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熳 《湖北教育》2003,(3):58-58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名为《月光曲》。课文描写了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贝多芬为一位贫穷的盲姑娘和她的皮鞋匠哥哥演奏这首《月光曲》的故事。其实,该曲之所以称为“月光”,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得维希·莱尔什塔勃(1799-1860)把该曲的第一章比作瑞士蔬森湖上的月光,才使这首奏呜曲获得了“月光曲”的别名。 这首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标  相似文献   

2.
月光幻想曲     
月光的美是画不出的。印象派画家莫奈有名作《日出》,而非《月出》。摄影、电影和电视也不行。音乐呢芽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阿炳的《二泉映月》,都是悠悠地传出了月光之情的。但毕竟只能勾起一点想象,终难有置身月光的视觉与触觉的感受。秦少游《踏莎穴suō雪行》词曰:“雾  相似文献   

3.
贝多芬 ,德国音乐家 ,被公认为有史以来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他以创作的乐曲向世人鲜明地揭示 :“音乐的力量可以不借助语言文字而传达一种人生哲学。”《月光奏鸣曲》(简称《月光曲》)是他留给世人的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之一。课文《月光曲》讲述了一个生动美丽迷人的传说故事 ,可以作为我们解读名曲《月光曲》的一把金钥匙。“月光曲”的传说与名曲《月光曲》有着不能割舍的渊源关系 ,是先有音乐家名曲《月光曲》的创作 ,而后才有关于名曲创作的传说。这个动人传说的渊远流长表明了贝多芬其人其德之不朽 ,其名其曲之经久而不衰。贝多芬…  相似文献   

4.
在钢琴艺术史上,贝多芬创作的《月光奏鸣曲》和德彪西创作的《月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贝多芬,德国有名的钢琴家,作曲家,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他最擅长音乐领域中的器乐领域,其中交响曲和奏鸣曲形式影响最深。法国有名作曲家,德彪西,印象主义的代表,印象绘画对他的作品有影响。两人虽然不在同时期,但都著有《月光》。本文浅析两部作品创作背景风格和演奏技巧的不同,希望能对演奏者演奏不同风格作品技法上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贝多芬以其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所著名,其中以第十四首奏鸣曲Op.27 Nr.2为代表作之一,又被称为《月光奏鸣曲》。贝多芬在创作《月光奏鸣曲》的过程中将自己独特的个性融入其中,从而创造了其非凡的艺术风格及魅力。文章首先对《月光奏鸣曲》的音乐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根据本人实践进一步分析了《月光奏鸣曲》的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6.
音乐之声     
就如数学公式、化学元素号可以跨跃国际交流一样,我一直坚信,音乐是无国界的:无论是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或是李斯持的《蓝色犴想曲》,都能从任何一个懂得琴艺的人的指下流溢。  相似文献   

7.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一生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如《生命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等,这些都是他辛勤劳作、精心构思的结果。他在创作生涯中,常常为了构思乐曲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心怀明月     
每每听到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时,那段藏在音乐背后的故事总会如清辉般铺展开来:寒冷的夜晚,贝多芬坐在钢琴前,全身心地为一个没钱买音乐会门票的小男孩即兴演奏。一颗怀着悲悯的心,奏响了人间天籁。那静静流淌的月光中,融入了多少对男孩的怜惜和对社会的控诉:还有多少孩子因为“钱”的障碍只能对热爱的事物望而却步,还有多少人被贫穷的大门隔在多彩的艺术殿堂、丰富的精神世界之外?  相似文献   

9.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创作演奏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亲自冠以标题的作品.此曲是1792年贝多芬献给卡尔.冯.李斯诺夫斯基亲王的.《悲怆》奏鸣曲音调庄严,情绪激昂,感情崇高,形成了贝多芬作品独特的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10.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伟大的德国作曲家,也是世界艺术史上伟大作曲家之一.在他的艺术生涯中,钢琴创作也是很有成就的.贝多芬创作了32首奏鸣曲中《月光》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本文从贝多芬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创作背景、音乐特点对贝多芬的作品特点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1.
他山之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冬枝 《江西教育》2004,(12):46-46
那时我在乡村的一所小学教书,一次,有幸在外地听了一位小学语文专家上的《月光曲》一课。课接近尾声时,这位教师弹起了《月光曲》,让学生把波澜壮阔的大海与贝多芬的《月光曲》联系起来发挥想象。琴声缓慢、宽广、平静而幽雅,如月光下恢宏而宁静的大海。  相似文献   

12.
许多国家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描述贝多芬创作《月光奏鸣曲》的故事。说是一个夜晚,在莱茵河畔的小镇上,贝多芬漫步街头。这时从附近的一间破屋子里传出轻柔、缥缈的钢琴旋律,那正是他所写的一首曲子。贝多芬推门进去,发现弹琴的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姑娘。姑娘向他诉说了心中的苦衷:她是贝多芬的崇拜者,但因无钱购买音乐会的门票,一直未能聆听贝多芬本人的演奏。贝多芬深受感动,就走到钢琴前为这位盲姑娘弹奏了一首曲子。这时,繁星满天,月光似水,贝多芬沐浴在一片银光之中。音乐家的灵感闸门打开了,他激情飞扬,灵活的手指在琴键上跳跃,又…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贝多芬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的艺术境界,试阐述其内在的涵义。  相似文献   

14.
裴丽 《绥化学院学报》2007,27(1):131-133
《月光奏鸣曲》是伟大作曲家贝多芬的名作。在这部写于1801年的作品中,贝多芬不仅表现了他音乐创作技巧方面的天赋,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技巧的运用,表现了他当时丰富的感情和思想。本文试图结合贝多芬创作这部作品的生活背景,从这两个方面对赏析《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15.
许丹红 《师道》2010,(7):102-104
如梦如幻,如江南的丝丝细雨,如漠北的孤烟落日,旋律中,有冥想中的柔情蜜意,有悲伤时的无奈吟诵,有坚强中的斩钉截铁……夜色撩人,月光明媚,一颗心倾听着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不禁深深地陶醉了,为这悠扬的旋律,更为三大乐章背后那一个充满爱心与怜悯的传说。人间自是有温暖。  相似文献   

16.
贝多芬的《暴风雨奏鸣曲》是基于灵活而复杂的心理描写,它热情、狂暴、悲怆。这一时期也是贝多芬创作的关键时期,他努力探索和扩展奏鸣曲的表现力和套曲的结构功能,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暴风雨奏鸣曲》是贝多芬最富有美妙诗趣的灵感作品。这首富有鲜明内涵的奏鸣曲,充满了成熟性的音乐风格和浪漫主义精神,代表了贝多芬的作曲原则和创作成就。  相似文献   

17.
贝多芬是浪漫主义的鼻祖。贝多的钢琴奏鸣曲在其作品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文章以《热情》为例对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征以及演奏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分析,了解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特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贝多芬被誉为“乐圣”,一生创作大量流芳百世的音乐作品。在他笔下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第八首《c小调“悲怆”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创作初期的巅峰之作。《c小调“悲怆”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799年,当时的贝多芬听力已经逐渐减弱,作曲家将对社会现状的愤慨和激情、反抗残酷命运与黑暗势力的情感寄予作品之中,力图追求美好理想和幸福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升C小调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一首幻想曲似的奏鸣曲,是他最有独创性、最充满灵感、最感人,也是流传最广的钢琴奏鸣曲之一,整首奏鸣曲充满了感人的力量和浪漫的激情。第三乐章是贝多芬在所写的钢琴奏鸣曲中最富有表现力的一首作品,其个性十足,尽显贝多芬暴风雨般的情感和内心复杂矛盾的冲突。文章从音乐的形态、曲式结构,及其演奏等方面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20.
丁妮 《成才之路》2011,(21):54-55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18世纪下半叶以来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艺术创作中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是艺术中的精品,也是世界钢琴文献的瑰宝,其中最为闻名的非《月光奏鸣曲》莫属。本文着重分析了这部作品标题的意义、创作背景,以及对浪漫主义乐派的影响,力图使读者从多角度了解贝多芬及其《月光奏鸣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