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家长普遍不太重视与鼓励孩子与人交往。原因大致有二:担心孩子的安全。很多家长认为,社会复杂,孩子容易被人欺负,上当受骗。因此,孩子放学回家,总是把他们关在家里做作业。星期天或假期,有些家长生怕孩子出去玩会出事,竟将他们锁在家里。  相似文献   

2.
曾看过一个案例:有位老师曾经喜欢让家长在孩子的作业上签字,可是自从得知一个学生的家庭处境后,便取消了这一做法。这个孩子的父母是菜农,他们起早摸黑,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懂事的孩子回家后,总要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洗衣烧饭等。  相似文献   

3.
王霞 《班主任之友》2007,(10):50-50
学校要举行诗歌朗诵比赛,每班限定一到二人。因为时间比较紧,我想只让一个人去参加,这样到时训练起来也比较方便。选谁呢?每个家长都特别重视孩子,都想让孩子能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我也不想厚此薄彼,于是就让他们愿意参加的回家自己准备,到时在班级进行预赛选一名出来。  相似文献   

4.
李雨 《家教指南》2003,(11):46-49
不和睦家庭的直接受害者是孩子,他们是目睹父母战事长大的。当读者听到下面的三个家庭故事,你会有何感想?  相似文献   

5.
我们学校是一所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学生生源构成复杂,有城里孩子,有农村孩子,也有外来工孩子。这些孩子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对英语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习惯,阻碍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信心。特别是部分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管教,监管人(尤其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文化知识缺乏,管教方式不够科学,导致学生回家想做作业就做,不想  相似文献   

6.
叶静 《山东教育》2003,(23):86-87
幼儿园在大力提倡探索学习,家庭中能否也采取这种形式呢?许多家长都乐意作番尝试,他们从自身的经历体会到,传统教育把孩子的思维活动禁锢在一个早已定形的模具中,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从勃勃生机压抑成死气沉沉。家长们不想让孩子重蹈覆辙。但是该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探索学习,家长在其中又该扮演什么角色呢?我作为一个家长想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7.
经常有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肯吃饭,他们中不少人,只要听说某某食品营养好,能开胃口,就想方设法买来给孩子吃。可是用过以后,效果并不好。其实,幼儿不想吃饭的原因很多。当孩子不想吃饭时,家长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找找原因。首先,孩子是真正不想吃饭还是吃饭速度慢...  相似文献   

8.
主持:孩子的成长需要亲切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也都希望给孩子提供一个和睦融洽的家庭氛围。但生活是真实的,也是复杂的,家庭中,父母双方总有步调不一致、意见有分歧的时候,争争吵吵在所难免。那么,这些争吵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是不是所有的争吵都应该或能够避开孩子?本期18位家长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希望他们的观点能带给您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有三种类型的家长让孩子不项嘴或不想顶嘴或不敢顶嘴:一、专制型家长这类父母亲对孩子管教严厉,要求严格,期望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批评斥责是家常便饭,不懂得赏识孩子,家庭没有民主。  相似文献   

10.
学会独立     
如今,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这已经在许多家庭中不觉得新鲜了。但多数家长认为,这是见怪不怪的小事,不值得注意,但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过于溺爱孩子的危害有多大,那样会使孩子变得自私、无礼、蛮横、懒惰。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想一下古今中外一些大家的生平和环境:他们经历了什么样的教育?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据说英国一所名牌学校的招生考试非常有趣,考试的对象竟是学生的妈妈。妈妈合格,孩子就能录取。这个例子,无非是说明提高家长素质的重要。对家长来说,特别是对独生子女家长来说,在教育孩子的每一个阶段都是陌生的。一般来说,他们缺少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又  相似文献   

12.
去年,笔者利用我校“家访月”活动的时机,组织全校老师对1280户家庭进行学习型家庭评审活动和问卷调查分析,得出的其中一个结论是:90%以上的学困生生活在非学习型家庭中。在对学困生家庭的进一步调查中又发现:非学习型家庭中,家长的文化程度较低,而95%的学生梦想自己成为有文化的人,但对自己没有学习的要求。他们中100%的家长希望孩子能成才,98%的家长表示愿意投资教育,94%的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表示着急,56%的家长曾经努力转化孩子,或请家教或奖罚,效果却不明显。他们开始对如何转化孩子感到惘然。最值得注意的是:98%的非学习型家庭家…  相似文献   

13.
行阳 《家教指南》2005,(11):40-41
嘉宾李复生(教育科学研究员):前不久,我对几城市的100个有中小学生的家庭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只有26%的家庭教育属于合格或基本合格。有21%的家庭属于“偏向家教”。这些家庭的孩子认为,自己的家长对待他们的学习特别在意:要求很高:他们的作业,家长每天要逐科检查;每次考试,家长要看他们的名次。即使老师不排名次,家长要找到孩子的同学,逐个打听他们的成绩,然后自己私下里替孩子排名次。  相似文献   

14.
回家过春节,与老人聊家常是一项最主要的内容。家常话中最多提及的往往是这家兴旺、那家颓废:而每每聊到这些的时候,老人总要感慨一番,一些家庭的孩子是如何如何地与父辈乃至祖辈相像。如有的家庭从老一辈就嗜酒如命,到了现在他们的子孙还是天天烂醉如泥,以致穷困潦倒;有的家庭从老一辈就不和睦,  相似文献   

15.
这次去美国访问,其中有个突出的感觉,就是亚裔学生,特别是华裔学生比较用功,学习成绩一般都比美国学生和欧洲等其他各洲学生要好。为啥美国华裔学生的学习成绩会比美国和各洲学生好呢?我们和不少华裔家长、学生探讨这个问题时,大家有以下三点共识:一是华裔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无论在纽约、华盛顿,还是在芝加哥、洛杉矶,跟华裔家长谈起孩子的学习,家长们就会滔滔不绝地跟你谈起他家孩子的学习如何如何,他们是怎样关心帮助孩子学习的等等。给我们的感觉是,几乎所有华裔家庭都把孩子的学习当成家庭头等大事来抓的。我们在纽约住了十来天…  相似文献   

16.
《教育》2006,(8):34-34
在当下的中国家庭,“家长”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角色,因为这个角色里包含了太多的责任、烦恼、困惑——他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孩子,为孩子的身心成长殚精竭虑、操心不已。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培养、教育孩子的做法,但每个人似乎都不那么自信。究竟怎样才是一位好家长?这几乎是一个有无数答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模仿性攻击行为是模仿别人以伤害另一生命的身体或心理为目的的行为,即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包括身体、心理或言语等方面。一、模仿性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1.家庭教育因素(1)家庭的环境氛围如果孩子成长在一个矛盾重重、你争我吵的家庭里,父母在孩子面前大打出手,那么孩子也会耳濡目染,学会一些攻击性行为。(2)家庭的榜样作用有些家长习惯于用暴力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在某些方面也为孩子提供了  相似文献   

18.
我教的二(2)班,工人和贫、下中农子女的比重很大,约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之九十。这些学生由于家庭学习条件差,家长多不识字或识字不多,在家中学习没有人帮助指导;多数学生特别是女学生,放学回家,都要帮助妈妈带小孩,或者做一些家事,很少有时间进行学习。因此,他们在学习中一般困难都较大,学习成绩一直不好。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幼儿是父母的希望,是社会的后继者。特别是当今社会,独生子女遍布每一个角落,对这些掌上明珠,应该怎样教育,使他们成材,是每一位父母、也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作为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两个误区。(一)家庭幼儿教育超前化。俗话说:“望子成龙”。谁不想自己的独苗成材?孩子是一块“宝贝”,是一轮“太阳”,是每一个家庭的小皇帝。为了使孩子能出人头地,家长们对培养天才、神童的早期教育趋之若骛,他们为了让孩子早成才、快成才,很早就为孩子制订了详细的培…  相似文献   

20.
张静 《中学生博览》2022,(24):62-63
<正>一个深秋的夜晚,大概11点钟,我收到了小梦的信息:“老师,我不想回家。”“怎么了,孩子?”我焦急地询问,没有回复。“怎么了,孩子?”我又问,过了几分钟还是没有回复。打家长电话,没人接。我急得冒出了冷汗。因为这个孩子在班里表现特别好,没有什么事情能使我想到她不想回家的原因。这个时间我无法打扰其他同学,我该怎么办?我在客厅里踱步,迫使自己先冷静下来。我想我的学生这个时间给我发信息,她的内心一定是需要我的帮助的。我反思我刚才的做法中有什么不妥,学生为什么没有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