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小放恣     
恣意的后面往往跟着妄为。妄为的后面跟着来的语言就是很多的警告。恣意妄为是无限制不节约,讲究中庸之道才是为人之道的老人,对于放恣这回事是不鼓励的。任何事都不能去到尽头,必须有所保留。所以叫亢龙有悔。这是《天龙八部》里说的最高一招,其实也是书法里头的回锋。刚学书法不懂,写"一"字,从头画到尾,原来错了,左看右看,只见一个轻浮单薄的"一"字。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发展冲击着人们的生活,这使得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不断的发生改变,这一时期出现了大批的作家,他们开始关注现实中的人和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便是刘震云的写实小说《一地鸡毛》,它展现了现实生活中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并揭示了知识分子在这种经济发展状况下的价值取向失控,这本小说着重展示了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3.
不用解释了,谁都知道小确幸是什么意思。不知道为什么,我老觉得小确幸这三个宇显得稀稀疏疏的,像水面上的波光闪烁,是适合置放在春天的事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小说《一地鸡毛》是我国当代作家刘震云早期的一部作品,所讲述的是社会底层卑微百姓的寻常生活,小说主人公小林所代表的是这一特征群体的真实生存缩影,这与我们以往所见的塑造典型形式的写作风格大相径庭,加上小说整体贯穿的内容都十分贴合于生活本色,源于生活的写实主义,因此也被众多读者认为是一部无可争议的新派写实作品。刘震云对于平凡而庸俗生活的敏锐深度感悟,还有所体现出来的哲学意识,启发众多读者对小说背后折射的平常百姓生活生存处境的了解以及小人物对苍凉命运的无力之感,同时也呈现出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感元素,值得我们用心品读和鉴赏。  相似文献   

5.
宋军 《中国德育》2014,(22):75-77
正我是从《读者》上刘玉真的文中了解到"小确幸"的。"小确幸"一词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发明、翻译家林少华翻译的,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小确幸"面世以来,受到了网友们的追捧。"小确幸"的感觉在于"小",每一枚"小确幸"持续的时间3秒至3分钟不等。源于细节的小幸福,其实就散落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当你逐一把它们拾起的时候,就找到了最简单的快乐!而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从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就能找到自己的"小确幸"。  相似文献   

6.
“小确幸”,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蛇年春节前夕,我除了收到一大叠来自各地朋友的贺卡、数十条情真意切的问候短信,还收到—件珍贵礼物——学生为我创作、装裱,制成镜框的《满江红》词。站在宽大的镜框前,欣赏这幅诗隋画意的作品,不觉沉醉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7.
《诗经·卫风·氓》是一篇传颂千古的名篇,许多解读者将其理解为是讲述男子"氓"始乱终弃,女子从甜蜜的婚姻中逐渐清醒并走向决绝的选择历程,图解的是千年不变的痴心女子负心汉的主题。但再次细读全文后,笔者却不这么认为。《氓》这篇文章更像是卫国女子的个人独白.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涌现出了一批新写实作家,其中以刘震云、池莉、方方等为代表,他们以自己的笔锋写出来芸芸众生的庸常生活。《一地鸡毛》作为刘震云的新写实力作,于平淡琐碎之中表现小人物的生存困境,让人们从中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精英意识在接踵而至的压力之下逐渐消解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论新写实小说《一地鸡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正华 《文教资料》2009,(18):106-108
刘震云的<一地鸡毛>体现了新写实小说直面现实人生的特点,展现了个体生存的艰难.小说的心理分析加强了叙述者的主体性,展现了人物在处处不得意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心理平衡从而庸俗地生活下去.在看似冷静的叙述中,作者以俯视的眼光审视人物的灵魂,体现出一定的批判意识.同时小说还批判了这种不适合于人生存的环境,体现了一般新写实小说所缺乏的现实批判立场,流露出作者对日常生活中人的"异化"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一地鸡毛,这四个字首先给人一种杂乱、烦躁的感觉。《一地鸡毛》,这篇小说给人呈现的也是类似于繁琐、烦心、无目的却得过且过这样感觉的生活。作家刘震云用现实的手法写现实的生活,貌似平淡无奇,实则有丰富的寓意。  相似文献   

11.
梅园小操场     
对于武大的新生来说,梅园小操场是他们与武大结缘的开始,也是离校多年后依旧挥之不去的记忆。于我而言,也是如此。我研究生入学那天,夏日的热辣在九月的武汉依旧保持着浓烈。因为研究生都住在远离武大校园的三环和宏博,于是,我提着行李,还没坐热宿舍的凳子就马不停蹄地奔向武大校内。武大真的好大,我一路洒汗狂奔,一路问着路边的学生:请问梅园操场在哪里呀?在热心小伙伴们的接力指路下,我终于来到了梅园操场。还没踏入梅园操场,我已听见一派热  相似文献   

12.
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没有宏伟的题材,没有曲折的情节,更没有华丽的词藻,它向读者展示的就是一个家庭的生活,这种生活平庸、琐碎,甚至还有些许卑微。而正是这样一种生活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人生,感受到了社会体制。  相似文献   

13.
当第一次拿起笔的时候,我在想:该怎样构思一个故事呢?记得第一个在我脑海里成形的,是追捕食蚁兽的故事。那时候我年纪尚小,天真地以为食蚁兽吃蚂蚁就是大逆不道的举动,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怀着满腔的写作激情,我抓起笔用稚幼的文字写下了一篇蚂蚁家族的成员无端失踪,白猫警长成功将吃蚂蚁的  相似文献   

14.
教育,原本就是一种充满诗意的职业,是一门需要以思想与信仰来砥砺、演绎诗意之美的事业。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懂得享受教育的诗意,正所谓“腹有诗书自成长”。  相似文献   

15.
<正>写好作文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善于点题就是写好作文的方法之一。点题与不点题的文章有时区别很大,特别是考场作文,善于点题和从不点题的作文,会有很  相似文献   

16.
(一)罗曼·罗兰曾说:"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他所说的"一个人",或许就是老师。语文课,教生字词,读一读,写一写,似乎很简单,其实不然。在报了2次听写之后,我发现我们班有好几个学生竟然分不清d和b,分不清平舌和翘舌。这,很有一些出乎我的意料。他们是5年级的学生啊!没办法,只有"回炉",重新再来。怎么样"回炉"?这,是一个问题。其实,也有很简便的方式:抬一抬手,写在黑板上。这样就算完事啦?这个方法,有效吗?这,显然是省事而不是有效的。因为,教与学,并不是简单地将一碗水倒入另一个碗里。  相似文献   

17.
<正>尊敬的校领导、老师、同学们:上午好!当栀子花开的时候,校园便唱起别离歌。此时此刻,也许,我该重复你们听了许多遍的寄语:譬如感谢师长、感恩母校、感怀时代等等,那样很合时宜,但我猜想,你们并不爱听。上外的好,老师的恩,大家已经感  相似文献   

18.
《额尔古纳河右岸》几乎以无标记、无刻度的思维叙述着一个民族、一类人群的历史,不仅与我们现在的生活现实愈来愈远,而且可能是反现代、反现实的。作品实际上是在为现代人寻找生命轨迹。从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朴素的世界观和生存方式,也看到了一种信仰的坚守,作品是在被抛弃的历史中重新寻找一种精神。作者在作品中展示的历史生活的古朴、典雅与现代人的生活旨趣是一种必然的悖论。  相似文献   

19.
审稿台     
《中学生读写》2008,(6):132-135
<正>写小说有三种结局:悲剧、喜剧……无言的结局。:)))投稿却无疑是两种结局:一种是皆大欢喜(被编辑采用被读者喜欢*^^_^^**);一种是孤芳自赏(编辑不采用,唯一  相似文献   

20.
刘凡羽 《教学月刊》2022,(Z1):96-100
"读整本书"是有深度、厚度、高度的语文实践活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可采用"一本四读"模式进行任务设计。"一本",指教师每个学期从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篇目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一本,这契合"双减"政策"轻负高质"的要求;"四读",指基于阅读任务驱动的课前自读、基于对阅读任务理解的课中展读、基于学生对阅读任务理解的教师促读、基于任务检测和提升的课后评读。教师要通过"四读",以精准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将这一本读透,再由"一本"上升到"一类",掌握这类作品常见的阅读"范式",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