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科技》2012,(6):14-15
Aboutthe Film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把人类第一次送上了月球,自此之后,共有12位航天员相继登月。1972年2月11日,“阿波罗17号”执行了最后一次登月任务,之后的“阿波罗18号”登月计划因经费不足而取消,从此人类的足迹再也没有踏上月球,但坊间却流传着“阿波罗18号”曾经登上月球却秘而不宣的传说.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2010,(1):47-47
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11号”,首次登上月球表面,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性时刻。但据后来的一部纪录片报道.这些宇航员差一点就不知道该怎么回地球了: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强调以生为本,提倡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同时也要注意变革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在课的开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设置要有启发性和发散性,训练学生思维的张力和活力;满足学生的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让课堂教学"动"起来。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007年版)第113页说:“就在周恩来接见美国运动员的当天.尼克松发表了声明,宣布对华新步骤。他把打通中美关系比作人类登月的‘阿波罗计划’。”这里的“打通中美关系”意指基辛格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先遣,其中所说的“阿波罗计划”.笔者所见的一些著述则表述为“波罗行动”或“渡罗计划”。究竟是“波罗...  相似文献   

5.
10月24日18时05分,在西昌这个被称为“月亮女儿故乡”的地方,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托举着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升空——“嫦娥”就这样开始了奔月之旅。  相似文献   

6.
林丽娇 《文教资料》2013,(1):170-172
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提高综合历史素养。本文结合新课程实践,从改变"知识本位"的传统历史教育价值观、吃透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习惯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历史意识,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徐芳 《文教资料》2006,(27):120
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法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拟从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特点、他们自身的发展需要以及将来他们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三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方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宗成菊 《林区教学》2008,(10):92-93
当前,由于中俄关系的日益加深,社会需要大量的高水平的俄语专业技术人才,国内各高校俄语专业异常的火热。大学零起点的俄语学生大量的增加。如何在短时间内夯实他们的俄语基础,在提高听、说、读、写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终身学习俄语的能力是教学的关键。结合教学经验,分析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浅谈学生俄语问题意识在教学中的培养,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上,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各种策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0.
加强“SRT”计划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清华大学“SRT”计划自实施以来,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对“SRT”计划实施情况做了简要回顾,从三个方面分析了“SRT”项目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对当前“SRT”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做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巴尔扎克也说过:“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创新来源于问题,只有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有创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首要的工作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前沿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及训练,并结合自身实践体会,分别探讨和阐述了其中的涵义与内容。  相似文献   

13.
从2005年3月至今,历时一年半的我省高考方案研究工作终于大功告成,瞩目已久的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考方案终于出炉:“3十学业水平测试十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这个方案应该说体现了科学性、创新性、公平性原则。该方案要求文科考生必选历史。由此,我们从中看到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在此我想探讨一下“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环境问题是当前举世关注的热点问题。人类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环境,依赖于自然。曾几何时,蓝天、碧水、绿地、阳光为人们的生活构织出绚丽的风景。而如今所有的这些都将被灰色的天空所抹杀,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在日益恶化。因此,环境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自然环境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素质观念,  相似文献   

15.
在"越南计划"的叙述中,库切将主人公道恩破碎的、扭曲了的自我意识和混乱的自我分析深嵌于20世纪后期西方的新帝国--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的文化语境之中,揭示了帝国历史叙述和文化语境对大众意识形态的塑形作用及帝国历史是被制造的实质.在众多打造帝国意识形态的文化形式中,库切在"越南计划"中着重批判性地分析了媒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质疑问难,深入探究。这样,才能充分拓展学生的创造潜能,实现真正的“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课堂上能让学生"具有发现问题的意识"并能发现问题,是新课程新课堂的最大亮点。名师于永正、孙双金的课非常精彩,其中一点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语文教师每节课都应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谈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 ,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 ,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 ,认真探究 ,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 ,心理学上称之为“问题意识”。古今中外一些杰出的学者 ,都十分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陶行知说 :“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问题是除旧布新的桥梁 ,是认识深化的阶梯 ,是创造发明的先导。由不知到知之 ,需要问题 ;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 ,需要问题 ;由认识片面到认识全面 ,也需要问题。当前 ,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和研究性学…  相似文献   

19.
教师角色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特点考察,有其共性化的特征,但也因学科性质不同,教学内容的差异及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又呈现其个性化的内容。历史教师不仅应具备共性化的教师角色特征,还必须形成相应的历史学科的个性化心理角色,即在历史教学情境中,依据历史教学任务和内容,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而扮演的角色。如果说,教师社会角色具有共性,反映了教师群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与身份,那么,历史教师心理角色往往突出学科的特殊性,反映了他们在历史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特征。  相似文献   

20.
谢婧 《现代教学》2013,(5):72-74
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引起了美国国内一片哗然,这引发了人们对美国教育的反思。特别是在科技界和教育界,一场关于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大讨论也随之开始。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国家科学院召开了由布鲁纳主持的全美科学教育研讨会,在他的总结报告《教育过程》中,提出了在杜威"科学探究"的教育思想基础上所提炼出的"发现教育法"。这一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