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夫之狂     
第一天去湖南老干部大学上课,我起了个大早,可赶到学校时,宽敞的教室里已坐满了人。我前面是一位李姓长者,六十多岁。后来才知道,他大半辈子都从事工程建设,老来始学中国画。他学习态度严谨,总是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借给我一本山水画方面的资料,上面画满了圈圈杠杠,许多地方还做了批注。这种如饥似渴的求知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老夫老妻     
正他俩又吵架了。年近七十岁的老夫老妻,相依为命地生活了四十多年。大大小小的架,谁也记不得吵了多少次。但是不管吵得如何热闹,最多不过两小时就能和好。他俩仿佛倒在一起的两杯水,吵架就像在这水面上划道儿,无论划得多深,转眼连条痕迹也不会留下。可是今天的架吵得空前厉害,起因却很平常——就像大多数夫妻日常吵架那样,往往是从不值一提的小事上开始的——不过是老婆子把晚饭烧好了,老头儿还趴在桌上通烟嘴,弄  相似文献   

3.
幽默与风趣对教学是很有帮助的,尤其对中老年教师的教学很有帮助。新学期的第一天,年轻的女班主任带进来一位五十开外的老师,向学生们介绍说:“同学们,这位就是新来的语文老师李老师……”班主任的话才刚开了个头,下面的学生就接二连三地唉声叹气起来了:“刚走了一个老娘,又来了一个老爹,真没劲!”“除了班主任和音乐老师,净是些老古董,喂,你听说过老年班吗?我们班都快要成为老年班了。学校可想得真周到哇!”……这时候,李老师开口了:“同学们,我发个言,就算是给大家的见面礼吧。我恨死自己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我恨自己已经老了,明知自己…  相似文献   

4.
老夫采玉歌     
[注释] ①水碧,指碧玉。这种玉石是从溪底水中采出来的。②步摇,古代妇女插在髻后的一种装饰品,带上后随步摇摆,故称"步摇"。③龙为怒,因采玉而搅混溪水,水里的龙也为之不快。④蓝溪水,蓝田之溪水。⑤蓁子,即榛子,落叶乔木,似栗而略小,可食,味略似胡桃,一般多用来榨油。⑥杜鹃口血.古人常用"啼血"来形容杜鹃叫声之哀,其实杜鹃叫并不出血。  相似文献   

5.
从城市到农村,从大学到中学,从青年到老夫,一晃就是三十多年了。曾记得,初登讲台,手执教本,雄姿英发,而如今,踏遍教室人不老,老夫聊发少年狂。每当我备好课批完作业,总要站起来伸伸腰,踢踢腿,向老太婆描述我在操场上的风流事——三步上篮,学生鼓掌;横飞竹竿,全场雷动;百米冲刺……“好了好了,你有完没有完。”老太婆总是在我讲得最起劲的时候,打断我的描述,开始做我的“思想工  相似文献   

6.
老夫亦发少年狂李维翰我在永清县韩村镇中学教化学,任教三十多年,今年54岁。教出来的学生有的当了县长、工程师;有的是种田能手,成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但我也发现有的学生挨了欺侮不知如何解脱,还有极少数的铤而走险,违法犯罪被关进了高墙。教育学生懂法...  相似文献   

7.
记得小时候在老家的土地爷神龛两侧有这样一副对联:"勿谓老夫耄矣,须知万物生焉."当时不解其意,长大后才知道七十岁谓耄,八十岁日耋,此联的意思就是不要说我已七老八十的年纪,要知道万物都是在生长的啊!  相似文献   

8.
我幼时家境贫寒,又值日寇侵华,兵荒马乱,因此只上了几年小学.参加革命后,虽然逐渐增长了一些文化知识,但一直没有一个系统的学习机会,这成了我多半辈子的遗憾.  相似文献   

9.
10.
11.
人常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或许还可以这样说:快乐的老人都是一样的,不快乐的老人各有各的不快乐。有些老人不快乐,并非缺吃少穿,也不是儿女不孝,而是放着清福不享,仍然劳心费力,给自己增加负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李贺的《老夫采玉歌》是一首七言古诗。李贺,字长吉,是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是到李贺的时候,无论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已经失去了特权。他父亲李晋肃,只是边关上的一个小吏,而且死得又早,只有姐弟几人与母亲相依为命。他在《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中说:“欲将千里别,持此易斗粟”。自己官卑奉薄,不得不以小弟远出谋生换得斗米之需,可见他的家境颇为清寒。  相似文献   

13.
14.
全国高考十年来,没考什么说明文;十五年来,记叙文连记叙性片段也只考了三五次;诗歌不但不考,往往还明令排除。平时,这三种文体的教学放松了,学生写得少,我写得更少。今年高考要求看图写说明文,根据供料写记叙文;写记叙文还要求写“一串赞叹”、“赞美”,这样又可顺便测试考生是否具有诗的才华。题目出得很别致,很新鲜,打破了好多人的思维定势、我饶有兴味地写了两篇,自评一番,奢想抛砖引玉。 下水作文一(不要求拟题)  相似文献   

15.
<正>人们常说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我认为这话只说对了一半。的确,修改能使粗糙的文章趋于完美,但修改毕竟只是善后工作。对于"先天不足"的文章,无论你下多大的气力去修改,也不可能化腐朽为神奇,除非你把它"枪毙"重来。对于写作,我一向认为动笔前的准备至关重要。当我们选定了话题以后,老师就要组织学生围绕这个话题聊主题,聊素材,聊结构,这样,思维激活了,思路打开了,再动笔写作就水到渠成了。为什么要"聊"呢?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占有材料,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而且能用最恰当的形式把这些材料呈现出来。因为学生认识与写作水平是参差  相似文献   

16.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变琐碎的分析为导读,议读,让学生有目的地读,充分地读,读出感情.学生读思结合,读议结合,在读书实践中逐步能读出情(情感),读出形(形象),读出境(意境),读出韵(神韵).如教学&;lt;养花&;gt;一课,我让学生先回忆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lt;劳动最有滋味&;gt;、&;lt;我们家的猫&;gt;,再要求读&;lt;养花&;gt;一文,议议老舍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指出:李贺诗很值得一读。这给一千多年前唐代年仅二十七岁便已谢世的诗人以很高的评价。高中语文第四册中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九语(下)《江城子·密州出猎》被人们公认为是苏轼的第一首有代表性的豪放词。这首词借行猎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豪情壮志。作者当时不过四十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然而却自称"老夫",颇有意味。"老夫"是德高望重的年长男子的谦虚自称。现代一般认为60岁以上,西方发达国家65岁以上才算初老。中国古代三四十岁就算半老,因为古时医疗保健条件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课上,我们不难发现,当课堂练习或课堂作业结束后,同桌或前后座的同学之间总喜欢互相议论,争执一番。此时,有的教师因怕影响课堂纪律,怕浪费教学时间而加以呵斥禁止。笔者以为,不妨就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议一议,争一争,此时有声胜无声。习题练习完后,学生急需知道是对还是错,他们求正心切。教师可让他们对一对,议一议,使他们在争解法,校正答案的过程中,各种思维火花相互碰撞。能产生因“共振”而产生的“增值”效应——知道错了想了解应该怎样做,形成“纠错”的积极心理状态;处于似懂非懂状态的学生。可能因同学的点拨而产生“顿悟”现象,这种“悟”出的知识比老师讲懂的知识,更具潜在的功效;而做对的同学也能在争辩的氛围中体味到成功的乐趣,进发出无比学习热情。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2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师在课堂中常常用演示操作的方法、再结合教学的要求进行的化学实验.它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方便,现象较为明显,通过示范直观地体现了实验的各个关键点和细节.通过演示实验,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接收新的知识,还可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正确使用仪器和试剂的方法和操作步骤,以便日后在独立进行学生实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