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是的,课堂幽默,似一把“击棒”,能敲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似一片“热土”,能沸腾学生的“血液”;似一块“磁铁”,能“吸”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似一座“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似一个“贮存器”,能给学生永久的记忆……  相似文献   

2.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4.6图形的位似”一节中对“图形的位似”下了这样的定义:“如果两个图形不仅形状相同,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笔者在阅读教材中发现从这个定义出发不能推出课本上“位似”的性质:“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相似文献   

3.
晏乾坤 《现代语文》2009,(12):61-64
在《红楼梦》众多版本中,对林黛玉眉目的描写也不尽相同。有的描写为“一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有的是“一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笔者认为“一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才更符合曹雪芹的本意。这样的描写不但能存形于外,而且能入乎其内,更能出乎其外,把人物外形的自然性和社会性高度统一,达到了“以眉目尽传其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在小学六年制语文课本第八册《看球记》一文中有这样两句话:“虽然战场在香港,可我们好似也参加了战斗,精神紧张,心潮随着球起落。”“……声音大得好像要叫全北京市、全国同胞都听到这个喜讯似的。”这两句中都有“似”这个字。根据字典上的注音,“似”有“shi”与“si”两种读音,那么,这两句中的“似”字该读何音?如何区别“似”字的读音?请指教。郁文  相似文献   

5.
<正> 壹似A非A两个意义相反的动词“似”、“非”,后面可以出现同一个词语 A,组成“似 A非 A”格式,相当于“象 A 却又不是 A”的意思。例如:①放下背篓,一头就栽倒床上,似睡非睡地躺了一个钟头。(莫伸《沉寂的五岔沟》,《中篇小说选刊》87年1期95页)  相似文献   

6.
“似自然性”概念中的自然一词应有多种不同的意向所指,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时期使用自然这个名词是取其转喻,即是在否定性的批判意义上引用它。人类社会发展的“似自然性”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语境,理解历史的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似自然性”是暂时的社会历史现象。唯有在历史发生学的一般基础上.才可能历史地超越人类社会发展的似自然性阶段。“似自然性”概念在马克思哲学文本中并没有一个明确存在,只能在批判资本主义场域中把“似自然性”思想看作隐性理论层面。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一册《察今》:“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教学参考书把“有似于此”译为“有些象这种情况”。我觉得“有”在这个句子里没有意义,是个词头,它附加在“似”字前,一起构成双音词,是一种习惯用法。如: 1.“观其两旁,则滂渤怫郁,暗漠感突,上击下律。有似勇壮之卒,突怒而无畏。”(枚乘《七发》) 2.“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资治通鉴·祖逖》)“有如”同“有似”。下同。 3.“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  相似文献   

8.
像义词“似”的语法化历程一直是古汉语中研究不充分的部分。石毓智先生和江蓝生先生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但是“似”究竟是怎样一步步语法化的?“也似”是怎样形成的?这些问题尚未得到梳理。通过对上古至公元十二世纪的历代文献语料的考察,我们发现“似”成为动词、副词、形容词词尾以及“也似”的形成伴随着语法功能的变迁,构词能力的增长,语义功能的虚化等要素。  相似文献   

9.
求学不求似     
<正>“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晚年的齐白石如此道。这句看似矛盾的话却为我们厘清了“学”与“似”的概念。郑板桥在谈论画竹的时候,一反流行的说法,说自己“胸无成竹”,践行了求学不求似的真章。实际上,不只绘画,从处世及为人,我们都应求学不求似。也许有人会将两者混为一谈,但学与似有本质差别:学,是“胸无成竹”,是汲取了先人的智慧,进而发展出独立创新的见解与创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助词“似的”的语法意义及其来源》(江蓝生,1992)等文章的基础上对“似的1”和“似的2”作了深入分析。文章认为,在“像……似的1”的短语时,“似的1”不但是为了强调,而且具有语法作用。“似的2”不是句末助词,而是句内助词;由“似的2”充当后缀构成的短语可以称之为“测断短语”。文章最后将语义、语法、语用以及语音结合起来,就如何辨别跟两个“似的”有关的比喻句和测断句作了方法上的说明。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常常会遇到一种叫“闲笔”的文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信手一笔”,它是指作者似有意似无意地点缀上的一两句“闲话”,有人比之为“荷叶上的露珠”。下面就撮举数例来呈现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一、展现人格魅力《三国演义》第104回写诸葛亮病故,蜀人  相似文献   

12.
我虽然没有美术细胞,但我忍不住要为这几位新老师作“素描”。一、“林黛玉”初见新语文老师是在高中的第一堂课上。我脑海里立即跳出一个人的名字——“林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juan)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画的意象造型手法赵敬之意象造型是中国画的根本特征,使物象本身意象化,是中国画绘画语言的精髓。明代王级提出“不似之似”,清代石涛提出“不似之似,似也”,齐白石和黄宾虹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惟绝似又绝不似物象者,此乃真画”。历代大师所言,...  相似文献   

14.
红颜泪尽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一曲《枉凝眉》,映着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目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照着黛玉的“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更映着黛玉的“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相似文献   

15.
病态美不说西施难受得皱眉捂胸在东施眼里却简直就是维纳斯,只看林黛玉那一副病态:明明皱着眉而且眼神忧郁,却被写成“两弯似蹙非蹙骨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明明上气不接下气,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却说“泪光点点,娇喘微微”;明明浑身无力,一阵风就能吹倒,却说她“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曹雪芹的笔墨真厉害。  相似文献   

16.
基于Charles Sanders Peirce的符号三分法,象似性可以分为影像象似性、拟象象似性和喻象象似性。论文从拟象象似性角度分析《生死疲劳》葛浩文英译本在语篇层面对原文中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和距离象似性的翻译处理,并探讨了译文对原文中顺序象似性的重构、数量象似性的再现以及距离象似性的模仿,旨在揭示拟象象似性指导下的翻译应摆脱“只达意传神而不彰显形式”的片面翻译观,要尽量达到“形神并重”、“形神兼似”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农村初中生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令各方忧虑。此外,还有一部分似读非读、似流失非流失的“半流失生”,人们戏称为“函授生”。有一所200多学生的农村初中,有时一天就缺席二、三十人。  相似文献   

18.
爸爸妈妈我     
简评:父母似山、似河,把“我”这棵幼苗哺育成长,他们用不同的方式爱“我”,而“我”也知道了感恩,会“长出青翠的绿叶,结出丰硕的果实,为山河增添光彩。”恰当的比喻,真情实感的文笔,让读者看到了一幅家庭和谐图。  相似文献   

19.
“春花秋月何时了”,古往今来,“秋月”是一个吟不完的话题,牵扯多少诗人的情丝,引起多少词客的偏爱!这里,我们从古诗词的天空中撷几缕云彩,以飨读者。秋月是什么形状? 白居易的“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说的是上弦月;李白的“月下飞天镜”(《渡荆门送别》),肯定是一轮满月;李贺的“燕山月似钩”(《马  相似文献   

20.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是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似本能”概念是其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似本能”在某种程度上是遗传的,但它是一种潜在的能量,它的表现和发展需要后天的社会环境及教育,由“似本能”需要”出发,马斯洛建构了自己的“需要理论”、“自我实现理论”和“高峰体验理论”,从而强调了人的潜能、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有助于我们用人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统一的观点来考察人的心理和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