在克鲁梭的钢铁厂拉红铁,做一个月的苦工,  相似文献   

18.
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艺术,存在着创作中协调艺术形象直接性和间接性之间关系的命题。笔者以纪录片《家在我心中》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为例,探索在艺术形象创作中人物形象直接性和间接性的一些美学规律。艺术形象的直接性往往有两个层次:生活的实(一般直接性)和艺术的实(特殊直接性)。以《家在我心中》为例,它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上海人家三个人物的成长过程:父亲丁尚彪、母亲陈欣欣和女儿丁琳,中心人物是父亲丁尚彪。《家在我心中》截取了丁尚彪人生的一个片断——在他已过而立之年,选择出国去日本挣钱,以供养唯一的女儿出国留学。人物形象的直接…  相似文献   

19.
李普先生的女儿李抗美在最近一期《随笔》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是《父亲是记者》。其中说到一件往事,提到了采访状态这个词,让人感到一种新鲜。1993年冬  相似文献   

20.
因为心疼所爱的男人,女人便选择了一种如水般的温柔,呵护她的男人. 他成为单身父亲的时候,女儿刚7岁.肿瘤医院送走了那个善良女人之后,女儿的小手抓了他一整天.从此,他开始娇惯女儿.女人说,"我也是因为他的那个样子喜欢上他的……那天,他带着女儿去春游,他牵着她的手并排走,很称职的一个慈父."他们的爱情是在那之后不久开始的."你知道吗?你做父亲的样子比做情人还要好,温厚极了.'"这是她对他说的第一句情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