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衔接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农村中学教学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出现衔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衔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目标不同,评价有差异;课程不同,要求不一样;教法不同,学法有差别。要解决衔接问题要进行换位思考、整体认识,并多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2.
从数学教学论、数学方法论与数学课程论的角度对刚入学的高中生的数学思维方式、数学教学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研究表明,初高中数学学习衔接断层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高中教学规模扩大;学生的环境变化;初高中数学内容特点不同,对数学的要求不同;教师的讲授方法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存在差异;另外学生自身上高中后思想上放松,学习动机不够,学习习惯不适应等也是衔接断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衔接与过渡初中、高中两个学习阶段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外语教育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各自为阵,相互脱节的现象,这一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外语教育教学的发展。在分析衔接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本提出了要解决衔接问题就必须:1、树立正确的全面课程观.使英语教学自然衔接;2、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和连贯性原则;3、注重教学内容的衔接、师生情感的沟通、教学方法的衔接、学习兴趣的衔接、学习技能的衔接、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的衔接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湖北省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此教学标准是高职向中职衔接的两套相互联系的方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衔接的重要问题,必须区别对待;职业能力分析是研究的前提条件、课程体系是衔接的关键;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应主要体现在内容上而不是等级上。  相似文献   

5.
张家港薛峰:
  感觉目前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更多的是依赖学校与学校的衔接,还缺乏制度上的衔接,包括从课程体系到职业能力培养方向的制度构建。像我们这边,“3+3”的培养方案就是由中专和高职相互讨论商定后试行的。高职其实还好,一些本科类院校估计还放不下身段来研究技能培养的问题。其实大家都知道,中高职衔接是课程体系和技能培养目标的衔接,问题就是分了段,由不同的学校实施所带来的困扰。学制衔接要做好课程体系的衔接、专业培养目标的衔接,这是大家的共识,关键是具体的学校怎么落实的问题,落实好了这个体系自然就成功了。我觉得在具体落实上一是课程体系一定要双方讨论后严格实施;第三年和第四年的教师可以双方交叉,便于协调管理;实训基地建设要配套,也可以共建共享。现在学校对企业根本没有约束力和很强的吸引力,所以只有在特色技能的培养或针对性的实践能力培养上做点工作。  相似文献   

6.
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要做到:利用知识迁移规律抓好上的衔接;利用思维发展规律抓好数学思想方法的衔接,贯穿整个中学数学教学;能力上衔接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初中开始有计划地逐步培养,高中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教育学习衔接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的学习衔接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中小学学习衔接未能达到比较平稳顺畅的过渡,为数不少的初一学生难以适应初中的学习,其成绩明显下降。这个中的原因很多,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原因。笔者长期在中小学会二为一的子弟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耳闻目睹,对此深有体会。现仅就中小学学习衔接不上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学习衔接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造成中小学学习衔接问题,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寻找原因(一)从学生过渡性思维发展的教育方面找原因小学阶段,从总体上来说,教育…  相似文献   

8.
赵静  高牧原 《云南教育》2001,(16):40-41
现在,小学生的数学成绩都比较好,但一到初一,学生的数学成绩就急剧下降。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急剧分化,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造成了很大困难,因而防止初一学生数学学习的过早过度分化,是一件极其重要且难度很大的工作。治病,要先究其根,要分析其原因。就学生方面分析: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智能上存在差异;学习方法不科学。就教师方面分析:教法陈旧,学生不感兴趣,中小学衔接不好。就教材分析,原因也有两点:一是中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扩展量、课后练习设计上不衔接,二是由小学数学知识的直观、具体、易懂到中学的抽象深…  相似文献   

9.
初高中的英语衔接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学英语教师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造成初高中的英语衔接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大李老师和小张老师的做法都有可取之处,又都存在不足。积极回答问题是一种学习习惯,举手是一种行为习惯,在维维身上反映出来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应是在发挥维维的发言积极性的基础上培养举手发言的习惯。首先要注意幼儿年龄特点,对不同年龄班有不同要求。小班幼儿刚入园,环境陌生,举止拘束,为了培养胆量,允许不举手发青;中班幼儿已懂得一些常现,要逐步培养举手发言;大班幼儿对举手发言应该已成习惯,这有利于幼小衔接。第二要注意场合。在课堂上要做到举手发言,如在科学发现室和室外大自然时,可允许…  相似文献   

11.
课堂冷场,就是师生在教学对话过程中突然出现的衔接空白。站在教师的角度分析,有几种常见原因:一是教师的教学计划没有跟上变化,卡壳了;二是教师的教学预设与教学实际不吻合,出意外了,三是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高深,难住学生了;四是教师的位置没有摆正,过于自我,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凡此种种,主要症结就在于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已占重要地位,而关系到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最为讲究的当首推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提高分析能力,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是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提问设计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英语表达的兴趣和习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积极探索。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对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到作用。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时,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质量,提出问题要明确具体,要有启发性,难易适度,能为学生所理解,适合学生水平,使学生有思路可循,而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提问要有训练思维能力的价值,学生不动脑是答不下来的,但经过努力是一定能答出来的;提问对象要普遍,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适当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问题与问题之间,在内部联系上要相互衔接,首尾相连,层层深入;问题设计要有计划性,要在把握教材的前提下合理设计问题,绝不能信口开河。据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正确把握,精心组织,甚至对某一个问题,学生可能有几种答案,对于学生这种或那种回答怎么分析、怎么引导、怎么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能力等问题,都要事先有所考虑,有所估计,有所准备。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70年代人们开始对语篇衔接问题进行研究,如Van Dijk(1972,1977)、Kintsch(1974)、Halliday与Hasan(1976)、Couhhard(1977)、Widdowson(1978,1979)等。其中,真正引起人们对语篇衔接研究重视的是当Halliday与Hasan合作出版了《英语的衔接》(以下简称《衔接》)以后,衔接便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关于如何将衔接理论付诸于教学实践的研究方兴未艾。在我国英语教学界,对此也有大量研究。陈淑芳(1994;p71)通过对阅读和写作课中连贯和衔接的分析,指出在外语教学中传授连贯与衔接知识比单纯地传授语法知识、写作知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陈晓燕(1994;P3)指出用篇章训练法通过衔接、连贯、发展、总结与练习,可以提高我国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她还发现,缺少必要的连接词是我国学生英文写作中的主要错误之一。以上研究都从不同的侧面研究了英语中的衔接问题。但是,对作为重要方式的连接词的实证研究却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14.
中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文章探讨宁夏开展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对一贯制衔接模式、单独(自主)招生衔接模式两种主要衔接模式的实施进行优势分析,并对宁夏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剖析,最后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与我国中、高职衔接模式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有其各自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大致有三种,这就是:国家确认普教与职教文凭等值的衔接模式;经专门补习以学力达标实现衔接的模式;通过课程或大纲直接衔接的模式。我国的中、高职衔接在学制方面主要有独立结构类型和一体化结构类型。借鉴国外的中高职衔接经验,我国应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改革考试内容和招生方式,同时,国家和政府应在政策和管理体制方面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16.
小说人物对话翻译的话轮衔接问题并没有受到广泛的重视。话轮衔接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显性衔接主要是通过语法和词汇手段实现。但英汉两种语言在习惯搭配和思维习惯上有所不同,因此,做好人物对话翻译的话轮衔接,不仅要注意译文时态上的衔接、同词复现、符合译入语的逻辑习惯、有时还要适当增补。  相似文献   

17.
《中学文科》2005,(3):18-22
贵新。怎样才能出新?一要反映新生活、新思想,即题材与主题要有时代气息;二要选用别人所没有的材料,这主要是指写自己,因为自己感触最深的事情,在别人的眼里一定是新鲜的;三要有与别人不同的立意,同样的材料,可另辟蹊径揭示材料的意义:《父亲为我撑起一片蓝天》能得高分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作用自己独特的经历显示出了“我的一片天空”.  相似文献   

18.
怎样快速解答语句衔接题湖北十堰市一中魏名湖自1987年以来,在高考卷中语句衔接题几乎年年都有,已成为检测语言能力的常规题型。此类题主要检测语言的“连贯性”,而语脉贯通,与语言的“清晰”“规范”“得体”等又是密不可分的;语句要衔接得上,又要衔接得好,必...  相似文献   

19.
本运用话语衔接方面的知识,分析出中级阶段留学生话语不连贯的6个主要原因:一、次序不当;二、不会省略;三、话题转换不当;四、不会使用逻辑联系语;五、不会使用替代语;六、前后照应不好。本还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针对性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0.
纵观几十年来日本“幼小衔接”课程演进的历程,可以发现其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逐步明确“幼小衔接”课程建设的作用;二是不断细化“幼小衔接”课程建设的目标;三是不断深化“幼小衔接”课程体系;四是不断丰富“幼小衔接”课程内涵。该课程旨在培养儿童积极融入周围环境和未来世界的情感、意志、态度、素质和能力,进而支持儿童逐步养成生存能力,开启积极乐观的学校生活,创造充盈丰润且灵动美好的童年生命姿态。日本的“幼小衔接”课程在其学校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突出儿童始于幼儿期游戏中的具身学习,强调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并不是零起点;遵循儿童中心主义理念,构建了丰富多元的“幼小衔接”课程框架,以保障儿童最大利益,支持儿童开创美好的未来。这对于我国治理“超前教”“强迫学”“小学化”式的“幼小衔接”现象,更好地推进“幼小衔接”课程改革,无论是认识论还是方法论层面,均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