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心理健康标准是数十年来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概念界定模糊、混乱;理论派别多,标准不统一;重理论、轻实证;重西方理论的移植,轻本土化研究等。要使心理健康标准“殊途同归”,应该以系统发展观作为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组织跨学科的研究团队,积极整合多学科及各理论流派的研究成果,争取“视域融合”;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反复结合,最终逐渐推进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标准的有效构建。  相似文献   

2.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什么是心理健康?194 6年世界心理卫生大会指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绪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这样定义:“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从上述经典定义可见:1.心理健康首先表现为身体机能正常,个体心理包括智能、情绪与他人不相矛盾,对环境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能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是心理健康的要素。2 .心…  相似文献   

3.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领域中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阐释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健康标准,最后提出:心理健康标准的概念应建立在辨正观、系统论基础之上加以整合;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积极、稳定的情感应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4.
《铜仁师专学报》2001,3(1):13-16,19
本文分析了当前理论界对心理健康标准探讨的现状,初步探讨了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并论述了教师把握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对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当前理论界对心理健康标准探讨的现状,初步探讨了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并论述了教师把握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对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心理健康双维标准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国兴 《教育科学》2003,19(3):62-64
心理健康标准应该包括横、纵两个维度。心理健康的横维标准是从心理所包含的不同方面(知、情、意、人格)及内外适应(人际关系和行为协调)的角度来考察。包括认知发展正常、情感稳定乐观、意志品质健全、行为协调运度、人际关系和谐及人格健全等六个方面。心理健康的纵维标准则从心理发展层次和水平的角度来考察心理健康,包括正常的生存需要、活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发展需要、道德和审美需要等六个方面。心理健康双维标准的提出对于开展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困惑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的结果很不一致,究其原因,是使用的量表不一致导致的。不同的量表使用的是不同的心理健康标准。其各有局限性,应用的范围也是不同的。对心理健康标准准确而辨证的掌握,是制定和选用心理健康量表必须考虑的,也是正确分析和理解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中学教师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研究采用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 ,对 32 5名中学教师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 :(1)中学教师对专家学者界定的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绝大多数持赞同的态度。 (2 )对学駿生心理健康概念内涵的认识不受教龄、班主任工作年限、职称以及学校类别的影响。 (3)条件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内涵的理解程度。  相似文献   

9.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标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教育报刊社较早地介入了新课程教材的开发,编写出国家级课程教材《科学》和《河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读本》,分别由大象出版社和海燕出版社出版。自2003年起,这几种教材在国家、省、省辖市实验区投入使用后,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并得到了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好评。专家学者认为教材内容选择合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学校教师认为教材课堂活动设计独特,切合少年儿童的心理及生活实际;学生认为教材编写形式新颖活泼,上这样的课生动有趣。教学实践是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约请教材的编写者从教育理念的贯彻、教材的整体框架、教学案例的设计等不同角度,分别对《河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读本》“心理健康”“省情”部分及国家级《科学》教材进行了诠释,希望能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的标准——区别和鉴定心理与行为的健康状况的指标——该怎样确定?仍然是一个与临床实践关系密切的理论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和论述,提出过许多标准。心理健康概念是一个复杂而且综合性很强的概念。在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中,有生理的、心理发展的和社会文化的等因素。心理健康可以是一种医学现象、心理学现象或者社会现象。然而,不同的学科角度,心理健康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别、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先看看这几个不同的学科在心理健康问题上不同的考虑。  相似文献   

11.
健康这个概念,近年来内容发生了改变。如今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不体弱,还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完善的状态”。按上述说法,做一个健康的人,实际上涵盖了三类保健问题,即身体保健、心理保健和良好的社会行为训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心理学界认为,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智力正常。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人的智力主要是由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所组成,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这五种能力要相对的平衡,防止智力发展畸形。一般地说,人的智力水平在人群中表现为两头低,中间高。智力低下和智力超常的人是少数的,绝大多数的人智力水平处在中常状态。从智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评估是健康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心理健康标准并不是对心理结构的静态的描述性说明。心理健康标准的评估问题,应当从人类实践活动过程所形成的功能性关系之中去寻找;要依据一定历史条件下个体生命活动的具体形式来考察,而且评估要从个体的整个生命活动系统出发来进行。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标准一直是心理健康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但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本文旨在归纳现今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思想,对其做一个简要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制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评价标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通过对六种心理健康模式的分析指出:心理健康是一种完好的状态,是积极的社会适应;心理健康评价应遵循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相对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指导性原则、保密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教师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内隐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提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是搞清学生心理健康概念的内涵以及判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才刚刚引起人们的关注,多数学校仍处于摸索的初期。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新研究成果逐渐引起教师观念重新构建的过程中,当今中学教师的学生心理健康观是怎样的?正如认知内隐理论原理所指出的,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一旦形成关于人类知识结构及其发展的、自己独特的认知观,无论正  相似文献   

17.
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则是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与躯体健康、社会适应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难以定量分析,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本综述了国内外学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并加以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标准在过去10多年来一直指引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推动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在较大程度上达到了评估标准的要求。但也出现了已不能有效地指导当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很难反映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新方向和新趋势的问题。根据当前我国高校的发展状况,提出体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新的评估指标,同时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和评估经验,进一步完善和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其评估标准,必将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一轮发展。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益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老年人怎样的心理状态才算健康呢?有关学者制定了10条心理健康的标准。一、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社会、自然、工作、家庭环境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二、充分了解自己。即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会导致情绪抑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