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国内电视界,很多栏目两三年就被淘汰了,像“东方时空”这样存在10年而且还能产生较大影响的栏目少而又少。从1993年开播至今,“东方时空”数次改版,其间有成功也有失败,折射出我国电视节目改版的问题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陈琳 《新闻实践》2002,(2):42-43
前不久,笔者在南京参加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电视受众调查活动。这次活动主要采取随机人户调查、当场取卷的方式进行,样本数量达到1100份。其中有一道题为“您平时收看各类节目的情况如何”,将各类电视节目按性质分为新闻、新闻评论、知识竞赛、综艺、影视、专题、谈话等21个类別,分别设有基本不看、很少看、有时看、经常看和几乎必看五个层次的选项,以期能够对南京电视观众的收视需求有个大  相似文献   

3.
随着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技术的发展,西方国家在上个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就开始了一场频道专业化革命,CNN新闻频道、MTV全球音乐电视、HBO电影频道等专业化频道都是这场革命的胜利果实。专业化是电视业开拓的一片新的生存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人们都喜欢看电视?为什么人们都要求电视节目丰富多彩?为什么人们都喜欢电视新闻?我们的电视新闻怎样更好地为这个伟大的时代服务?在这些问题的答案中,都应该包含着对于人们心理机制的探讨。从心理学角度上讲,人们的生存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精神的需要,这种精神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具体表现为人们的求知欲。人们总想去了解自己所不懂得的问题,去知道自己所不知  相似文献   

5.
胡会娜  李杰 《新闻世界》2010,(8):266-267
本文从受众需求角度,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从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角度,探讨微博对受众的需求满足。  相似文献   

6.
赵曙光 《传媒观察》2007,(10):32-34
随着电视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和新媒体生态环境的急剧改变,受众的媒体接触习惯和需求重点的变化令电视人难以琢磨,导致栏目平均生命周期缩短,改版成为电视栏目的常态。电视媒体的节目形态创新与观众需求的变化互相激荡,推动收视热点不断  相似文献   

7.
浅谈电视人的观众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人的观众意识,是以观众为本,全心全意地为观众着想和服务于观众的思想意识。它要求电视人心中时刻装着观众,想观众之所想,急观众之所急,尽量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这种观众服务意识主要体现为观众提供丰富多彩、质量优良的电视节目,并把观众愿不愿意看、喜不喜欢看作为节目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首都博物馆的观众调查数据入手分析了博物馆亲子观众的特点和亲子观众对博物馆的需求,从建设博物馆亲子美育品牌的角度,提出几点思考:网络技术下的"社区"博物馆建设;博物馆教育如何帮助亲子观众实现探究的愿望、如何帮助亲子观众建设积极亲子关系;提出了展览实现"双展线";分析了受欢迎的博物馆亲子文创产品特征,从而让博物馆真正成为亲子观众的"第三地",更好地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9.
我自1983年从事少年儿童文学读物的编辑工作,已有10余年的时间了,不能称其长,也不可谓其短。 这10余年的时间里,我有一点体会,这就是要编好儿童读物畅销书,就要遵循“求新、求实、求精”的编辑方针。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法制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身体力行,也正因为如此,法制类电视节目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1943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需要发展规律的。马斯洛提出的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更高一层次发展,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这种需求得到满足,就必然会有另一种需求将其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11.
现代信息传播事业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电视作为飞速发展的大众传媒成为人们了解大干世界的首选。但是随着电视频道的增加,节目的丰富,竞争的加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对电视节目加以选择。因此电视新闻传播如何做到坚持正确导向,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需求,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代信息传播事业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电视作为飞速发展的大众传媒成为人们了解大千世界的首选.但是随着电视频道的增加,节目的丰富,竞争的加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对电视节目加以选择.因此电视新闻传播如何做到坚持正确导向,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需求,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韩剧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时间的热播,使韩国的跨文化传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因而也成为许多传播学者研究跨国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本文通过对韩剧在中国热播现象的简单分析,透视中国观众的情感需求,目的在于为中国的文化传播能在未来的国际文化传播中取得成功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北京日报》于去年5月6日改版每日12个版。其中,8个新闻版,4个专版。该报在改版时向读者承诺:内容上,可读性更强,信息量更大,有更多的新闻,有更多的新知;版式上,追求大气厚重,简约明朗的视觉效果。 翻阅该报,虽短短几个月,确有不小变化。可以认为,基本上履行了诺言,值得称道。这里,笔者不详加评述,仅略述几例。 改版后,《北京日报》注重加强与读者、作者的联系,其一是设立新闻热线,以扩大新闻线索,充实新闻来源,增大信息量,增强可读性。对这一做法,该报独具一格,巧妙设置眼、耳、头脑图文,其下注明看见什么…  相似文献   

15.
电视这一新的环境因素对儿童有着两方面的作用,有喜有忧,关键在于儿童收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和如何收看电视节目。本文尝试从儿童受众的心理特征出发确定儿童受众的收视需求,并以儿童受众的收视需求为出发点,探讨在转型期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儿童电视节目制作的新理念和新方式。  相似文献   

16.
17.
不管你是否愿意,不管你是否承认这一点,曾经自诩为文人雅士的电视人现在无可避免地和"商"沾亲带故了,追求收视率的背后无一不是商业利益的驱动.如今,电视节目的生产或者选题、策划与制作的目的性和指向性越来越明确,换句话说功利性越来越强烈,这种状况应该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电视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大众传播媒介,除了具有文字语言、有声语言外.还具有广播、报纸所无法比拟的画面语言。电视正是以其独特的可视性吸引了广大的观众,因而我们呈现给观众的画面应符合电视观众的审美要求。 人们一般认为:追求画面的美是文艺作品的事,而电视新闻画面只求平、稳、准、匀就行,却忽视了画面的选择,诸如麻风病人的残部特写、车祸现场的血肉模糊、掏粪工的搅动粪便等等,这类令人作呕的画面显现在荧屏上,给观众带来的是恶心,给当事者亲属带来的是伤心。 电视新闻作为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老百姓了解社会,…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电视人离职潮是业界热议的话题。本文从"知识型员工"这一理论视角,分析电视人离职潮。文章从追求个人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职场工作的自主空间、看重事业成就的外在评价、关注知识成果的经济报偿四个方面,分析知识型员工在个人职业中主要注重的四个方面,给电视媒体管理知识型员工提供可资参考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李健 《新闻采编》2012,(3):25-26
近年来,各电视台不断推陈出新,各种电视节目层出不穷,要想在种类繁多的节目中脱颖而出,抓住观众的眼球,提高收视率,就必须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更新,注入新鲜的血液,保持它的品牌竞争力。因此电视节目需要进行节目改版,但改版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宽泛,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谈谈电视节目的改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