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物速写她不认可荣誉+职位=成功的公式,也从不刻意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所谓成功。她获得过许多荣誉,但真的走近她,发现那份自然散发的低调温和与想象中成功人士的叱咤风云有着很大的反差。不具有标本意义的一段经历顾泳对自己的定位是:随意随喜皆可安。"所以,我的经历不具有标本意义。在每一个不同的阶段,我的态度都是接受现实,专注工作,从不积极争取,是不是有点听天由命的味道?"顾泳笑着说。中学成绩优异的她在老师的建议下懵懵懂懂考了师范,毕业后成了常熟市实验小学幼儿园的教师。199  相似文献   

2.
胡沫 《福建高教研究》2010,(1):37-40,43
知识教育和信仰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两个重要环节,二者相互促进,不可偏废。知识教育是信仰教育的原生形态,是信仰教育的逻辑表现形式;信仰教育是知识教育的价值取向,是知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坚持知识教育统一于信仰教育的原则,经由知识教育层面上升到信仰教育层面。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我国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下,教育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然而其中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却一度被我们教育界所忽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与其他教育思想和理念一样,对我国的教育有着重要影响,尤其在现阶段社会文化转型期更要强调社会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国教育在教育价值取向上重视外在价值而忽视内在价值的现象 ,从教育价值入手分析其原因 ,并对当前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如何进行历史定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课程价值问题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价值向来制约着课程的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关于课程价值问题的探讨多具有哲学意味,与此相关的各种理论也多基于不同的维度展开,因此教育理论界有必要厘清国内外各种课程价值理论的发展脉络以及实质内涵,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当代中国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项指导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养当代青年的价值取向关乎国家兴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国家未来走向的指南。加强对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研究,对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进入高校,长在高校,成在高校,具有深刻理论意蕴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班本课程是以班级为课程实施的载体,以班级的实际情况为前提,以满足班级学生发展需要为宗旨的课程。就课程建设而言,我们已经有了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似乎并不缺少课程,为什么还要开发和建设班本课程,为什么班本课程的建设如火如荼?笔者以为,班本课程之所以活力四射、魅力无穷,是因为它向着儿童生长的方向。归根结底,它是对“完美教育”或“理想教育”的追问和实践。不仅如此,就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而言,课程决策权的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社会分层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教育在促进社会流动中的作用,通过对比20世纪50年代至今农村学生家长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指出了当前农村家长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社会、家庭等方面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抓住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契机,善于用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和指导,以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一、培养学生坚忍的意志当前,中学生生活、学习和交往环境日趋复杂,他们的心理急  相似文献   

10.
片面的社会本位教育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片面的社会本位教育价值取向对基础教育实践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教育者应该科学辩证地选择教育价值取向,把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社会学与文化研究为体育健康教育提供了灵感和依据,使其与之前的主要偏于医学、生理学、生物学以及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相分离,体现了体育健康教育的社会属性,这对于中国的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创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平是人的基本权利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主张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公平,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关怀。学习化社会的核心是学习成为公共社会活动,个体在其一生中都能享有优质、适宜的教育条件和机会,得到最充分和最优的发展。教育公平符合学习化社会的中心蕴涵,以教育公平作为学习化社会建构的主导价值取向,必能加快学习化社会建构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职业道德教育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两者之间有着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求,是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实效的关键,价值取向的"过滤"作用必须得到重视。社会转型期职业道德教育的定位,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三方面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多元价值取向的关系,传统道德与和谐社会道德基础的关系,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关系。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职业道德的内在联系,强化价值取向的渗透,引导学生在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以及就业观、创业观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与和谐社会构建一致的道德追求。  相似文献   

14.
价值观是指那些可以作为个人或其他社会实体生 活指导原则的、人们期望的、意义重大的跨情境目标。目前,随 着新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核心功能的确立,发 挥其“巨大的社会功能”的教育价值取向越来越成为人们共识。然而,作为“日用而不知”的价值观,其认识和影响如果缺少理 性反思和历史梳理,尤其是新高考中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价 值取向,是很难深入人的理性和行动指南层面。对此,本文从 人才选拔机制的高考切入,反思了古代社会本位的仁爱取向、近现代的个人本位的成就教育取向及当今个人—社会一体化 的学科核心素养取向,以期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理论与实 践提供价值观层面的历史反思与科学推进。  相似文献   

15.
社会本位的战后日本教育以满足生产实践需要为根本宗旨,培养大批工业化人才;以提高教育与经济结合的紧密度为目的,成功建立教育发展的产学合作体制;以培养团体主义和奋斗精神为目的加强道德教育,使日本的优良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但由于过分追求效率,强调整齐划一,制约了学生在思想性、创造性以及个性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其道德教育也陷入了极端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聚焦推动基础教育创新所需关注的五大挑战和五大趋势。五大挑战包括扩大和保持创新、数据隐私、教与学的变革、教学法与技术差距、数字公平;五大趋势包括学习者作为创造者、数据驱动实践、个性化学习、社会情感学习、培养未来领导力。一方面,针对基础教育如何保护数据隐私并让数据发挥积极影响,介绍了保护数据隐私所面临的挑战、应达成的目标,并在意识和能力、政策和实践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另一方面,在日益增强的技术环境中关注社会情感学习。学校要关注发展社会情感学习的一些需求,包括支持和沟通、资源和实施、学业整合等。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人的教育,人作为一种永恒的价值存在物,要求教育持续地赋予人以价值生活能力,教育的理想追求因而成为人谋求自身高层次存在状态的外在反映。因此,教育的应然追求是人类基于本体论的哲学基础进行思辨性思维的结果;同时,教育处在社会中,教育发展中的社会功利要求不可缺少也无可厚非。教育的实然发展则是在实证论基础上进行实证性思维的产物。教育单纯在其中任何一极上的发展都不足以在全部意义上满足人性与社会发展的真正需要,也未能在完全维度上认清人与社会生存的真实状况。由此,在教育的实然发展与应然追求的价值冲突上,文章倡导实然向应然的趋近、实然与应然的动态平衡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当今,人类的发展为个体生命实现自己提供了可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既是人为的,又是为人的活动,应该引导"一个人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他自己"。认识"所是"与"所能是"的自己人以生命的方式存在,生命成长是自己的生命潜能不断得到实现的过程,包括实现"生命所是的自己"和"生命所能是的自己"。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的不断深入发展,大数据助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方法、内容、方式等方面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大数据产生的隐私危机、茧房效应、信息碎片和虚假信息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带来新的挑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应转变主体思维为科学引领,建设数据分析中心链接高校服务平台,利用智能技术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优化教师队伍,推动高校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的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 课程的价值取向是课程实施的方向。在教育发展韵过程中,课程的价值取向主要有3种流派:知识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失业增加、道德沦丧、情感冷漠等困境,这些个人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依靠建立在某一种课程价值观的学校教育显然是无能为力的。反思这些个人和社会问题的产生,说明学校教育在课程价值取向上曾存在着严重偏差。于是,多元与融合成为现代课程价值取向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