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的课程政策及其制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政策是规定课程的性质、指导并控制课程行为走向的大政方针和策略。好的课程政策具有高绩效性、科学性、合理性、民主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等特点,能产生高的教育效益。因此,制定好的课程政策对课程改革极为重要;而要制定好的课程政策,必须确立适当的教育理念,并使课程决策过程科学化、民主化和程序化,有效控制课程政策活动的不确定性,努力减少课程政策代价。  相似文献   

2.
课程政策执行力直接影响课程政策执行的程度与效率。县域课程政策执行力是我国课程政策执行力的薄弱之处,执行主体对课程政策的有效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执行主体视域看,县域课程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表现出缺乏对县域课程政策执行力的自觉性、创造性以及专业能力和信念。从县域课程政策执行力的制订方式、组织制度建构、政策宣传以及评估督导等方面予以分析,能够有效增强县域课程政策执行力。  相似文献   

3.
课程政策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至上世纪70年代始受到科斯特、沃克和博伊德等人关注,90年代艾尔摩和赛克斯提出的概念框架则标志着课程政策研究作为教育研究的一个正式领域的诞生,但随后仍发展缓慢,这与课程研究的科学传统以及课程政策研究自身薄弱的理论架构有关.就已有研究内容而言,主要关涉课程政策的影响力量及其权力变化、课程政策与实践的关系、课程政策的公共利益功能等方面.而课程政策文本和情境的关联、课程政策工具之可行性、课程政策的比较视角等研究则相对欠缺,亟待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4.
课程政策执行是课程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课程政策目标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课程政策执行。当前我国对课程政策执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执行力的研究、课程政策执行范型研究、影响课程政策执行的因素、课程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课程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提高课程政策执行有效性的建议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课程政策的历史回顾与理论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程政策的发展变化是通过一系列课程政策载体来体现的,因此,分析新中国课程政策的最直接和显而易见的方式,就是分析课程政策具体而有形的载体-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在此基础上,从学理的角度揭示出来的课程政策的核心问题主要有:课程权力的集中与分散、课程权力分配的合情与合理和课程权力的分离与共享。提出的新的研究视角是:政治视角、推行的手段视角、成本与收益视角以及文化视解等。它们共同为完善课程政策及其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课程政策从来都不是静止的,政策的文本形态仅仅呈现了政策的初始意图,但实际的课程政策是在课程行动中伴随着政策主体与政策情境的变迁而不断变更并被重新建构的。本研究聚焦于课程政策动态生成的属性,从政策空间转移和政策主体情境化认知两个层面探讨了课程政策在实践中生成与演进的机制,并提出未来的课程政策研究要更加关注"行动的政策",不断拓展课程政策研究的空间,重构课程政策与课程实践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由于利益博弈、认知障碍、政策环境、政策方案及政策的复杂性等原因,新课改进程中出现了选择性、形式化、异质化等政策规避行为。课程政策规避的消解对策为:首先,提升执行者的政策执行力,倡导"自下而上"的课程变革;其次,建立与健全学校课程制度,规范学校课程变革的运转;最后,配套与完善课程政策,促进课程政策执行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8.
论“课程共有”——对中国特色课程政策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课程共有”是课程政策理想模式的基本设想 ,旨在寻求一种反映社会变革和课程改革要求的课程政策及其制定的新的方式、观念和模式 ,它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 ,指的是课程权力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 ,即国家、地方以及学校等课程权力主体都能够拥有明确的课程权力并保持一定的“张力”;第二 ,指的是一种“超越论”的课程政策价值观 ,即超越“统一论”、“适应论”和“特色论”的课程政策价值观 ;第三 ,指的是课程政策制定的一种新模式——共有模式 ,其形态是使各方面人员都能得以充分的交流和参与的“水漏型”。  相似文献   

9.
课程政策与课程运作之间有着天然的内在关联。课程政策对于课程运作的诸环节,即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发挥着前提、基石、保障和标尺的作用。建立合法、合理、合情的课程政策,从健全体制、完善组织、重视技术三个维度入手,方能保证课程运作机制转变成为一种可能,保证课程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0.
走向政策范式的课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课程、知识、政策这些基本概念入手 ,研究了课程政策的本质 ,明确了政策视野中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建立了课程政策研究的范式。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中的许多问题,都与政策定位不清有很大的关系。课程政策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是课程政策研究的出发点,课程政策的多功能性发挥是课程政策有效实施的前提保障。加强课程政策的应用性研究、综合性研究、民族特色研究是课程政策研究的发展趋势,参与全球性、区域性课程政策问题的合作研究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走向世界的开始。  相似文献   

12.
"课程政策"是一个复合概念,它既有公共政策的一般性政治属性,又具有课程领域特定的专业属性。政治属性体现为课程政策的课程权力及利益分配的实质,专业属性反映在课程政策的课程知识决策的实质,这两者关联的中介就是知识的权力属性和知识所体现的政治关系。一个严密而科学的课程政策分析框架需要统整考虑这两个方面,构建一个"课程权力分配—课程知识决策"的二维概念框架,该框架整合了课程政策的政治属性和专业属性,对于实践中的课程政策活动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3.
从政策学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不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政策输出的结果,其与政策目标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政策制定中存在着的政策问题过于集中于社会需要、政策主体过于集权、政策内容过于刚性、政策蕴涵的课程观过于社会本位有关。因此,有必要从这四个方面加以完善,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政策更加科学有效地对教学实践起指导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政策学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不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政策输出的结果,其与政策目标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政策制定中存在着的政策问题过于集中于社会需要、政策主体过于集权、政策内容过于刚性、政策蕴涵的课程观过于社会本位有关.因此,有必要从这四个方面加以完善,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政策更加科学有效地对教学实践起指导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出台了一系列课程政策,用以指导课程改革。但由于课程权力和利益分配关系的变化,导致了美国不同时期的课程政策的不同特点,同时也付出了教育代价。对于教育代价的补偿,应该确立有效、合理的课程政策价值标准体系,达到集权与分权的统一,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补偿。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政策的发展变化是通过一系列课程政策载体来体现的,作为新中国课程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的课程政策,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一是如何看待课程政策、课程权力分配的问题;二是如何从新的视角进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中的许多问题,都与政策定位不清有很大的关系.课程政策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是课程政策研究的出发点,课程政策的多功能性发挥是课程政策有效实施的前提保障.加强课程政策的应用性研究、综合性研究、民族特色研究是课程政策研究的发展趋势,参与全球性、区域性课程政策问题的合作研究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走向世界的开始.  相似文献   

18.
我国课程政策研究的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孕育期、兴起期和勃兴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课程政策的内涵;2.课程政策的过程;3.课程政策的价值分析;4.课程政策的影响因素;5.课程政策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研究领域比较狭窄、研究方法不够成熟.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世纪以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赋予了学校一定的课程开发权,但整体来看效果不尽如人意。而近年来京、沪、浙等地在课程政策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推动了学校层面的课程改革,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的课程改革先进学校。他们调整地方课程计划、协调课程运行、改革评价方式、扩大学校的课程权限,协同建设学校课程资源等,为学校课程改革提供了空间支持、权力支持、资源支持、能力支持和方向引领。这表明地方课程管理的政策供给是制约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地方课程政策推动学校课程改革,要赋予学校课程建设的权力和空间,对学校课程权限的规定要具体、明确,要规范地方的课程管理行为。应制定和颁布国家课程管理指南、地方课程管理指南和学校课程管理指南。  相似文献   

20.
教师课程权力的概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对"权力"和"课程"概念的分析,本文认为课程权力是指在现有的教育法规和国家课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课程主体在对课程进行研究、开发或实施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可支配的能动力量.教师课程权力是指在现有的教育法规和国家课程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教师在对课程进行研究、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可支配的能动力量.它具有强制性、合法性、有效性和媒介性.它与教师的课程权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