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A4):109-110
新时期教育更提倡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对学生知识的教学已经不是教师教学关注的唯一重点,体育学科的重要性也日益体现出来。教学是一个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过程,过去只重视对学生"智"的教育,对于学生"体"的教育明显不足。本文主要从初中体育这一学科入手,对于如何创新体育课堂的模式,提升体育课堂的质量展开具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在进行高中学习的时候主要是应试教育,体育这门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容易成为教师和家长忽略的学科,如何加强学生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的教学规划,使教师能够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上充分地为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教学目标,就成了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教师在高中体育课堂上更新高中体育健康的教学理念;教师更新高中体育健康知识结构,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建立有效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为教师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的教学规划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3.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校体育以及课外体育锻炼过程中所习得的适应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品格,主要由体育健康知识与行为、体育情感与品德、运动技能与习惯三维度构成。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动态发展、长期培育、三维度协同发展的过程。要以学校体育课堂为主要阵地,同时充分发挥课余体育锻炼、家庭教育等在落实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然而在当下的课堂教学中,各类低效教学行为和现象频频发生,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学到相关知识及掌握相关技能,长此以往,不仅会损害学生的学习效益,而且还会引发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层面对学校教学效率的严重关切,呼吁借新课程改革之契机打造优质教学课堂的声音愈加强烈,使得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当前各个学科教研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上,也同样存在着低效行为与低效现象。针对此,作者从当前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及学科教学有效性等相关内容分析入手,探讨初中体育学科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学生时代正是孩子们长身体、学知识的时候,体育课同文化课一样重要。随着学生书包越来越“重”,学科越来越多,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就变得更加重要。文章针对体育课堂开展高效教学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介绍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课程体系中,体育课程是其中十分关键的内容,因此,体育教师需要高度关注小学体育课堂教育教学理念、方法的改进,要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全身心融入其中,对于相关体育知识进行充分掌握且灵活应用,这样才能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必要支持。对此,教师可以充分融入游戏化教学模式,使相关游戏内容融入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来,这样才能强化趣味导向,让学生对于游戏教学有更大兴趣,从而确保相关体育知识和游戏教学实践得到有机结合,同时体现出高效的教学效能,为学生的体育素养、综合素质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文章重点探究让游戏融入小学体育课堂的实施策略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体育课堂实现学科融合,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认为实现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学科融合需要充分发挥不同学科的特点,将其融入体育教学中,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巧妙结合不同学科,体育课堂将更加精彩、丰富,也将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8.
正体育课堂作为学校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有着很大差异。首先,学生要适应不同天气、不同温度下的室外课堂环境,才能集中精力上课。其次,体育课注重学生实际运动能力的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体验要比其他学科丰富。最后,团结协作、共同拼搏、吃苦耐劳等精神的培养是体育课堂教学所特有的。一、学困生出现的原因"体育课堂学困生"是指,在体育课堂学习过程中,由于智力体力以及学习兴趣的影响,暂时在学科学习上有困难  相似文献   

9.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体育学科的教育教学直接指向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要基于学生身心特点,唤醒学生的已有学习和生活经验,让所学的知识本身散发魅力,引导每一个学生经历自主实践的试错过程,并通过不断实践,使学生为主体的深度学习在体育课堂上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10.
体育课是由教师对课堂活动的组织设计和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体育学科基础、技能、知识和情感,而且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情感,使师生的情感在课堂中以最快、最短的时间内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而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管理有别于其他学科的课堂管理。教师的点拨和鼓励,甚至善意的批评,都将激励他们,强化他们的学习兴趣;高校体育教学考核应将体育知识、技能、出勤情况、学习态度、进步幅度等进行综合评定,并纳入体育教学考核评价中。  相似文献   

12.
周军平 《成才之路》2021,(11):132-133
体育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体育课堂生成新方法、新知识、新思想。文章探讨打造智慧体育课堂的策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智慧的运用力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生成智慧;灵活使用智慧设备设施;完善教学评价,促使学生生成智慧。  相似文献   

13.
王永强 《考试周刊》2015,(22):128-129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有其自身规律性,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管理也有别于其他学科的课堂管理。要有效利用课堂,要就合理设计课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体育课堂中,从而获得最佳效果。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创造有利于学生思考和发挥想象力的教学环境,看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和鼓励,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活跃分子。  相似文献   

14.
高向阳 《考试周刊》2014,(92):120-120
小学体育学科课程的设置是为了锻炼学生身体,教会学生一些运动知识理论,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然而,在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却存在"教师教学方面态度消极,认为体育课程就是所谓的学‘玩’"和"学生对体育课除了自由活动以外的任何教学都不感兴趣,提不起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的现象,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未能有效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在思想上不重视,致使课堂趣味性低。作者主要结合多年体育教学经验,阐述构建小学体育趣味性课堂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前,体育课堂管理松散、安全意识淡薄和"放羊式"教学这些现象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这种"自由无序"的活动必将影响到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乃至学生体育锻炼知识与技能的缺失。那么,在教学中该如何预防和矫正学生的那些自由行为,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呢?笔者觉得除了需要学校的干预,提高教师对体育学科的认识以外,最主要的是体育教师自己要在课堂上下一番功夫,要用自己有效的课堂管理和优化的教学方式来规范学生的言行,吸引学生的"眼球"。具体来说,体育课堂要做到"三化"。  相似文献   

16.
崔成秀 《教师》2013,(8):42-42
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能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界中生物的兴趣。以体育为主要特色的中专学校生物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特点,构建高效的课堂,让学生喜欢上生物学科?我在多年的体育中专生物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要认真吃透教材,结合中专生的学习心理、知识基础,抓住学生思维的关键点,设计有效的实验,学生就能产生学习的欲望,由浅入深地学习,从而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既可以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还有利于学生增长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格。为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效果,体育教师应把体育游戏引入到体育课堂,合理利用体育游戏培养中小学生的健康体魄、塑造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中小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本文将结合体育游戏的特点,来谈谈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游戏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追求有效高质的体育课堂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结合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在教学之前让学生先进行体验练习,感知一下将要学习的内容,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然后老师才开始相关体育知识的教学。通过注重课堂有效的体验,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梁务正 《教学随笔》2009,(10):11-13
电化教学进入体育课堂,是当今体育新课程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鉴于体育学科自身的一些特点,如包罗万象的比赛及复杂繁琐的动作技术技能等,只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往往难以把一些体育现象和动作技术技能讲解清楚。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电化教学手段,把众多的体育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情趣,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的推行为体育课堂重新焕发魅力创造了条件,新课程要求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学科是学生必修课,这充分说明了体育学科的重要性。对体育教师来说,这是体育课堂教学发展的有利契机,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打造魅力课堂,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