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运用口头语言及非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它体现了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用知识、认知能力及情感态度的融合。教师要依托教材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在质疑解疑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表演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堂辩论中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程小春 《考试周刊》2009,(16):101-102
语用能力是语言学习和应用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而语用失误在学生的口语交际中则普遍存在。本文对学生的语言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的现象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提高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和文化意识,避免在语言交际中产生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3.
甘莹 《考试周刊》2010,(28):93-94
本文针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缺少语言环境、高职学生自身英语基础薄弱、教师过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等问题,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语用预设理论对于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语用预设是言语交际顺利进行的保证,教师在口语教学中应用语用预设理论.不仅能够活跃英语口语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在言语交际中学习英语。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现有教学体系培养出来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十分低下"。从交际能力的本质来说,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不是仅仅能开口说话就说某人具备了交际能力。目前外语界一般认为,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即是否形式上可能,是否符合语法规则;和"语用能力"即在具体的语境中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实际上经过多年的学习一般人都具备了语言能力,但大多数人缺乏的是语用能力。而语用失败是由在跨文化交际中对跨文化知识的不充分了解造成的。因此,提高中学生口语能力既有利于其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国际交流,满足社会上对口语交际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语用教学中,"学"是逻辑前提,"用"是语用教学的推进策略。口语交际能力是积累语言运用、发展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口语交际教学,可以通过"发现、感悟、因袭、迁移、创造"五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积极语用状态下感受语言魅力,敏化潜在语感,内化语用习得,把"学得"与"习得"相互融合、互为促进,最终达到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促成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把自己的内部语言通过一定的方式转换为外部有声语言,以达到相互交流目的的一种活动。口语交际能力具有综合能力的特点。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训练中要重视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教师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与他人交际。"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这是新课标提出的口语交际任务。如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使他们成为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分析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入手,提出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必须重视语用能力的培养;重点探讨了如何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学习的关键环节,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保障。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语用能力的自我发展,是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心头大患"。我结合自身多年的从教实践经验,基于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新课程改革理念,从分组探究  相似文献   

10.
姜自敏 《考试周刊》2008,(7):191-192
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工具,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语用能力的欠缺必定会导致语用失误,最终造成交际的失败.在实际教学中外语教师和学生多偏重于语言的知识,而忽略语用性知识.本文就如何在听力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出一些建议和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