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决策中的社会参与水平是衡量现代公共决策民主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公共决策参与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决策的社会认可度和合法性。因此,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应当从公共决策体制的转型、公共决策参与平台的扩大以及公众决策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培育等方面加以改革和完善,进一步提高我国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合法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正处于公共危机频发期,因此必须加强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危机决策是决定危机管理成败的关键,针对公共危机非常规决策的特点,应该从危机决策信息、中枢、咨询、监控系统的改进着手,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危机决策系统。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体制对政府的公共决策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换的发展时期.迫切需要政府建立起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相配套的宏观调控决策机制,加快深化行政决策体制改革的步伐。提高公共决策质量,推进公共决策的民主化、法制化和科学化;并通过正确的公共决策,为社会主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相似文献   

4.
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学方法运用于政治分析,把“经济人”假设拓展到政治领域。公共选择实质上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其主题是政府决策。公共选择理论对改革、完善我国行政决策体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公民网络问责对地方政府传统公共决策模式提出了挑战。地方政府处置失当极易引发公共决策困境,甚至导致公共安全事件。若干典型案例表明,公共决策困境中的公众网络参与逻辑如下:公民网络参与是公共决策合法性的重要来源;网络舆论失控是公共决策困境的重要原因;理性的公民网络参与有助于走出公共决策困境。为此,在网络信息时代,地方政府要走出公共决策困境,其对策思路如下:确立多元化民主参与理念、确保公共决策中公民充分而有效的参与、重建地方政府的网络舆论话语权和提升网络治理能力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频繁发生,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影响。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在互联网上的"感应器",通过它能够在第一时间感知各种突发性公共事件后社会影响的热度,从而影响党和政府的公共决策。突发性公共事件后网络舆论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可以归纳为六个环节,这些环节会对政府的公共决策起到多层面的影响。为优化突发性公共事件后政府公共决策路向,应该大力发展电子政务,为公众参与决策创造条件,创建透明政府,推动公共决策信息公开,提升官员素质,引导网络舆论正确方向,以便为党和政府在突发性公共事件后作出科学、合理的公共决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7.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是我国政治、经济改革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政府决策公平性和完备性的重要保证.公共选择理论从“经济人“假设前提出发,把政治决策看作是一个公共选择的过程,由于“政府失败“就需要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形成一个政民互动的合作网络.文章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公民参与的理论原因,阐述了我国公民参与的背景及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公民参与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8.
公共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公共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内涵以及两者的辩证关系人手,阐述了实现我国公共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路径选择,即转变公共决策观念;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健全公共决策体制;提高公共决策者素质.  相似文献   

9.
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决策问题的研究是从利益主体的行为及后果进行分析,这对我国公共决策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及重要的启示价值。五点启示:即我们要正视与肯定个人利益;要重视加强公民决策参与者机制的民主化;要约柬与限制政府与官员行为;要认识与治理利益集团与寻租腐败问题以及要加强决策规则与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0.
我国特殊利益集团日趋成型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对政府公共决策产生了巨大影响.基于公共利益的视角,从公共利益实现主体多元化、主体多样化和实现途径民主化的发展分析我国特殊利益集团形成的动因,我国特殊利益集团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及优化路经.  相似文献   

11.
公共决策是公共部门(政府)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中所做出的决策。传统的政府决策由行政权力所主导,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决策者的个人因素、决策环境、决策机制、决策目的等等,但并不以公共参与为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代公共决策的决策方式日益多元化,公共参与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多元主体参与这一新的趋势也要求行政权力角色的转变,一元决策模式不可避免地走向多元引导。  相似文献   

12.
政府审计日益关注公共管理问题,而公共管理的最重要环节是公共决策过程,在开展公共管理审计时,究竟能否涉及公共决策审计问题,已经成为衡量审计能否提升公共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元素和标准。本文以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治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开展公共决策审计的必要性、可能性,并沿着这个路径探讨了开展公共决策审计需要关注的系列问题,比如独立性保障问题、审计风险问题、审计质量保障问题等。  相似文献   

13.
公共财政论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理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是:公共需要是公 共财政的基石,公共支出是公共财政的关键;公共收入是公共财政的支柱;公共决策是公共财政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试论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制约因素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众参与公共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公众参与公共决策要受到公共决策体制、政治化、参与成本、参与渠道以及决策信息等因素的制约。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化解制约因素,扩大公众对公共决策的参与。  相似文献   

15.
当前乡镇公共物品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深化乡镇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研究对于消除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具有一定的意义。制约乡镇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的主要因素有乡镇的特殊环境、决策主体决策力不强、需求方参与缺位。因此完善乡镇公共物品供给决策需要改善乡镇决策环境、增强决策主体能力、动员需求方参与。  相似文献   

16.
温娜 《华章》2008,(19):41-42
最近几年,关于地方政府回应性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因为这关系到地方公民的满意度及政府行政效率的高低.该篇首先从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回应的内涵入手,分析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回应低效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如何提高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效率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公共决策是政府管理的核心与关键环节,公众政治参与公共决策有助于实现公共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以及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质量.新时期公共决策中公众政治参与面临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等机遇.我们要树立现代化决策观念,提高公共决策中公众政治参与水平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网络民意对公共决策不仅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如提升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可能性、增加普通民众直接干预公共决策时效性、扩大公共决策的民意基础,同时也影响公共决策议程的建立以及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具体来说它们之间存在四对矛盾:渐进性与突发性、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方主体的合法性以及理性化与非理性化之间的矛盾。通过尊重网民言论自由,主动公开网络信息,净化网络环境,倡导网民自律,有意识地引导网民参与,释放"决策气球",扩大公民参与,以现实民意带动网络民意的规范性,建立健全民意调查机制,以此来达到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温娜 《华章》2008,(20):41-42
最近几年,关于地方政府回应性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因为这关系到地方公民的满意度及政府行政效率的高低.该篇首先从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回应的内涵入手,分析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回应低效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如何提高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效率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2009年发生的“番禺垃圾焚烧事件”中,各种社会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公共利益、政府利益与私人利益对公共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并由此形成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从而使得公共利益得到维护,公共决策的理性得以回归。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我国公共决策的利益博弈机制,应大力推动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并实现决策主体多元化,致力实现决策程序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努力构建和完善公共决策监督机制与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