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暑期,一场"ALS冰桶挑战"席卷全球,也给中国的酷夏带来了凉意。"ALS"这种罕见疾病也因这场活动迅速被中国民众所熟知。在UGC时代,"冰桶挑战"有别于传统的公益传播模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浪微博作为主要的传播平台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8月,一项名为"ALS冰桶挑战赛"(ALS Ice Bucket Challenge,以下简称"冰桶挑战")的活动在全球社交网站掀起了一阵热潮。这项活动最初由美国棒球运动员Peter Frates发起,旨在让更多人了解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即ALS,又称渐冻人症)。挑战者需将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拍成视频上传社交网站,并点名3个好友来接力挑战,24小时内  相似文献   

3.
冰桶挑战是一项于社交网络上发起的筹款活动,此项活动让新浪微博用户完成了从围观到参与的过程。此文试图从参与式传播和虚拟社区内的建构与认同两个理论为论述角度,以冰桶挑战事件本身的传播以及用户的参与及反应为案例,分析此项"微公益"的传播路径和其获得充分关注的内在动力,探讨#冰桶挑战#这项微公益如何在微博上获得广泛关注和参与、为瓷娃娃关爱基金募得较以往更多的善款,并为渐冻人及罕见病患者赢得社会关爱与尊重的微公益实践经验及其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郭伟华 《今传媒》2015,(3):67-68
冰桶挑战赛是中国2014年度热门传播事件之一。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视角切入,着重分析研究冰桶挑战赛走红背后的传播机制,不止于此,文章还将从批判性视角深刻反思"冰桶挑战"整个传播过程中的失范之处,希望对未来的公益传播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2014年8月以来,一项旨在呼吁更多人关注"渐冻人"的"冰桶挑战"活动在国内外风靡,短短几个月内,吸引了数千万人参与。至2014年9月30日,通过百度能搜索到的"冰桶挑战"相关结果达32,100,000个。作为地方纸媒记者,如何借全球热点之势采写这方面的系列报道,辅以有特色的策划活动,以提高对"渐冻人"的关注度?这是值得探索的具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媒科技》2014,(16):44-44
<正>8月18日上午,雷军接受DST老板Yuri对他的挑战,在小米网总部门口,实现冰水浇头的挑战,成为"冰桶挑战"首位应战者。中国冰桶挑战大幕开启。雷军在微博上表示:"我已向美国ALS协会捐款100美元,同时向中国的‘瓷娃娃罕见病关爱基金’ALS项目捐款1万元人民币,希望大家一起为ALS,行动起来!"在"冰桶挑战"现场,雷军宣布了3个挑战者名单: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德华、好朋友郭台铭(富士康老板)、百度老板李彦宏。"冰桶挑战"实际上是一个号召人们向ALS(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协会捐款的活动,最初是今年7月4日在新西兰发起,7月15日,美国高尔夫球员克里斯·肯尼迪将它传入美国,没想到突然爆红。  相似文献   

7.
遇见渐冻人     
2014年的8月,当你打开社交媒体,会有一种全世界都在浇水的感觉。一桶冰水从头浇下,拍下视频上传网络,同时点名三位好友接力挑战,不应战者需要向美国ALS公益协会捐出100美元。这项规则简单,旨在关注肌肉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渐冻患者的慈善活动风靡全球。2014年8月25日,天山网发起了冰桶挑战公益活动,现场,20余名年轻的天山网员工参与冰桶挑战,并向慈善团体"水滴"捐款3000元。呼吁更多新疆媒体  相似文献   

8.
侯远 《新闻世界》2014,(12):122-124
以微博的逐渐流行为标志,自媒体进一步演化为社交媒体。今年8月份,新浪微博“冰桶挑战”公益活动的高参与度和广影响力,既显示出微博这一代表性的社交媒体强大的传播力,也为公益营销带来新的创意和技巧。通过分析微博在“冰桶挑战”公益活动中的平台作用,可以总结出社交媒体为公益营销带来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
观察公益传播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在近几年接连涌现出例如“打拐”“一个粉丝一毛钱”“爱心衣橱”“冰桶挑战”等一系列公益活动,作为这些公益活动的传播渠道——微博也因此成为公益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微博凭借其传播所具有的及时性、广泛性、互动性等诸多特点,使得公益信息在微博平台上的传播与扩散愈加彰显巨大的传播效果与独特的传播特色.与此同时,基于微博平台的公益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激发受众主动参与公益的热情,加深公众对公益活动的印象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周刊》2014,(32):10-10
“冰桶挑战”的话题阅读量已经将近20亿,讨论量有200多万。参与者从最开始的科技圈大佬,到娱乐和体育明星,再到普通网友,这是全民参狂欢,也是慈善大Party。  相似文献   

11.
黄之宏 《传媒》2015,(16):26-28
今年5月,范冰冰李晨公开恋情,一时间“我们体”风靡网络;6月,“反手摸到肚脐身材好”引发网上网下纷纷效仿,微信朋友圈、微博再次被“刷屏”.人们不禁联想到春节期间千家万户“抢红包” “Matt和橘子哥”,以及在2004年夏天的“冰桶挑战”……近年来,这些源自社交媒体的小事件何以具有“忽如一夜春风来”的魅力,吸引数万人投身其中?  相似文献   

12.
健康类媒体的天职是向广大读者传播健康知识,提供医疗和医药服务。近年来,一些健康类媒体在经济效益的诱惑下,一边传播着健康新知,一边做着虚假的医疗医药广告,有意无意地做了一些自相矛盾,甚至是为虎作伥的事情,弄得读者要么上当受骗,要么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3.
李璐瑒 《声屏世界》2011,(5):105-106
关于云的联想这是一个"云"的时代。云计算、云储存、云平台、云思想,一个个"云"概念被极具超前眼界的人和组织提出来,并立即投入到研究和应用中。云计算被视为"革命性的计算模型",它使得超级计算能力通过互联网自由流通成为了可能。"把你的计  相似文献   

14.
经过上一轮媒体整合,县市级党报要么成为内部发行的免费刊物,要么成为党报集团的子报。在媒体竞争愈加充分的今天,县市报应如何定位以应对全媒体和跨区域媒体的挑战,成为业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杨兼 《新闻前哨》2015,(2):71-73
2014年12月底,徐州某小伙在网络上上传了一段视频,该视频记录了他将一瓶白酒倒入碗中,并在十几秒内一饮而尽的过程。该视频随后在微博、微信中被大量转发,小伙子因此被称为"一斤哥"。随后,沛县网民挑战其酒量,上传发布了一口气喝两斤白酒的视频,并在视频中明显流露出网络约战的意味。随后,其他地区网民很快接力应战,网络中相继出现"三斤哥"、"四斤哥"的喝酒视频。随即,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信息传播手段层出不穷,传播方式不断丰富,一个由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带来的全媒体时代正在来临。对于多数传媒企业而言,全媒体仍是一块完全陌生的领域。但是全媒体是个趋势,而且势不可挡,要么跟上潮流,要么面临淘汰,别无选择。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报纸编辑要积极转变观念,重新角色定位、创新理念、强化能力培  相似文献   

17.
正新兴媒体异军突起,导致传统媒体空间被挤压。如何在众声喧哗中牢牢掌握舆论主导权,是传统媒体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近些年来,传统媒体遭遇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互联网、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使人人可以轻松便捷、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被一分再分。面对"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一方面应对严峻现实保持清醒认识,不能死守"老大"心态,放任"领土"被瓜分、被蚕食;另一方面,切不可妄自菲薄、自乱阵脚,要找准优势,做大做强"独家新闻"。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做强"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18.
一是假新闻制造者基于个人目的,不择手段制造舆论。在利益的驱使下.个别人通过制造和传播虚假新闻来谋取经济利益。这些人要么以虚假新闻达到宣传、销售产品进而牟利的目的,要么以虚假新闻达到排挤竞争对手的目的。还有一些人把制造虚假新闻作为宣泄的渠道。  相似文献   

19.
赵冬梅 《青年记者》2008,(13):23-24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一个特殊年龄层的人群,"80后"在人们眼中,除了相对的年轻优势之外,总不免被或多或少地贴上"任性"、"不成熟"、"难当大任"等有色标签,本文无意评判"80后"作为社会人的特质,而只是想在传媒行业这一特定领域探讨"80后"记者面对挑战如何取得职业成功.  相似文献   

20.
一、自媒体和"罗辑思维" "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间传播者和受传者的界限,使得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是传播者,每个人都能做新闻,"媒介是人的延伸", "人人即媒体".传统媒体对信息所拥有的特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是指一个普通市民或机构组织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访问网络,通过现代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一种途径和即时传播方式.简而言之就是公民可以随时随地发布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媒体形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平台有美国的Facebook,Twitter,还有中国人常用的博客、微博、微信、空间等SNS社交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