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强对心理问题的研究,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群体,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等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2.
韩宁  李慧英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2):98-99,108
主要阐述了医学院校学生存在的学习兴趣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压力问题、前途问题、情感问题、贫困生问题等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医学院校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医学院校开展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在人际交往、学习、生活和自我表现意识等方面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减少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国民素质。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并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采用王极盛等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洛阳市四所中学466名高三初三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目的是探讨中学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产生的心理问题。结果有80.2%的高三学生和70.9%的初三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虽然毕业班学生中有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人数百分比较少,但有轻度心理问题的人数比较多。这说明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心理卫生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对此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严峻的就业和升学压力,高职院校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在适应期、过渡期、疏导期三个阶段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社会舆论的错误引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完善、家庭不当的教育管理方式、大学生对心理问题防范意识淡薄是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对此,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应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学生的学习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应试教育、人际关系、青春期等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加强竞争意识教育、挫折教育、培养身体心理素质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了解学生在进入中职卫校学习后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根据成因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卫校学生及时疏导自身心理问题,以致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卫校学习。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竞争压力和生活环境的日益复杂,使中学生较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学生心理问题的客观存在,呼唤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团体辅导、个案咨询等活动,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深入到中小学,由于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存在问题,部分教师不能对学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以致于处理过程中采用不正确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为此我们应该从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避免道德问题心理化或心理问题道德化等几个方面着手,正确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叶新平 《现代教育科学》2012,(4):169-170,180
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相当严重,本文在对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剖析了新形势下农村初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