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心理学家Piaget,J.在研究中指出:小学生的年龄刚好处于7到12岁的具体运算阶段。可见,小学生正处于直观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逻辑抽象的高级思维转变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却仍旧以学生的直观经验和感性认识为逻辑起点,所以,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学习,并回归生活实践,是小学生学习知识经验的一般图示。而小学科学是一门联结生活与科学,探究生活表象,并从中抽象出一般性科学认知,再运用到具体生活问题或现象解释中去的课程,更应当以生活实例的介入、探究、运用为逻辑起点,将“生活”内化为自身存在和功效发挥的灵魂。《搭支架》是一课引导学生以认识和解决生活中的支架搭建问题为主旨的生活实践课程,本文将结合我对这一课的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并根据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对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和反思。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学习科学是通过一个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探究活动,逐步掌握科学概念和科学技能,培养科学素养的过程。由于小学生学习能力和生活经验有限,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更倾向于操作实验器材来获得科学体验,我们教师总是会想方设法营造"动手做"的氛围,希望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思维能力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一门语言精细、知识抽象、逻辑严密的科学,要让小学生在短时间内明白一个抽象的道理,就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做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只有把数学的学习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学生才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指出数学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的同时,又指出:“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小学生的年龄、经验决定了他们获得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都是在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体验、  相似文献   

5.
王丽婷 《小学生》2023,(4):145-147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说要在教育过程当中渗透学生生活经验,并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生活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陶行知先生同样强调教育本身就是来自生活,主张教育应当以生活经验为主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这也就体现了生活经验在教师教学中的地位。小学科学是探究性较强的学科,其探究对象更多的是现实生活,而科学学习最终也是服务于现实生活,因此,融合生活经验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能够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推动小学生提高科学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对生活情景法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的应用优势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当前小学科学应用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原则,最后探讨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应用生活情境法。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影响其数学学习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发展,充分利用直观、变式、对比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体验、感悟,促进概念的形成,防止生活经验对新知学习的负迁移,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袁志耕 《科学课》2009,(11):18-19
小学生学习科学是通过一个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探究活动,逐步掌握科学概念、科学技能、养成科学素养的过程。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经验有限,因而我们在科学课上要积极营建“动手做”的氛围,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探究活动当中,并在积极的互动研究中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学习科学是通过一个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探究活动,逐步掌握科学概念、科学技能、养成科学素养的过程。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经验有限,因而我们在科学课上要积极营建“动手做”的氛围,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探究活动当中,并在积极的互动研究中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方奇英 《教师》2022,(1):39-41
数学抽象贯穿于数学产生、发展、应用的整个过程,所体现的是数学的本质特征.然而,小学生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学生思维直观与数学知识抽象这一矛盾是影响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原因,如何找到二者之间的链接点则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从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操作情境和迁移情境等四个视角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阐述了如何巧妙地借助...  相似文献   

10.
雷娜 《陕西教育》2004,(10):19-19
生活问题的数学化是指由生活中具体事物中抽取出量的方面、属性和关系,并形成相对独立的数学对象。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年龄、经验决定他们获得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是在对生活中具体形象事物的感受、感知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来,从而形成概念的。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我们要注意多让小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进行数学抽象,在抽象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和理解数学思想。 1、在数学化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从哲学的角度指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经验积累的过程,就是一种新的“经历”和“体验”。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很多并非“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是“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相关的经验。由于受年龄的局限,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很大程度上是原始的、粗浅的、局部的、零散的,甚至是不准确的、不科学的。但也正是因为年龄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科学课程的开设极大的丰富了小学生的课堂生活,使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把课本回归于生活。在学习的过程中,增长了小学生科学的知识,获得科学的生活态度。学生通过生活当中的观察、实验和推理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能力。科学课程要求小学科学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与生活相互联系,从学生熟悉的点滴生活导入,利用生活材料进行探究,让科学走进生活。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新课程改革使得科学教学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它使科学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活的活力。小学科学教育提倡关注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科学的课程教学提出了体验性学习目标的要求,即从经历、反应、领悟等三个层次,强调小学科学学习的过程性和体验性。体验性学习目标更加强调直观感性经验的意义和价值,学生通过注重体验、享受乐趣,能够从更加深入和积极的体验学习中获得内心感悟和情感体验。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具有丰富内容和学习乐趣的科学课程。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小学生不仅能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是今后学习的启蒙和基础,对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和提升是重要教学阶段,但实际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启蒙阶段学生对数学逻辑的初步理解不足以让他们自主地学习和感知。小学生每天直接了解和感知的情境便是其每天的生活环境。因此可以将生活环境提升为生活情境教学的具体环境,较好地将数学学习融合进生活情境中,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本文探究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学习的内容既来源于生活,也是为了生活而服务。小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在其成长的经历中会不断丰富,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生活基础。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利用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而创新多种教学形式,从而加强数学知识的应用与巩固,有利于推进数学课堂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们对概念的形成一般都有从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小学生更为如此。因此小学数学概念的特点是由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概念的特点决定的,具有阶段性和逻辑性、直观性。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学习关键在于概念教学的第一步——概念引入教学,概念引入是否得法,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对概念的接受和理解的程度,在教学中一般采用以下方法:一、联系生活的实际,用列举实例的方法引入小学数学概念大都来源于生活,从实际经验中概括得出。在概念引入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对知识的理解要靠直观的形象支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一方面是将知识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对数学知识给予实际意义,还原成贴切的生活情境后,再利用对生活情境的理解来理解数学知识。因此,小学阶段的数学模型具有双面性,可以循环往复建构。  相似文献   

19.
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起源于自我的活动经验,并且是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获取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都是在对具体形象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表象,从而形成概念的。因此,教学数学知识时,教师可先借助直观形态,让学生先整体感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兴趣低,学习效果差。情境化教学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征相联系,通过创设形象化直观的教学情境,促进知识由抽象向具体转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是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相吻合的。主要探讨小学数学有效创造教学情境的意义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