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意境”是中国文学追求的最高境界。王船山说的欲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是一口把中国文人的文学理想境界说到了位。 由于中国文人对“意境”的孜孜探求过深,弄得有些玄,所以意境好像成了文人专有的、寄情写怀的书房精致品。而以社会为大工厂的新闻界,好像其产品都是蒸腾着汗水与热度的文字快餐,与意境是难以搭界的。 关于新闻要不要写出意境的问题,其实不必争  相似文献   

2.
意境,它是通过情景交融的形象将欣赏者引入进行充分想象的艺术空间。小说需要有意境,散文需要有意境,通讯同样需要意境。“蓝得透明的轻烟”是一种意境,“流动的火”是一种意境,“野草闲花”也是一种意境。意境,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给人以幽远的(?),给人以情感的震荡。意境的构成是多种艺术表现因素综合而成的有机体。而细节描写、作  相似文献   

3.
意境,是我国文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也是古典哲学家和历代艺术家在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上众说纷纭的一个十分复杂的理论问题。那么,究竟何谓意境?有的老师作了较为科学、准确的概括:“意境不是特定的艺术形象或典型,它是特定形象与它所触发的全部艺术想象的总和。”“…  相似文献   

4.
在1985年全国好新闻入选作品里,有一篇《人民日报》记者采写的获一等奖的通讯《今日大寨》。这里录下它的开篇一段: “金秋时节,我来到大寨。第一印象是,这里山村静悄悄。虎头山默默无语,大柳树长丝低垂,几条牛在山坡慢悠悠地吃草,小雀在枝头鸣叫……往昔那‘红火’的景象,那无尽的人流,都已悄然逝去。那曾经踏上四面八方的参观者的千千万万个脚印的大寨之路,如今已长满荒草,只留下窄窄的山道。夜晚,我住在大寨国际旅行社,偌大一层楼只我一人,静得令人发怵。清晨,我站在虎头山边,遥望蓝天白云,不禁思绪万千:大寨!你为什么这样寂寞?”明眼的读者,从这段描写里已经品味出这篇通讯的特色了。在评委和编者为它加的简短评语中,最后是这样下结论的:通篇报道寓理于情,笔调自然而流畅,使读者在亲切的形象感受中,与主题思想发生共鸣。这  相似文献   

5.
报纸通讯体裁自其形成至今已有六、七十年的历史,其表现手法越来越多,写作技巧越来越高。目前,不少人还将散文、政论、杂文等体裁中的一些写法揉进通讯写作中,这些无疑是通讯写作的有益探索。但是,我们仍然发现在通讯写作方式中还存在不少弊端;通讯写作程式化、主题不深刻、语言平淡无味,例如,许多人物通讯被写成“好人好事录”;风貌通讯被写成“地方志”;工作通讯被写成“工作记录”等等。那么,怎样才能写出让读者满意又能震撼他们  相似文献   

6.
沈惠东 《新闻前哨》2014,(12):50-51
新闻的意境美,是写活写美通讯的一种艺术手段。通讯写作离不开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的描绘,离不开对新闻事实的叙述,其中无不蕴含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这种情随景生、景情交融和以事传情、情附于事的巧妙结合,往往能形成富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新闻意境,给受众以思想启迪和美的享受。通讯中如何体现意境美?笔者以为,题材的选择、结构的组成、细节的描写都可成为新闻意境美创造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消息作为纸媒新闻的主体.它是目前最广泛、最经常应用的一种报道形式.其写作方法与所表现的内容在新形势下也非常有必要去揣摩受众的El味.并为受众烹制出具有意境美的精神食粮。那么如何使消息作品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意境美呢?  相似文献   

8.
消息作为纸媒新闻的主体,它是目前最广泛、最经常应用的一种报道形式,其写作方法与所表现的内容在新形势下也非常有必要去揣摩受众的口味,并为受众烹制出具有意境美的精神食粮。那么如何使消息作品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意境美呢?  相似文献   

9.
贾昊宇 《今传媒》2022,30(1):101-103
意境是中国古代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最早派生于文学领域的诗境理论。由于意境理论在发展的过程吸收了各种艺术门类的审美观念以及儒释道思想的共同浸润,意境美逐渐成为中国古典艺术形式的共同追求,这种现象显现了中国古典艺术文本间具有的互文性和文本张力。通过对苏州园林意境美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互文性不仅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之中,也体现在不同艺术媒介的互动中,同一种美学理念也可以深刻地作用于不同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0.
意境不仅是文学艺术范畴里的概念,也是新闻范畴里的概念;作为审美特征,是衡量艺术美的一个标准。一切文章都是文字的艺术。因此探寻新闻真实美的意境,是新闻美学的艺术。也是新闻美学的重要内容。新闻的真实美,主要是通过新闻的真去体现美,或以美的形式去表现新闻的真,二者的关系是,美的内容是有着美的形式的内容;美的形式是包含着美的内容的形式。有这样一件事,某领导审阅一首反映农田水利建  相似文献   

11.
从新闻社会学角度看,新闻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审美的文化现象;是一种受伦理观念制约的审美的文化现象。它们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但又是有所区别的。人们在接受新闻的同时,通过潜移默化,精神上得到陶冶,这就顺应了现代社会生活对人们的要求。既然是新闻文化,又是新闻审美,还受制于一定阶级、一定历史时期的伦理观念,那么,追求新闻的趣味美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陈小平 《大观周刊》2013,(12):293-293
让学生会体会美术的美,会欣赏艺术作品的美,是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目的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编的美术教材,改革了从前以画种体系知识和技法教学为主线的传统美术教材结构,而侧重于美术知识的应用及审美感受与艺术观念的表现和表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接受艺术的观念和具有现代设计的意识,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各种能力,其中想象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小学美术教材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有许多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内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去训练、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3.
意境,在中国美学中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概念,它不仅能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和绵延悠长的回味,还能给人以情感上的强烈震动。通讯中如何体现意境呢?这就要看题材的选择、结构的组成、细节的描写、语言的风貌等多种表现因素怎样有机结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播音有其新闻属性,亦有其艺术属性。而就其艺术属性来说,意境创造应当成为播音创作中的一种美学追求。北广播音系卢嗣华在《声已尽而意有余》一文中提出,思与境偕,声以情发,情的因素至关重要。播音员  相似文献   

15.
罗学敏 《记者摇篮》2000,(11):17-18
新闻美的接受,是通过受众对新闻的接受来实现的。在当前生活的快节奏下,人们是以一种日常消费的形式来接受新闻的。受众在一些很日常化的情景中,被一些“有意思”的新闻所吸引,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乃至道德判断等,进入一种较高的审美状态。近年来,新闻受众越来越不满足于被动接受新闻,使得新闻从内容到形式乃至话语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17.
我参加了人物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和《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下面简称《嘱托》和《报道》)的采写工作。现在,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两篇通讯采写、构思的过程,谈谈它们产生的具体背景。  相似文献   

18.
都说新闻是"易碎品",经不起时光的打磨、岁月的沉淀,然而,焦裕禄、张海迪等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崇高精神,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而报道他们的人物通讯,不仅经久耐读,成为新闻经典之作,也成为具有历史价值的时代记录。是什么让典型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又是什么使典型人物通讯成为经典?是"美"。具体地说,是典型人物在其人生、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崇高美,是典型人物通讯文本蕴含的崇高型审美价值,使人们在阅读时心灵受到冲击、净化、  相似文献   

19.
在通讯的写作过程中,抓具有个性特征的细节材料,并对其典型细节进行归纳分析,对表现和深化主题至关重要。这里,以《巴山红叶》一稿为例,谈两点粗浅认识。 一、抓具有个性特征的细节表现主题。 实践证明,抓住具有个性特征的细节材料,对表现主题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1994年11月25日19时52分,从郑州开往重庆的283次列车停靠在万源车站,从车上交下一名在车上连伤数名旅客的歹徒。在交接过程中,歹徒趁人不备挣脱后钻车逃跑,正上夜班的叶波看到后,钻车追拿,在与歹徒搏斗中,光荣牺牲,献出了年仅23岁的生命。笔者以《巴山红叶——记勇斗歹徒光荣牺牲的万源车站共产党员叶波》为题,采写了一篇人物通讯,被《中原铁道报》评为特等稿,并先后在《人民铁道》、《陕西日报》等报刊登载,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好的反响。此稿之所以受到好评,就是较好地抓住了具有个性特征的三个细节。叶波从部队转业分配到万源车站运转三班担当学习连接员工作仅仅36天。如何通过36天的故事,来反映叶波斗歹徒的英勇行为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采访中,笔者为此焦灼、烦恼。当笔者了解到叶波有三次避开死神的机会时,如获至宝,立马对三次机会的细节进行了重点采访。其一,叶波是刚  相似文献   

20.
李从钦 《新闻前哨》2007,(10):75-75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意境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两分法;"以意胜者"之境、"以境胜者"之境和"意境两浑"之境的三分法;"花鸟缠绵"之境、"云雷奋发"之境、"弦泉幽咽"之境、"雪月空明"之境的四分法等。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新闻意境的创造有着不同的艺术手法。从写景抒情的方式来说,有借景抒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