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广告作品中融入情感突显出广告的温情,是当代广告发展的必然出路.广告为消费者塑造了一个个人为的情感世界,并且显得那样情真意切.广告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美直击人们的心灵深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广告作品的情感美进行研究,解读广告作品情感编码的规律.人是情感动物,需要情感.生活在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工作的压力、生活的艰辛、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这些都需要情感的交流,广告作品以产品为本位,以消费者的文化心理为依托,借助艺术表现方式来呈现广告的情感美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感情是人类特有的心理体验,有着其他手段所没有的力量.求得情感上的满足是人类日常生活所追求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消费者消费和购物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广告常根据商品对人们不同情感的种种不同的满足,利用人们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进行广告诉求.积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肯定的、进取的态度和心理体验,如美感、热爱感、幸福感、道德感、荣誉感、愉快感、满意感、赞赏感等情感体验.利用积极情感的广告就是利用人们对美和荣誉等的积极追求、对爱和幸福的热情呼唤,唤起消费者心中积极的情感体验,克服不利于消费者对广告商品和劳务产生良好印象的消极因素,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积极的影响.消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否定的态度和不利的心理体验,如怀疑、愤怒、不满、恐惧等情感体验.消极情感在广告中的运用,就是利用消极情感来引起消费者对死亡、病痛、安全感和生活现状等的否定态度,以唤起消费者购买和享有可以改变这种状况、消除消极情感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的消费者生活在广告的海洋中,广告播音的情感表达已经成为广告能否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因素,探讨广告播音情感表达的理论基础、论述广告播音情感表达的应用策略、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是广告学界与播音学界面临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4.
“现代乃至将来都是一个过剩的消费时代,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里,消费者的目的,不再是只为需要而消费,而更多的是为消费而消费,为感觉而消费。”这是在一次国际广告研讨会上某位专家提出来的一个观点。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因过多地忙于各自的工作而忽略了情感方面的需求。事实上,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更需要情感。而这种情感又往往从消费上容易体现出来,也正因为这样,感性诉求广告在现代社会得以诞生,广告商通过感性诉求广告引起消费者的某些体验,通过人们的感情过程来控制人们的消费行为.从而达到实现广告促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大众媒介渗透着我们的生活环境,而广告又支撑着大众媒介,在现代广告与大众媒介自然联姻之日起,广告传媒人也就随之出现了.首先,从媒体角度来看,他们被期待着扮演媒体营销人的角色.媒体也是一种产品,也需要进行营销.  相似文献   

6.
牛瑾 《新闻世界》2010,(12):40-41
生产需要广告,生活需要广告,字体、图形、色彩、动画,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越来越多的广告以铺天盖地之势侵袭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特别是电视广告,似乎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那么附加广告的电视节目本身,也就带有了一定程度的广告效应,特别是那些形成品牌的电视节目,其产生的广告效应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7.
匡小文 《视听界》2001,(1):48-49
广告尤其是商业广告,其制作的目的是及引消费,劝说消费,诱导消费,而消费是有感情的,并且感情丰富,作为一个社会人,消费有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并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要打动消费,必须要对诉求对象进行情绪,愿望要求等情感上的把握,电视商业广告正是要通过创意,以画画,色彩,字,音乐等多种因素,激发消费的情感,进行“感情投资”,最终激发消费的购买动机,促成消费的情感消费,这就是情感诉求广告的功用。  相似文献   

8.
现在乃至将来都是一个过剩的消费时代。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里,消费者的消费目的,不只是为了需要而消费,更多地是为消费而消费、为感觉而消费。此时的消费者便不仅仅满足于量和质,而会寻求更高层次的感性满足。人的情感是最丰富的,也是最容易激发的。 广告中的感性诉求便是基于此种缘由,通过挖掘或附加商品情感,来激发人们心中相同的情感,使人们对商品产生好感,从而导致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9.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别从知识科普可备生理不时之需、灾害使人更需安全感、暖心广告传递情感和爱、艺术手法满足被尊重的需要和满足自我实现、体现自我价值五个方面对灾害主题类公益广告进行解读。目前我国灾害主题类公益广告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广告发布数量和时段与人的生理需求欠合;二是不同类型受众的安全感需求程度不同,且接受习惯有异;三是广告主题单一,情感和爱的需求满足过剩。为了灾害主题类公益广告更好服务大众,提出以下建议:广告常态化传播以备生理不时之需;安全需求要因人而异,广告传播应量体裁衣;丰富广告内容和形式,打破暖心广告扎堆状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微电影《把乐带回家》为例,论述了微电影以制造情感认同来达到广告效果的重要性、以及广告产品如何与情感互文。归结起来,就是在植入广告泛滥的当下,微电影广告需要以"去物质化"的手段来塑造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语言中声音的高低、轻重、长短、快慢、间歇和音色造成语言的节律,它是人们为了准确地传达词句的内容、表现说话人的思想情感、以求达到互相了解的必要手段。"1广告配音更需要韵律,它毕竟要有"广告味儿"。而这种"味道"不是配音员凭空捏造,而是要符合广告创意和审美规律的。接下来,我们以著名广告配音员孙悦斌作品为例,谈谈在广告配音中如何体现韵律美。一、韵律之本——用汉语创作的广告文本文字从被创造出来的那一刻起便有了音声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宋翠君  陆晓云 《传媒》2015,(8):72-73
本文以热播剧《生活启示录》为例,总结了目前我国电视剧植入广告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要实现电视剧植入广告的情感正迁移,需要在选择与品牌契合度高的电视剧的同时,把握好“隐性”和“显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在对平面广告进行设计时,保证其趣味性,能够提高受众对平面广告的关注度,增强平面广告的宣传效果。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学科的相关知识,例如心理学,传播学等,根据人的心理活动对平面广告进行设计,才能够提高平面广告设计的吸引性以及视觉效果,提高受众对广告成品的关注度,才能够达到平面广告设计的目的。其中趣味性的平面广告能够给受众带来更多的情感体验,并且能够提高受众对平面广告成品的注意力,对提高平面广告的传播效果有重要的作用。趣味性平面广告主要是以情感诉求作为说服手段的广告,可以增加受众在接收平面广告时心情的愉悦性,从而增强受众对广告信息的接受程度。而对平面广告中的趣味性进行研究和分析时,需要采取有效的趣味性设计方法,对不同广告类型的趣味性设计进行分析,才能提高平面广告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社会,广告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生产和百姓生活,生活需要广告,生活因广告而精彩。"在9月27日举办的城市品牌营销高峰论坛上,国家工商总局广告司司长孙鸿志做了以广告的力量为主题的发言,"广告不但可以助推一个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好的广告可以提振一个城市的精神,也会让一个城市  相似文献   

15.
广告创作的Beauty、Beast和Baby三类形象是承载了诸多情感元素而动人心弦的情感形象。以她们为表现手段的广告创意作品,能够以情感力量打动消费者的心扉。与3B形象紧密关联的广告语言也附上一种动人心魄的情感力量,与广告传播信息、沟通产销的功能相得益彰,展示出广告的独有魅力。  相似文献   

16.
张平 《大观周刊》2012,(12):311-312
在新课改学科教学中,存在丰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因此应把师生共同的情感体验同课改工作紧密联系起来,让教学情境回归生活,重视课改工作中学生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究其原因: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列宁曾说过;  相似文献   

17.
鞠惠冰 《现代传播》2002,(1):106-108
传统广告的诉求点是产品诉求 ,而现代广告的诉求点是形象诉求。广告中出现的内容大多为一种符号信息 ,一种人与物关系的建构。广告传达给受众的东西日益充满了社会意义与形象网络。广告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能动的构造作用 ,人们买进一种商品 ,同时也买进了一种观念。广告在某种意义上确定了人的身份 ,确定了人本身。  相似文献   

18.
戏剧小品式或称为生活片段式广告主要是截取或营造一个生活场景作为广告的表现环境,再现真实的或略加戏剧色彩渲染的生活片断,从而展示产品信息以及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与直截了当把产品信息传达给听众的陈述式广告相比,这类广告缩短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使广告贴近群众,产品深入生活,广告中的人物、环境真实可信,让人顿生亲切之感。因此,广播广告的播音员,在简单的音乐、音效的配合下,单靠自己的有声语言来达到广告所要求的效果,着实需要下一番功夫。  相似文献   

19.
根据诉求点的不同,媒体广告可以分为理性广告、情感广告和混合型广告。理性广告指提出事实根据或进行特性比较,通常是展示商品特性、用途、使用方法等关于产品的事实性信息而使消费者了解这一品牌。而情感广告则诉诸于消费者的情绪或情感反应,传达商品带给他们的附加值或情绪上的满足,使消费者形成积极的品牌态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广告视觉形式中创意、色彩、画面、标题和文字等因素对情感的影响,阐明了消费者耳熟能详,时常忆起的成功广告案例都是在向受众倾诉某种情感诉求,满足受众某方面的需求而出现的,在进行广告宣传时情感策略的应用会使受众在观看广告时更加深入体验审美的享受和心理诉求的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