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中国古代汉语改字、缺字、缺笔之避讳文化习俗进行举例讨论,着重分析研究这三类避讳形式在学术研究中的三个重要作用:第一,古代避讳之文化习俗可以为研究古代语音服务。这主要表现在用同音字代替避讳本字和避嫌名这两种避讳形式上。第二,古代避讳之文化习俗可以帮助鉴别古代汉语的同义词。古代避讳的这个作用,主要从用同义词代替避讳本字的改字避讳方法中表现出来。第三,利用“改字、缺字、缺笔”这三种避讳表现形式,可以考求、印证某一古籍文献资料的写作或刻印年代。  相似文献   

2.
王新丽 《文教资料》2008,(28):112-114
避讳是我国古代王权政治与宗法社会等级观念在语言文字运用上的体现.在周代,统治者已把避讳作为"礼"的内容之一纳入到周礼系统中,<礼记>中有许多关于避讳的规定,如公讳和私讳、取名和称名的避讳、史书记载的避讳、讳与不讳、避讳的学问和管理等.避讳在古代社会的承继和发展,对我国古代经传子史书籍的书写和传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乐 《华章》2013,(32)
避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其影响源远流长,现今我们仍能在一般的语言实例中发现避讳语及其遗留的痕迹。本文分四部分:首先,简要的介绍何谓避讳及古代的避讳制度;其次,概述避讳的内容;再次,阐述这种避讳现象运用的语言形式,即避讳的方法;最后简要的对避讳在语言学上的意义作用及其演变情况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4.
对于避讳语的研究或记载 ,历来都有著作涉及。但至今未有专文重点探讨方言避讳语。而方言避讳语不仅异常丰富 ,而且根深蒂固 ,对它的重点的全面考察 ,不仅能加深对方言区人文现象的认识 ,而且能提高对人类语言避讳的认识。本文专门考察方言中的避讳语 ,包括避讳的对象、心理、类别、方式、特点等。  相似文献   

5.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而五代避讳又有其特点。避讳给人们阅读五代文献造成不便,但如能掌握其规律而加以利用,亦有助于解读文献典籍。通过考察五代避讳制度,总结其避讳方式和内容,并分析相关避讳材料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 ,避讳习俗在中国发生于周代 ,周代统治者把避讳作为“礼”的内容之一纳入到周礼系统之中。在《尚书》、《周礼》、《礼记》、《左传》等儒家经典中都有关于避讳的论述。由于这些典籍的权威性 ,其中的避讳论述也被后代奉为规范 ,从而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中国早期的避讳情况作了较全面的清理 ,对中国早期避讳的规则和特点也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封建时代,文人写文章遇到君主或尊长的名,不能照字直书,而要加以回避,这种手法就叫避讳。对皇帝名避讳,谓之“国讳”;对圣人名避讳,谓之“圣讳”;对尊长名避讳,谓之“家讳”。避讳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到清代更加完备。常用的避讳法有以下几种: (一)缺笔避讳法。例如: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将“世”字写成“(?)”、“民”字写成“(?)”;为避宋太祖赵匡胤讳,把  相似文献   

8.
对人名称谓的"避讳"是中国古代突出的文化现象,日本在古代也同样存在这样的文化现象,虽然两国的避讳在起源上是一致的,但在其表达的具体方面却存在较大差异。其差异主要体现在避讳对象、避讳方式、触讳惩罚以及避讳对讳者名字的影响等方面,其原因应与两国民众思维方式、对于皇权态度的不同,以及两国对于汉字使用的地位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9.
避讳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习俗。《史记》存在着大量避讳现象,体现着避讳习俗逐步向成熟阶段发展,其避讳有严有疏,有章可循,运用的避讳方法有同改字法、同音改字法、同名改字法和以“某”讳言法等。  相似文献   

10.
古代人讲“避讳”,即子女避祖、父名字讳,臣民避君王名字讳。一般地说,是枉写文章、谈话时避开要避讳的字,通常是用其他的字来替换。普通老百姓的避讳还好办.而帝王的避讳可没有商量的余地,它带打强制特点,弄不好就会被杀头。  相似文献   

11.
避讳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特产。由于各朝避讳的不同,对于避讳的研究,成了校勘古籍、鉴定版本年代和辨别古籍真伪的手段之一。它已成了一种专门学问——避讳学。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散见于宋、清许多学者的著作中。现代学者陈垣先生的《史讳举例》,更是这方面的专著。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一下避讳与封建专制主义有关的某些问题,并求教于史学界。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了有明确纪年题记的敦煌道教文献的避讳情况,并尝试归纳其整体避讳特点,以期利用避讳的时代对无纪年道教文献进行断代.  相似文献   

13.
人物姓名的避讳,主要有三种。“国讳”要避讳的主要是皇帝本人的名字;“家讳”是仅仅限于亲属内部的避讳;“圣讳”是避周公、孔子一类圣人的名字。  相似文献   

14.
古代"避讳"之礼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制度,是古人忌讳传统的延续或传承,即在人死之后讳称其名,以示敬鬼神之义,并由最初的避君王名讳,又发展出家讳、私讳,甚至名字的谐音也要讳,演绎出种种避讳之事,避讳之制因此愈演愈烈。避讳制度既有敬奉鬼神、尊崇先父先王的传统文化心理,又有迂腐而荒诞不经的迷信观念。  相似文献   

15.
避讳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种传统陋习,由于避讳,古代的许多地名经常被更改。河南一些市县的名称就是由于避讳而形成的,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6.
避讳是对名字的回避,表字是名字的一种替代形式。避讳和表字都在周代逐渐发展成熟,一般认为二者存在联系,但二者之间的内部关联少有人研究。从早期的避讳和表字入手,将名字作为二者的中介,通过比较周秦两代避讳和表字的分类以及形式,可以发现避讳与表字都属于语言禁忌,但是表字与名字之间的关系较之于避讳更加多样。  相似文献   

17.
从避讳的范围、方法及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等方面来论述避讳在鉴定古籍版本时代、古籍版本的真伪、辩明古籍的刻处中的作用以及利用避讳在鉴定版本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在《辞海》中这样解释"避讳":"封建社会对于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避免写出或说出叫避讳。"在中国,避讳有悠久历史,《礼记·曲礼》载曰:"名字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明文规定取名的避讳;后来,《左传》又加上"不以畜牲,不以器帛"的词条,正式宣言"六避"。可见,早在周代就已出现了避讳。不过直到战国时,避讳还没有一整套制度。秦汉以降,大一统的政局形成并得到巩  相似文献   

19.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本文从避讳的产生与发展、范围与方式、危害与利用等方面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避諱浅说     
避讳,是我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现象,它规定要为尊者讳,为贤者讳。凡是帝王、国君等最高统治者和尊长的名字不得直称,若使用,要在口头或文字上用其他方法表述。研究避讳,应用于历史学、校勘学和考古学者,称之为避讳学。我们掌握了避讳的基本要点和规律,就可以解决古籍阅读中的某些疑难,利用它来辨别古书、文物的真伪,并可审定其年代,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质量,为研究文史打下良好基础。我们透过避讳这一历史现象,探索事物的本质。如依据历朝避讳的宽严,推知皇权专制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