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下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教学《"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课例逐一分析。一、切合文章主题的导入师:同学们,初次见到吉老师吧?  相似文献   

2.
自己读课文,想想:你觉得凤辣子是怎样一个人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篇课文是长篇小说《红楼梦》里的其中一个小片段。《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  相似文献   

3.
一、设计思路本文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节选的片段,作者是我国天才的语言艺术大师——曹雪芹。《"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讲述的是林黛玉初进贾府,王熙凤与其见面的情景。曹雪芹用他的那支生花妙笔,对王熙凤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10年第2期刊发了“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蒋军晶《‘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课堂观察”一文。拜读之后对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感受颇深: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意识对教师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但人本理论的代表罗杰斯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有“善根”;  相似文献   

5.
教学理念古典名著大都是通过鲜明而内涵丰富的人物形象来打动、感染读者。因此,理解人物形象是读懂名著的关键。本文主人公"凤辣子"正是作家鼎力打造的典型形象之一。本节课旨在品读描写王熙凤的外貌与语言的文字,引导学生体会作家笔下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复杂性,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红梦楼》原著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本设计的教材选自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  相似文献   

7.
王冰雪 《现代语文》2013,(11):107-108
依照常理,名著阅读教学课堂中,诸如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节选《林黛玉进贾府》等应该备受高中同学的青睐。因为《林黛玉进贾府》片段中塑造的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人物形象早已通过电视或者电影等多种媒体在高中同学们的心目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8.
《江西教育》2014,(3):22-22
【教材重难点分析】 本片段重点写的是林黛玉初进大观园,在与众人相见的过程中与“凤辣子”王熙凤见面的经过。通过对这一见面过程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见风使舵的人物——“凤辣子”的形象。由于本文语言是古白话,学生对于王熙凤的服饰、外貌部分理解有一定难度。另外,理解王熙凤的美丽、热情外表下真实的性格特点,也是课文的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9.
【课标·教材·学情】 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我们把语文教学过程变成培养学生独立学语文的能力的过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方面获得发展。《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的精华章节之一,学生通过学习它首先要获得语文能力(以上五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林黛玉进贾府》是中学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解读此文,要求学生自己确定研究方向,共同探究,拓展阅读的深度,大胆自信展示研究的成果。这种方式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编入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教师在备课时,应当根据小说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在上本文之前,我在班上做了个调查,只有约五分之一的学生浏览过《红楼梦》,有些学生甚至连基本的人物关系都弄不清楚。当问及为什么不愿读《红楼梦》时,有的说太长了,有的说读不懂,还有的说内容只是喝酒作诗,没多大意思……如果就这样开讲课文效果肯定不好,于是我改变了原教学设想,决定分三个步骤“迷住”学生,让他们通过鉴赏课文,窥斑见豹,从而对《红楼梦》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13.
周宏 《小学语文》2012,(4):12-15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节选自名著,虽然语言与表达力极为经典,但对语文教师与语文课堂而言,要自在把握却很不容易。为了做课,我对这篇课文几番琢磨、几次试讲、几经修改,其间有颇多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我们有不少学生在写作时却常常感到无事可写,无感可发,无情可抒;所写作文如喝白开水,平淡无味,平泛之极。究其原因,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理解,缺乏对生活中小细节小节点的“敏感”反应,并缺乏一种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各种感觉。我们大家看过《红楼梦》,最“小心眼”,多愁善感属于林黛玉,其“冷月葬花魂”的悲悲切切,其“红绡香断”的怅惘,包括寄身舅家的小心翼翼,让多少人感念不已。但也正是她的这种“敏感”,才成就她在大观园中最高的才情,她的诗句是众姐妹中最好的,曹氏在《红》文中有大篇幅的叙写。  相似文献   

15.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曹雪芹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极为忙碌的场面。透过这些忙碌的场面,我们不仅能够对《林黛玉进贾府》中的角色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还能在此基础上一窥封建等级森严的大家族中的种种繁文缛节,进而更深层次了解到封建大家庭衰落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品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品读,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会使学生对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语言特色、人物个性特点等诸多方面有所感悟。以人教版第十册第22课《"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为例,从三个方面探讨品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这部不朽的作品,以它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超的艺术成就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的高峰。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在中学阶段没有读过《红楼梦》,就像外国人到中国没有去过长城一样的遗憾。高中《语文》第四册节选了《红楼梦》第三回,取名为“林黛玉进贾府”,目的是让学生对这一文化瑰宝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在上《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对《红楼梦》早已如雷贯耳,对书中的人名也很熟悉。课前,我布置预习任务,要求细读课文并将《红楼梦》的前五回通读一遍。这时。就有学生提出来:老师,课文这么长,你告诉我们上课要讲些什么,我们可以省点时间,而且上课也跟得上你的思路,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一聊课题师:伸出手来跟我写课题。从课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文中有两个人物——"凤辣子"和林黛玉。齐读课题。(生读)师:文中还有一个人物是——生:贾母。师:有同学读过《红楼梦》吗?这个填空能不能做?(出示)"凤辣子"贾母林黛玉文中的母亲刚刚去世,她的外婆  相似文献   

20.
一、打造"美的课堂" 1.数学教研组活动 我校数学教研组依凭"美的课堂"思想,研究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协调参与,将枯燥的数字赋予灵性,使难懂的规律易于接受,对数学的美的感受有更独到的领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