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娄原 《视听纵横》2003,(5):102-103
时政新闻是各大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政新闻,顾名思义就是有关时事政治方面的报道。它一般可分三大类,一类是主要领导人活动的报道;一类是会议新闻报道;一类是重大的主题类新闻报道。时政新闻事关围计民生,事关政治走向、经济发展以及百姓生活,因此备受媒体和受众关注。  相似文献   

2.
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消息内容的提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和习俗的影响下,很多新闻报道在表面本意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含义,合理有效地运用批评语言学进行英语新闻报道语篇的批评性分析,是当前在英语新闻阅读中获取客观消息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批评语言学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内涵出发,通过详细分析批评语言学在英语新闻语篇中批评性使用现状,最后对英语新闻语篇如何进行批评性分析提供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吴世文 《新闻传播》2009,(10):13-15
本文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对中西媒体会议新闻报道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西方媒体会议新闻报道所采取的新闻本位的报道观念、受众视角较之我国媒体对应的会议本位、会议主办者视角和严肃性.更符合会议新闻报道规律,值得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方雅致 《东南传播》2021,(7):142-146
融媒体时代,短视频成为主流媒体的必争之地,央视推出的康辉vlog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案例.从建构主义视角解读康辉vlog的叙事话语特征,对于洞察融媒时代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话语秩序有一定的揭示作用.通过诺曼·费尔克拉夫提出的三向度话语分析框架——文本分析、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对康辉vlog进行剖析发现,视频文本通过细节的政治隐喻、受众的互动控制、说话主体的普遍特质和场景剪切的互文性完成了时政新闻报道这一话语实践,彰显大国外交风采,阐释中国国际地位的现实基础.然而,vlog+时政新闻报道也存在一定问题,新闻话语的技术化和商品化趋势消解了新闻深度,媒体当以更谨慎的态度发挥新技术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两篇分别来自《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的"中国2011两会"的报道有着不同的视角及表述。本文拟使用批评话语分析及积极话语分析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全面解读。在文本层面,从词汇、人称、情态等方面描述报道的语言特征;在话语实践层面,通过新闻来源、转述形式的分析,说明报道语篇的生成过程;在评价层面,探究两篇报道介入、态度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在社会实践层面,结合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对文本进行了解释。文章对阅读中美新闻报道、了解中美新闻传播差异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两篇分别来自《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的"中国2011两会"的报道有着不同的视角及表述。本文拟使用批评话语分析及积极话语分析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全面解读。在文本层面,从词汇、人称、情态等方面描述报道的语言特征;在话语实践层面,通过新闻来源、转述形式的分析,说明报道语篇的生成过程;在评价层面,探究两篇报道介入、态度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在社会实践层面,结合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对文本进行了解释。文章对阅读中美新闻报道、了解中美新闻传播差异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件的报道,时效是决定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环节。新闻结构范式,既是记者赢得新闻时效的写作策略规约,又是读者浏览解读新闻主旨的认知图式。本文基于英语新闻报道的真实话语语料,从文体和传播的视角,探讨了英语新闻话语的叙事视角与意识形态的表现关系、消息来源引述范式、新闻标题的复合变体、导语的结构范式和倒金字塔语篇叙事结构等方面的文体特点,从而揭示新闻传播的话语信息结构规律。  相似文献   

8.
牛思明 《新闻传播》2023,(17):99-101
时政新闻是我国媒体在报道政治层面的重要内容,在融媒体的趋势下,传统的时政新闻播报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对新闻质量的要求。文章立足于融媒体视域下,对如何创新时政新闻的报道进行了探究,以期依托融媒体传播,来拓宽时政新闻报道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提升时政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运用报道框架的"梯次模型",选取《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关于2014年APEC会议报道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研究媒体呈现来挖掘中美主流媒体在重大经济报道中如何构建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美国媒体怎样报道国际新闻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描述国际新闻在美国媒体中的地位和报道内容特征,认为美国外交政策和主导性意识形态是影响美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的最主要因素。本文还对美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最新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Halliday语域理论,分析语境如何与新闻报道语篇交织在一起。语域语境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又可以分为语场(话语范围)、语旨(话语参与者)、语式(话语方式)。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语境因素中有任何一个因素变化,都会引起所交际意义的变化,影响新闻报道语篇的生成。本文以语域理论探讨语境条件与新闻报道语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会议新闻报道,是所有媒体都会遇到的现实问题。但是如何报道好会议新闻,也是媒体一直以来所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县级广播电台来说,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雾霾屡屡成为舆论风暴的焦点,雾霾报道在特定的时期占据着媒体的版面,媒体的叙述框架在一定意义上建构了受众的现实认知。通过对《华商报》和《西安晚报》中关于西安雾霾天气报道研究发现,在竞争的媒介场域与话语平台中,就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类型、报道篇幅、消息来源、报道基调和报道主题等而言,传统纸媒的新闻生产对现实进行了合法性的话语修饰,扮演了现实化妆师的角色,缺少政策的反思,缺少忧患意识,进而反思媒体雾霾新闻生产中应有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4.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话语研究教授托伊恩·A·梵·迪克从话语分析的角度研究新闻。他认为,作为一种话语类型,新闻话语是“对过去所发生的政治、社会或文化事件的报道”。并且说“为了让受众注意、理解、再现、记住,最后接受乃至和他原先的认知体系融为一体,新闻内容本身就要进行进一步的组织。如果新闻命题要被接受为是真实的或可能的,那么就需要有其他的方式来增加它们的真实性或可能性。”①在现实的新闻话语的言说过程中,为了增加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合理性、正确性、精确性和可信度,新闻传播者往往要考虑在新闻报道中使用一些策略性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语:近年来,国内各媒体日益重视国际新闻的报道,不仅催生了重点报道国际新闻的专业媒体,综合类媒体也纷纷增加版面或时段,加大国际新闻报道的数量和份额。需求拉动,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最重要的助力,而我国受众对于国际报道的持续而多方面的需求,则有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乃至人口流动等广阔的背景。随着中国故事日益受到海外媒体的关注,国际风云也日益成为中国媒体的盘中大餐。在《前沿关注》栏目上期讨论《全球视野下的国际新闻报道》之后,本期对此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西方记者的会议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会议报道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的会议新闻出现于被认为是人类最早的报纸、公元前59年罗马公告式官方公报——《每日纪闻》,它是罗马执政官尤利乌斯·恺撒下令每日公布的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纪录。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西方的媒体业已形成一套成熟的会议新闻报道规范。凸显新闻,淡化程式西方对会议报道的研究和实践运作,已形成规律性的共识,即会议新闻就是抓最具有新闻价值的规模问题,不去刻意隆重地报道所谓重大的会议新闻。这与西方国家的政治结构、价值观念、新闻体制有着直接的关系。国会、政府或立法机关开会,媒体是从向受众负责、…  相似文献   

17.
环境新闻是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类新闻报道。环境新闻传播着环境问题同时也进行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而环境新闻进行社会建构主要基于体现不同利益观点的环境话语,要改变媒体缺乏完整环境话语的现状有必要提高重视环境问题的深入报道,提升媒体自身环境素养。  相似文献   

18.
疫情防控报道是当前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人民日报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和新闻敏感,紧扣指示精神,及时组织报道,打响了特殊的疫情防控宣传战。在报纸和新媒体上推出多篇报道、评论,聚焦一线场景,呈现国际声音,彰显了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是媒体的重要新闻来源,有关国计民生的方针政策大都是通过会议发布的。新闻报道如果离开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也会缺陷。但是,会议过多过滥,已被称作“文山会海”,成为一种公害。因此,改革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势在必行。如何改革会议报道?也是新闻报道改革的重头戏之一。笔者认为改革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应该从以下方...  相似文献   

20.
国内众多新闻传媒专家的研究显示,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存在丑化中国的倾向。而针对中国学者对美媒体的批判,美国相关学者也进行了相应的反击。基于新闻界学者的研究现状,本文拟从语言学角度,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语篇分析方法,以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媒体CNN对中国的新闻报道为例,探析美国媒体对中国报道的典型语言手段,以及由此体现的美国媒体对中国报道的主观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