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一、电视新闻"三段论".关于央视<新闻联播>节目的报道风格,在网上有人做了精彩的总结:前十分钟,各级领导都很忙;中间十分钟,全国人民都很幸福;后十分钟,世界各地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人戏言,如果列举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变化最小的事物,那么,<新闻联播>一定位居前列.  相似文献   

2.
目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节目形态上基本呈现两种发展态势--言论性新闻评论与述评性新闻评论.言论性新闻评论以语言表达观点为主,观众从语言中获取观点,可谓之"听"新闻,以<央视论坛>为典型代表;述评性新闻评论以画面叙述新闻事实,观点蕴含于画面事件之中,观众从画面中领会创作人员或媒介传递的观点,可谓之"看新闻",<焦点访谈>为典型代表.这两种节目形态拥有各自固定的收视人群,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与发展前景.本文从"听"与"看"的角度切入,通过<央视论坛>与<焦点访谈>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走向.  相似文献   

3.
浅议典型报道的新闻文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典型报道,就是集中规模、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某一典型单位和人物展开报道。典型报道站位高、材料足、上下重视,是媒体之间在新闻同源情况下各展其长的大合唱。  相似文献   

4.
李宁 《青年记者》2004,(5):48-48
《今日报道》是山东卫视新闻的一部分,作为上星台的栏目,要面对全国乃至东南亚的受众,要树立大新闻理念,发展方向应该立足山东,面向全国,遥望世界。让山东人不仅能看到自己家里的事,还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同时,也能让省外的观众充分体会到山东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所谓另类不良文风,是一种与网络密切相关的不良文风。主要表现为:从网上直接下载新闻,以此取代自采自写自制;充当网上信息的二传手,传播虚假或不实信息;依据网上信息,不负责任地进行妄断;在报道和评论中任性而为,对情绪不加控制;不恰当的网络语言充斥媒体,形成泛滥之势。网络有着诸多好处,但也会对新闻文风构成一定负面影响。要高度警惕网络世界中的虚假信息;审慎对待网络世界中的八卦新闻;妥善处理网络热词和流行语。另类不良文风与以往的不良文风,在诸多方面是相同或相通的:与社会系统密切相关,存在一脉相承之处,都有很大危害性。  相似文献   

6.
金涛 《新闻前哨》2007,(10):70-71
每晚央视《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是收看人数最多的天气预报节目。翻开每天的报纸,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有关于气象的新闻报道。地位:配角成主角——从小豆腐块到专版天气预报是我国气象新闻的开端。1981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首  相似文献   

7.
谈及军事新闻文风建设,必须先说到文风问题. 俗话说,"风气好人人受益,风气坏人人受害",足见其地位突出,影响深远.文风作为一种作风,既是老话题,又是新话题.  相似文献   

8.
卫星车转播开了邻里纠纷,记者比110警车到现场还早,百姓DV成为重要的新闻内容……最近流行的《南京零距离》热,让我们不得不对民生新闻重新审视,尤其是山东电视媒体的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9.
央视新闻中心在这个庞大的电视台中是重中之重。《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多档节目不单只是一档普通的电视新闻节目,它们还代表着某种导向。而在各地卫视崛起,网络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央视也必须选择改版。新闻中心的改版与改革又成为了最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何谓地气:《辞海》有解,一日“地中之气”。出自《礼记·月令》,孟春三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二日“不同地区的气候”。出自《周礼·考工记》,“橘逾淮而北为枳.鹗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此地气然也”。  相似文献   

11.
12.
我们的新闻机构,很多都是只强调“报道”而不在意新闻的讲述方式和方法。其结果,是很多新闻报道没头没脑,不可亲,不可读,成了新闻“垃圾”。而也有一些重视讲故事的媒体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为了所谓的故事性而牺牲新闻的真实性,讲出来的东西不可信,也成了“垃圾”。  相似文献   

13.
贾忠贤 《新闻前哨》2010,(10):46-47
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努力克服长、空、假的不良文风,积极倡导短、实、新的优良文风。这篇讲话对改进新闻文风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闻快报》是湖北经视经过大量的受众调查,博采众家之长而推出的一档短新闻节目。它的出台初步完成了湖北经视新闻节目的栏目布局:《每日时事》以时政新闻为主,《新闻快报》则定位于“舆论引导,服务受众,反映社会”,以社会新闻为主,兼顾国际新闻。从运行一段的效果来看,《新闻快报》已显现出一  相似文献   

15.
客观与真实,可以说是新闻的生命。在客观报道中,新闻似乎是排斥感性的,因为感性往往是与报道者的主观联系在一起的。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新闻报道中,尤其是在以新闻发现  相似文献   

16.
关新仁  石华 《视听界》2000,(6):37-38
南京有线电视台作为南京地区的重要新闻媒体之一,毫无疑问在走新闻立台之路。我们将南京有线电视台的《南京报道》与南京电视台的《南京新闻》作了比较。发现两台新闻有许多雷同之处。如两台都是以本市新闻为主。一般动态为主,都追求快节奏、短新闻、大容量。采取口播导语加采访录像方式,解说词  相似文献   

17.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发端于都市类报纸、成就于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概念。这类新闻的特点是媒体往往以大众代言人的身份,或以大众一分子的角色,介入或报道新闻,从题材到叙述风格,都绝对地走平民化道路。“百姓生活无小事”,一段时间以来,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一批电视新闻节目将民生新闻做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8.
《新闻联播》改版了。看了几天,感觉怪异。央视发言人不承认这是改版,而称为“编播方式的尝试”,也许有些道理。因为就播出的新闻而言,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领导人的活动报道和会议新闻几乎不见踪影了.  相似文献   

19.
有朋友对我说,山东电视台的《今日报道》从形式、语言风格再到每一个记者做出来的片子都很好看,但为什么《今日报道》在济南市的收视率总是比不上济南台的《今晚20分》呢?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如果说《今日报道》看下来感觉山东省内一片太平,可以安安稳稳去睡觉的话,那《今晚20分》就让老百姓看后怎么也睡不着觉,总想着我明天也要去拨个新闻热  相似文献   

20.
李华  李娅 《传媒观察》2003,(10):48-49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新闻都是一个严肃的东西。所以,当“聊新闻”在电视荧屏上出现后,人们对它褒贬不一。不过笔者认为,“聊新闻”现象的出现,给了“新闻”一个亲切的面孔,是可以提倡的。因为媒体作为信息的发布中心,只有新闻被受众接受,其传播的最终目的才达到。亲切的面孔无疑能使受众更加关注新闻。但需要注意的是,所谓“聊”,并不是说我们以平时“聊天”的心态来对待新闻,而是指处理新闻的一种方式。笔者认为,《湖南晚间新闻》就是“聊新闻”的一个典范。本文即以它为研究对象,探讨一下“聊新闻”节目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