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部首"de含义     
近来笔者查阅了一些比较常用的字典、词典,觉得"部首"词条的内容值得商榷.且看这些字典、词典对"部首"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完"和"玩"     
小明常常分不清"完"和"玩",于是他请字典爷爷来帮助自己正确认识"完"和"玩"兄弟俩。 字典爷爷告诉小明,虽然"完"和"玩"名字相同,长得也有点像,但它们的意思却不一样。  相似文献   

3.
正杜老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孔子拜师》一文里:"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的"驾"是否应为"架"?我个人认为,此句中的"驾"是作为量词用的。我翻阅《新华字典》时,发现字典中对于"驾"的三个注解中,并没有作量词用一说,而字典中"架"字的注解就有":量词,多指  相似文献   

4.
"扁"字在字典里呆闷了,准备出去玩玩.  相似文献   

5.
列位看官,不要误解,此处的"中层"不是某一个单位的中层领导,而是指"中产阶层";"下流"也非我们中文字典里所讲人品的"卑鄙龌龊",而是"向下流动"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沉默是金"     
马晓明是我们班经常需要老师和家长关心的那一类同学.他最大的优点是老师或家长一点即悟,对自己的不足或错误悔恨交加;最大的缺点是5分钟热度,字典对他来说,没有"持之以恒"这个成语.因此,师长的关心往往在他的耳边会变成烦心的"唠叨",令师长们深感"黔驴技穷".  相似文献   

7.
宋军 《中国德育》2014,(22):75-77
正我是从《读者》上刘玉真的文中了解到"小确幸"的。"小确幸"一词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发明、翻译家林少华翻译的,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小确幸"面世以来,受到了网友们的追捧。"小确幸"的感觉在于"小",每一枚"小确幸"持续的时间3秒至3分钟不等。源于细节的小幸福,其实就散落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当你逐一把它们拾起的时候,就找到了最简单的快乐!而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从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就能找到自己的"小确幸"。  相似文献   

8.
花样年华 张楚,有着令许多人羡慕的生活背景:花一样的年华,"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季节,不一般的家境.人们都说张楚应该是上天的宠儿,别人想要的,他一样不少地拥有了.在张楚的人生字典中可能从来就不曾出现"贫穷"、"苦难"的字迹.  相似文献   

9.
浅谈"个性"     
当今社会,"个性"似乎成为了人们新的追求,新的话题。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常常会听到"某某很有个性"之类的话。可我不懂"个性"是什么? 翻开字典,"个性"是这么解释的:指在一定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的一个人比较固定的特色。噢,是这么回事,但现在这个社会把它的意义扭曲成什么样子了?  相似文献   

10.
正杜老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六"语文与生活"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们为此举行盛大酒会,主持人要莱特兄弟发表演说。推脱不掉,哥哥便发表了一句话演说。"这句话中的"推脱"的意思应为借故推辞拒绝,而字典中"推脱"的意思是推卸责任的意思,而"推托"的意思为借故推辞拒绝,这里的"推脱"是否应改为"推托"呢?敬请指教,谢谢!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城关小学  相似文献   

11.
许多字典辞书中都将"口无择言"的"择"字理解为"选择"义,认为与"口不择言"之"择"等同.笔者认为,上述解释恐非确诂.本文从"口不择言"和"口无择言"两词在古书典籍中的使用入手,分析了其不同含义,从而得出前一"择"为"选择"义,而后一"择"为"败、坏的"义.  相似文献   

12.
小确幸     
"小确幸"一词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发明的、我国著名翻译家林少华翻译的,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小确幸"面世以来,受到了网友们的追捧,吃炸酱面长大的专栏作家加肥猫甚至在《你好,小确幸》一书中四处找来许多属于他的"小确幸"。林少华评价说:"找得太准了,就像把一颗红得透明的樱桃准确投进我们的口中。笔调轻松俏皮,绘声绘色,阅读它本身就是一枚‘小确幸’。"  相似文献   

13.
在冀鲁豫一带农村中,男子讨老婆方言中有“‘xín’媳妇”的说法,查找多种辞书,却始终难以找出“xín”音 准确代表的汉字。有大学中研究语言文字学的朋友解释:不就找个媳妇么,“寻”呗,中国古音多着呢,你找得过来么?言外之意,“xín”乃“寻”的古音。古音所指何字?如何发生的变音?于是,搬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古今汉语字典》及《古今汉语词典》查找,可惜,根本就没有读“xín”的“寻”字;就连《辞海》、《辞源》当中也没有。近读《战国策》,忽然记起“幸”在古代宫廷中所指的意思:“亲近,宠爱。”(“君王…  相似文献   

14.
释"附语"     
"附语"一词在宋代古籍中较为常见,但字典、词典中均没有对它的解释,这给古籍阅读带来障碍.本文拟对"附语"一词进行考释,考察其初义和引申义,探寻词义的发展脉络,以为古籍阅读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5.
<说文解字>不仅是一部字典书,也是一部文化书,它对"理"、"欲"的解释联系着中国古代对于人的各种思考和把握,天人合一、宗法人伦、理欲之辩等传统人学观念都渗透其中.其尊理贬欲的主导价值取向反映出中国传统人学观念对人的身内自然和身外自然的两种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16.
一本字典从编纂到出版,费尽了众多人员的心血与精力,他们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对使用者有所帮助.如果不能让读者满意的话,就只能让人感到美中不足、分外遗憾了.我们在使用四川辞书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古今汉字字典>的时候,就有上述的感受.现以"婠"字音义的历史演变记录与四川辞书出版社对该字作出的解释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17.
过了一年级,汉语拼音容易出现"回生"现象,尤以中高年级突出.本文从加强一年级拼音教学的扎实性、中高年级加强运用和复、充分发挥字典的作用和说好普通话等几方面尝试解决"回生"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字典一般称为字书,“字典”名称的出现远在其后,而“字典”作为按一定体式编排、解释汉字形音义专书的通名行于世,更为晚近。关于“字典”的来源与出处,以前学界倾向于《康熙字典》,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专家学者将“字典”名称的源起上溯至唐。笔者认为,新见解打破陈说,富有启发性,但还缺乏确据,本文在此基础上再行探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简明古代汉语字典>,举详实例藉以说明从"朱"得声的字如"珠"、"铢"等字以及与之声音相近的字如"渚"、"柱"和"椟"、"犊"等字均含有"小"义,以补众家"右文说"著作之遗.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词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字典自学词语的能力,更要教会学生"悟"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