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的经济在1950年美国发动侵略朝鲜战争后的所谓"战争景气"下,加速其恢复和发展,1955年达到战前最高水平,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直到1973年,日本经济的增长率居资本主义世界前列,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其中1961年至1970年即《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期间尤为突出.促成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育的作  相似文献   

2.
《游牧经济论》(蒙古文)是额尔敦扎布教授和莎日娜老师多年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提炼。额尔敦扎布教授在1984年出版《草原所有制问题》一书,1985年在日本北海学院大学学报发表《内蒙古草原所有制变迁》,1999年在剑桥大学发表研究草原退化原因的两篇论文,2002年出版《蒙古族土地所有制特征研究》。二十多年研究成果在本书得以高度概括和精细提炼。  相似文献   

3.
二十二年前,现代日本最优秀的文学人杰川端康成,最终未能摆脱“人类终极”的桎梏,在其寓所自杀身亡。而后,被世人称为现代经济动物的日本人似乎无力再在世界文坛称雄。然而,二十二年后的今天,由于“以一种诗的力量创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59岁的作家大江健三郎终于为日本和他个人荣膺了199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1957年,22岁的大江健三郎在大学校刊发表处女作《奇妙的工作》而在日本文坛崭露头角。大学毕业前后,他接连创作了《死者的奢望》《捕获》《人年》《鸽子》《鸟》《星各有河》与长篇小说《拔牙杀崽》。1958年11月,他又以《饲育》荣获日本非常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被称为日本企业内教育的基础的“定型训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美国引进的,它是美国军事产业职工训练的总结和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企业只注重技术工人和工长的教育训练。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一九五六年日本政府公布了《五年经济计划》,一九六○年公布了《国民经济所得倍增计划》,拉开了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序幕。随着先进技术的输入、技术革新的发展和六十年  相似文献   

5.
本次说课的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走近国家》第一节《日本》第二课时《发达的经济》,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发达的经济》是《日本》一节的重点,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并掌握分析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特点的方法。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综合日本国情,分析其工业发展特点。②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进行预测。(3)…  相似文献   

6.
日本中小学教育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方德溥职业技术教育在日本的学校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为了振兴职业技术教育,日本于1951年6月11日颁布了《理科教育振兴法》和《产业教育①振兴法》。其目的是:“鉴于产业教育是本国产业经济...  相似文献   

7.
儒家思想是通过朝鲜而传入日本的。根据最早的文字记载,儒家思想最早传入日本是在公元二五八年。当时百济的学者王仁,受日本学者阿直岐的邀请,带着《伦语》10卷,《千字文》1卷来到日本。之后,公元六世纪时,百济王派五经博士段杨尔,汉高安茂带《诗》、《书》、《礼》、《春秋》等儒学经典到日本。此后,儒家思想的陆续传入,对日本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学、哲学、宗教及艺术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至于有人说日本是一个儒教徒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文学教育(上)》2011,(3):157-158
据中国网消息,“现在的日本处于迷茫期,太需要从《论语》中取经了!”日本著名棒球教练野村克也,捧着金色的孔子像对媒体感叹。当晚,由日本《中国巨龙报》和日中韩经济贸易促进会主办的首届2010年孔子文化奖在日本东京举行。  相似文献   

9.
自一八六八明治维新推翻了统治日本长达二百六十五年的德川幕府后,日本迅速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时至今日,它已经步入世界经济大国之林。日本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寿夫在《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教育》一书的序言中曾说:“明治以来,直到目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惊人,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而日本教育的近代化是从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开始的。因此,具体地探讨一下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及其历史作用,不仅能使我们加深对近代日本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认识,而且也有助于我们对明治维新性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关注的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日本的,一个被称为既是“战后最大的法案”又是“没有后台的法案”-《特定产业振兴临时措施法》(简称《特振法》)。本文分析了它出台的背景、经过和国会中审议时成为废案的情况,以及其成为废案的原因和影响。本文认为这个法案虽然是为应对贸易和外汇自由化而产生的,但是它体现了自明治维新以来,作为“后发展国家”的日本,其政府中主管经济的行政官僚为实现“赶超欧美”的经济战略目标,而通过经济立法、行政指导等各种手段干预经济和产业的活动的“历史传统”。《特振法》遭到各方面的反对而最终失败的结果,表明那套经济官僚干预经济活动的传统做法已经不再适合作为即将实现“赶超欧美”目标的日本(大致可以以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为标志)。日本的民间经济界、经济官僚和执政自民党三者关系也开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据日本媒体报道,人1998年12月起,日本经济产业省、文部科学省根据《大学等技术转化促进法》相继在20所大学认定了技术转化机构,即 TLO(Technology Licensing Organiza-tion)。所谓 TLO,是根据1998年5月分布的《大学等技术转化促进法》在大学设立的技术转化  相似文献   

12.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应该首先从经济因素上去探索 《北方论丛》1991年第4期发表的陈春梅《“五四”运动爆发原因再探》一文认为,考察五四运动这一重大政治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不仅要从对历史事件发生直接影响的上层建筑诸多因素中去寻找,而且应该首先从经济因素上去探索。 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乘机扩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了中日民族矛盾,是引起五四运动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以纺织业为例,到1919年,全国境内共有87家纱厂,其中日商就占了32家;日本输华商品从1914—1918年的四年间增加了一倍多,而向中国输出的大部分是棉织品,造成对中国民族棉纺业的扼杀和摧残;而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之一是“外争国权”。  相似文献   

13.
据中国网消息,现在的日本处于迷茫期,太需要从《论语》中取经了!日本著名棒球教练野村克也,捧着金色的孔子像对媒体感叹。当晚,由日本《中国巨龙报》和日中韩经济贸易促进会主办的首届2010年孔子文化奖在日本东京举行。野村克也作为获奖者之一从《中国巨龙报》主编,孔子直系75代传人孔健手中接过了这座金灿灿的孔子像。孔健告诉本  相似文献   

14.
(一)有关奈良时期和平安初期日本朝廷派遣"遣唐使"的史料,主要出自日本方面的《日本书记》、《续日本纪》、《日本后纪》、《日本纪略》、《续日本后纪》和中国方面的《旧唐书》、《新唐书》等史籍.根据这些史籍记载,得知自公元630年(日本舒明二年、中国唐贞观四年)至894年(日本宽平六年、中国唐乾宁元年)的二百六十四年期间,日本朝廷任命过"遣唐使"凡十九次.其中包括"送唐客使"三次和"迎入唐使使"一次.此外,由于某些原因没有成行者三次(其中包括一次"送唐客使").因此,以调整两国国交、输入中国文物制度为目的的"遣唐使",任命后成行的只有十三次.  相似文献   

15.
台湾《财讯》杂志2003年第11期载文《日本六年级宁可加班不约会》,摘编如下:1991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经济随之陷入萧条期,至今元气未复,不过,这却使得日本上一代克勤克俭的精神,重现在这一代日本人身上。近半数上班族无偿加班根据日本联合工会2002年6月的调查,日本有将近半数的薪水阶级经常为公司“无偿”加班,而每人每月无偿加班的时间高达29.6小时,比1998年高出4.6小时。而且,日本年轻人对于加班的认同,甚至超乎想像的高。日本“社会经济生产性本部”和“日本经济青年协议会”2003年联合调查日本74家公司、3700名高中毕业以上的新进职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日本主流媒体NHK(日本广播协会)及《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在报道社会犯罪问题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加大了时外国人犯罪报道的强调和程度,从不回程度上刻意对外国人犯罪事实进行夸大。无形中给人造成了一种心理误导。在日本民众心目中形成了这样一个先入为主的见解:日本犯罪就等于在日外国人的犯罪。虽然在日外国人犯罪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实际状况又是如何呢?它在日本社会整个犯罪总量中又占了一个什么样的比重,引起这些犯罪的原因是什么呢?文章以法务省法务综合研究所编的平成17年版《犯罪白书》提供的数据为依据,对在日外国人的犯罪状况及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1959年3月9日,时任日本财务大臣的池田勇人在《日本经济新闻》发表“我的月薪两倍论”一文。池田在文中提出,只要中央政府政策得力,在日本国民共同努力下,今后5到10年,日本人月薪翻倍甚至增至三倍绝非梦想。翌年年底,已经成为日本首相的池田勇人内阁公布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到1970年度日本国民生产总值(GNP)翻倍的目标,从此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的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日本奇迹”的产生及人们对“日本奇迹”之谜的探讨,日本教育作为“日本奇迹”的谜底之一逐渐成为世人的共识,并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研究。我国自6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中后期以来,大量的日本教育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它们为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最近,在我国的日本教育研究的百花园中,又增加了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它就是由吉林教育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发行的《日本教育发展战略》一书。该书系我国“七五”国家教育规划的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由60年代以来长期致力于日本教育研究并先后推出《战后日本教育与经济发展》、《战后日本教育——日本的经济现代化与教育》、《日本教育  相似文献   

19.
读书     
《日本人论之方程式》本书是在1982年东洋经济新报社出版发行的《日本人是日本式的吗——超越特殊论走向多元分析》的  相似文献   

20.
曹靓 《历史学习》2004,(10):5-5
《历史学习》2003年第10期刊登了雷老师《浅析20世纪初中国留学生东渡日本的原因》一文,文章对广大中国学生负笈东渡留学日本的原因进行了较全面分析。但留学日本和日本接收中国留学生本应是问题的主、客观两个方面,而文章对后者没有提及。为使广大读者对20世纪初负笈东渡留学日本这一历史现象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笔者愿就后一原因做一简要补充说明。从表面上看,20世纪初日本政府广泛吸收中国留学生,公开宣扬是为了中日睦邻,倍敦友谊。而实际上,却有着更深层次的历史原因。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后,一方面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另一方面推行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