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明代是科举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与之相应的是明人科举梦兆迷信的泛滥。士子往往将考前梦中所见之神灵、鬼魂等神秘力量与考试结果相附会,以梦象作为预兆考试结果的前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梦兆情结和宋元以来的科举定命论,是明人科举梦兆迷信泛滥的历史原因;而明代科举竞争之激烈与残酷,则是催生明人科举梦兆迷信的现实诱因。  相似文献   

2.
所谓科举谶兆,是指能够预示科举信息的征兆迷信。本文所探讨的科举谶兆,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物兆,即来自周边景物的异常征兆;二是语谶,即语言文字征兆;三是梦兆,即与事实巧合的早期梦境。本文以科举人文较为兴盛的福建为例,对中国古代的科举谶兆类型逐一阐述。  相似文献   

3.
明清江南的封建商品经济汪洋恣意,臻至历史发展的逻辑高峰,但同时对封建传统秩序的冲击力亦空前强大,陷后者几于崩解的境地。这在江南精英阶层的心理上投下了巨烈的震撼,经历了最初的心理危机,这一群体的心态呈现出复杂多维化的变迁:或弃业从商,或文墨糊口,或堕入非途,或仍由科举入仕。心态的变迁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涵:对利的汲汲求取不免造成士气的沉沦,然而却也促进了江南士子经济独立能力的提高,削弱了对科举制度的依附迷信,预示着其人生道路由古代向近代转型契机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科举制的完备和普遍实施,地方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家族基本上是由科举建构起来的。2003年张杰先生首次提出科举家族概念,并用"科举家族"代替原有的"世家"或"望族"等称谓,这既体现了传统社会的一般特点,也有其时代的独特性;同时科举家族概念的提出推动了相关史料的挖掘和运用。就近年来的清代科举家族研究而言,成果多集中在个案研究方面,区域和整体研究明显不足。当前应重视区域科举家族研究,为深化整体研究提供丰富的、具有独特内涵的案例。  相似文献   

5.
生活教育理论确立之前大约存在10年的探索期,在这个时期陶行知诊断出中国教育的症结在于一个字“死”,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清末以来的所谓洋学堂教育,依然延续着科举传统——死读书、读死书和读书死,迷信书本教育。另一方面,他在积极批判中国死教育的同时,也大力提倡和实践以自主、自动、自治、试验、创新、做事为核心的教学做合一的“活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教育界,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相互矛盾和冲突的教育价值观:显性的或精英的价值观;隐性的或民间的价值观。前者主要反映在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的判断上,如“教育从属论”、“教育工具论”等。但另一方面,在民间,在教育机构日常的教育行为中,却存在着与之相反的、非常普遍的迷信教育的倾向,我称之为“教育崇拜”或“教育迷信”。所谓教育崇拜,本质上就是夸大、迷信教育对人的成长与发展的作用,把教育、教学和训练的作用是极为严重的。1.教育崇拜直接造成了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断加重的直接结果在于,它使学…  相似文献   

7.
迷信是人类在早期阶段认识自然过程中形成的,曾发挥着和科学同样重要的作用.迷信心理并非因为迷信思想的存在而存在,而是由于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认识习惯导致的,可以说是由于人类本能的结果.本文旨在通过考察迷信的起源与迷信形成的心理学机制,阐明迷信心理的实质,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河边 《中国考试》2007,(1):53-56
科举文化延亘至今,对今天还能发生影响,记录、传播科举文化的载体功不可没。因科举而兴建的一座座石碑和石坊就是科举的一座座丰碑,穿透了时空,在今天向我们倾诉着科举时代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徽州科举极为兴盛,其辉煌成就与宗族对子弟科举仕进的重视密切相关,这在作为宗族群体记忆文化表征的徽州族谱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徽州族谱对科举进行了多角度的书写与想象,包括:家训祠规对科举仕进的强调、楹联像赞对科举及第的想象、科名录对科举荣耀的展现以及诗文对科举生活的描述等。在科举仕宦的时代氛围和聚族而居的宗族场域中,宗族与科举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伴随着河北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河北境内书院、义学等教育机构纷纷建立,膏火、川费有了可靠保证,士子踊跃走进考场,博取功名,河北科举大省形象的确立与此不无关系.在明清时期,由于敢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河北科举事业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加剧了各地区科举发展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1.
生理需要、性格特征、政治环境以及皇室崇道的传统是明世宗狂热崇道的原因 ;具体表现在迷信斋醮方术、加封道号和崇道抑佛等方面。世宗崇道对明代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明代是中国科举史上的成熟期与鼎盛期,科举制度趋于完备,并最终定型。根据明代科举发展历程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与阶段性,可以将其分为探索期、发展期、繁荣期与衰落期。总结每个时期的特点,厘清明代科举史发展的轨迹,对研究中国科举史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三言二拍”中的科举考试和现实社会的科举考试,在形式与内容上是相差不大的。冯、凌二人在“三言二拍”中所表露的对科举取士的态度,和现实社会中的科举,同样有相通之处。表现在:一、个人才华高低是中进士与否的决定条件之一;二、科举制不断完善的同时,科举考试有规律可寻;三、积德行善者中进士;四、科名前定。冯、凌二人将对科举取士的态度融入拟话本中,对科举取士制度进行肯定的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科举制的担忧,同时还对士子进行了劝诫。研究“三言二拍”,对研究明代社会的科举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明末清初小说家大多为社会中下层知识分子,由于科举是他们步入仕途,改善自身窘迫的唯一途径,因而他们的一生与科举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官场科场的腐败,使得绝大多数小说家难以步入仕途,盖世才华与生活窘况的巨大反差,以及传统士人的社会心态,使他们及易产生孤愤心理。  相似文献   

15.
乡试是科举选拔考试中的第一层级,明清小说作者参加过乡试的比较多,他们对乡试也最为熟悉。科举文献记载的乡试史料并未包括全部的规制细节,明清小说却对此有所表现,其中有关乡试考篮、进场前的仪式和封号之前的具体事宜等项,小说资料都起到了补充科举史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明代科举士人群体在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及考试过程中,乃至考试结束后的各个环节中,都被一种全身心的投入情绪所控制,处于高度紧张的应试状态。这种状态进而影响到士人群体的心理,使其处于极端敏感脆弱的程度,这种心理因素又转而微妙的影响到士人的应试状态。这种相互影响的结果,在科举士人备考、应试、试后等阶段中,都会以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体现出来,成为我们探究和把握这一群体应试心理的良好素材。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黄河三角洲进士的地域分布出现较大的变动,这与黄河三角洲科举世家的兴衰有着直接关系;科举世家主要是由移民的后裔发展起来的,在科举竞争中占据很大的优势;经济、人口、教育等因素可以作为考察进士地域分布不平衡的总体观照,但对移民区域来说,更应该关注主导性的因素——移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科举是明清时期文人惟一的进身之阶,它在社会中占有中心地位,文人的一切社会心理、社会活动都打上了科举的烙印,文人集会、文人游戏无不与科举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大量的明清小说描述中可以发现,文人集会的成因、内容与文人在游戏中猜的谜语,无不受到科举及其主试文体———八股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明朝科举殿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殿试实质上是对会试结果的确认和履行天子取士的形式。殿试的结果是将中式举人分为进士三等,并确定一甲三名名次,其间人为因素颇大。明朝的一甲进士,特别是状元,绝大部分学行可称,多以十享臣、诤臣见诸史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